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3)一翻兩瞪眼

【撲克牌遊戲】

一、遊戲目的:直接學習與間接學習、引發學習動機。讓孩子體會,一開始是敵人,之後就變朋友(同一隊)。

二、人數:不限。

三、道具:撲克牌。

四、規則:

1.整副撲克牌去掉10、J、Q、K。並把A當成數字1。只留下1~9的牌

2.發給每人一張牌,第一次遊戲時,可以看自己的牌卡數字。

3.請玩家自由走動,找一個對手,同時翻牌並合計兩人的牌卡數字,先答對者贏。

4.輸家將牌給贏家,並且排在贏家的身後

5.接續找對手,並可任選手上牌卡一張來比賽。

6.最後會有兩條長人龍爭取最後勝利。

[@more@]

………………………………………………………………………………

◎玩第二次時,玩家不可看自己的牌。手上有兩張牌以上時也需先洗牌再隨機翻牌。

◎可以玩加法、乘法、減法,或設計成注音符號拼音等遊戲。

◎操作下來,「加法練習」時,牌卡10較有勝算,可以考慮先排除,只留1~9。(不排除也可以)

◎「九九乘法練習」時,牌卡1比較有勝算,可以只留下2~9的牌。

◎人生沒有永遠的敵人

…………………………………………………………………………….

黃柏嘉老師補充:

團康的遊戲目的有可能只是為了破冰,或是單純好玩。但輔導的「體驗性遊戲」重點在於後面的討論。

《如何做觀察員》

當一個觀察員的重要兩個能力:體驗的能力(能多投入),後設認知能力。

當你在玩家角色時,要比別人更用心完(十分投入)、用心體驗遊戲的心情與轉折;當你單純當觀察員時,可以冷靜觀察、分析,只需要五分投入。

擔任團康活動的觀察員可以觀察:

1.如何開場?(破冰如同開關,打開才能點燃熱量。團康最難的就在前5分鐘)

2.指導語如何陳述?(遊戲規則清楚描述)

3.如何增溫?(活動設計、帶領的技術)

4.特殊人物?(風雲人物、參與度低的、干擾者…)

5.如何結束? (活動帶完前後的差別)

擔任「輔導目的的團體遊戲」可以增加以下觀察:

6.我想傳達的理念是什麼?

7.我想解決的議題是什麼?

8.活動如何延伸?修改?能在班上使用。

 (連結: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