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於「髒話」
小時候,對於那些會說髒話的人,我總會在心裡貼上「壞人」的標籤。長大後,才知道,罵髒話跟一個人會不會做壞事並無絕對相關。有時候一個恰逢時機的髒話,反而有畫龍點睛之效(笑)。
這篇並非恭維罵髒話的好處,而是,以老師的身分,當有學生罵髒話時,老師可能需要的心理建設。身為老師,當然有責任教導學生正確的應對方式,與情緒管理方法。如何教導?記得多年前曾經使用過「罵髒話罰1元」的策略,結果變成搞笑的結果……
通常,科任老師在面對學生踰矩行為的「糾正效力」通常薄弱的可以……
[@more@]
曾經上過一個青少年心理歷程轉變的研習,講師說,之前他們在學習面對髒話時曾經訓練過「減敏反應」的課程,在那個課程,他們必須練習罵髒話,互相罵,持續一陣子之後會發現自己對於髒話的“排斥、敏感、憤怒”等情緒會降低。
他的分享對我有些省思,面對學生的髒話,老師除了有面子掛不住的羞愧感,有被髒話內容投射的憤怒感,還有的就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而減敏反應可以降低前面兩者引發老師自己的情緒反應,剩下的只要表明你心裡的不舒服,重要的是了解他的憤怒,他被什麼事件引發了這樣的情緒反應?被欺負?或是覺得不公平?
這個「野獸班」班級罵髒話的情形已經是男生普遍交談與互嗆的常用語詞,其中還包含對老師的小聲抗議…..
顯然,髒話已經成為他們的次級文化(班風),溝通的語言之一。如果他們足夠尊敬你,至少不會在你的課堂上隨意出口,但偶爾的脫稿老師仍是要堅定重申立場。至於如何讓學生「足夠尊敬你」(或是喜愛你),則是老師透過偶發事件處理之公平性一步步所建立的信任感。
有一次,此班的爆衝哥因為某件事老大不爽,除了上課充分表達不合作的態度之外,也小聲的對我罵了髒話(但我聽到了)。這種事當然不能當場勃然大怒,只要跟他說:「下課留下」,進行個別談話便可。
我說:「這件事可大可小(嚴肅的),我聽到你說XXXX,你到底發生什麼事?想好再說。」這時他的態度有極大的轉變,慢慢陳述心中的憤怒。
也就是說,關於罵髒話這件事,老師的著重點應該是在「他的情緒,以及背後的事件」,而不是「他錯誤的態度」。(當然態度反應也是需要引導的)
五、關於「情色」
這班困擾我的不是罵髒話,而是有關性器官、性暗示等情色話語。
例如某一節課,談到時間的管理。
甲學生:「我在家都在照顧一隻鳥兩顆蛋,沒有時間啦!」
乙學生:「我在家都在看解碼頻道,裡面有……」
某次進行身體意象的課程,某學生:「我最喜歡奶大的女生….」
小朋友會說這類言論大概就是想引起共鳴,讓大家笑,自己覺得爽。如果斷掉這條鎖鏈,自然他也就不那麼爽,發生頻率便會降低。
如何斷掉鎖鏈?在這個班級我用了幾個方法,交叉運用,效果不錯。
1.忽略,並進行課程,可以讓其他學生的反應時間縮短,因為已經有新的注意力事件。只要老師有注意,就是鼓勵此行為。
2.如果這樣的情況一再發生,影響其他學生也難以忽略,我會暫停課程,看著他………..老師對學生最有威脅性的一刻,就是不發一語的看著滋事者。這樣的眼神所透露的涵義其實比用說的包含更多訊息,如此好處是,重新澄清在教室場域這樣的言論是不恰當的。
3.進行「性騷擾性教育」等課程,網路上談論到性騷擾等相關資源很多,尤其是法律的介紹,是最有效的。上次教學在網路上搜尋到師生性別平等事件與性騷擾相關法律問題分析,由於資料較舊,我有稍微修改後再進行教學。在性平委員會也提出相關法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相關法律.ppt」。
我發現,在進行完性騷擾等法律課程之後(一共花了3堂課),能有效降低小朋友在課堂隨意影射性器官或性行為等玩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