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吉靜嫻老師推薦的,找了二手書無法購得,從圖書館借回閱讀,列出幾個裡面的句子。書裡面的概念與吉靜嫻老師說的大致相同,但有更深入的討論。有興趣者可以借來看,看完之後會發現,雖然出生序有些典型的特徵,但每個人的特質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書裡會針對這些變因做些探討。這本書的作者也希望閱讀者只是把裡面的概念當成自己教養孩子的參考,不是對人貼標籤,也不是將人做分類,切記。
…………………………………………………………………………………………………………………….
❄形成孩子性格的一個最大因素,就是父母之間是否幸福。每個孩子出生時父母的感情現況均不同。
❄你所處的出生序排行,你的性別,和你同胞的性別,對你成為怎樣的人都有影響。
❄出生於一個家庭中的每個孩子面對的都是不同的世界,因此也有不同的經歷。
❄對一個人成長過程的最大影響是家庭性格,孩子們都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的形象養成自己的社會習性。
[@more@]❄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或獨立的自我意識,這種需要是受到要求、得到重視、承認,支持和肯定的願望所驅使,是造成兄弟姊妹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模仿或尋找差異)
❄家庭中的第一個孩子通常都具有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並努力達到父母的願望。第二個孩子因此就要學會開拓新的領域,嘗試新的行為,尋找不同的途徑來得到肯定和重視。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學會認清自己的位置,依據出生序或性別差異編造出自己的故事或是想法中的信念。
❄你的家庭是你在這個世界上學會為人處事的第一個課堂。
❄你的出生順序和性別首先影響你的社會習性,你在生活中如何與他人相處,同時影響著你將成為什麼樣的配偶、什麼樣的父母、什麼樣的雇主或雇員、以及什麼樣的朋友?
❄雖然最佳的婚配常常是重複原來家庭中排行的順序,但這並不是人們總想要尋求的。
❄兄弟姐妹和你的性別與出生順序比父母影響更多,因父母年齡比你大得多。你的父母,以及他們在孩提時受到的待遇、他們自己的出生順序,和他們對待彼此的方式,這些對你的個性形成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處於不同順序排行的人,做為父母各有其不同的技巧和缺點。
❄你對待自己父母的方式,也會受到互補性或非互補性出生順序的影響。如果你的出生順序和父母中的一位或兩位是互補的,那你們就比較容易相處。
❄具有與自己某個孩子相同出生順序的父母,常常對這個孩子比對其他孩子更能了解,但在家庭中擔任這個角色時,也許會因為互不相讓而出現更多的衝突。
❄你與異性父母的關係,部分影響著你做為一個成年人,與異性相處的方式,而那種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則受到你父母出生順序的影響。
❄與你同一性別的父母,是你做為男人和女人的行為模範,而和你不同性別的父母,則對你的自我形象具有更大的影響。
❄如果你能夠覺察,並在必要時改變你由於出生順序的緣故而產生的相處方式,你就更有機會改變你與孩子們相處的方式。
❄教師們時常不知不覺的根據自己,和學生們的出生順序來對待學生。在家中排行最小的教師,可能比在家中排行較大的教師,更難在教室中保持秩序不亂,但也許他會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出生順序的特點基於以下五種出生環境:
1.出生的順序。
2.孩子的性別。
3.兄弟姊妹出生間隔幾年。
4.兄弟姊妹的性別。
5.和孩子同性別父母親的出生順序。(這部分影響最小)
❄排行居中的孩子,其特點最難加以確定。
❄性別造成的特徵除了不全然是生物學上的原因,反而多半是社會學上的原因。
❄兄弟姊妹年齡的差距越小,彼此間的影響越大。通常在兄弟姊妹中與你年齡最近的,對你的影響最大。
❄沒有兄弟姊妹可以來往的獨生子女,比其他孩子更容易養成與他們性別相同的父母親性格特點。
❄老大面對老二的出生:他們刻意表現良好或是完美來使父母繼續愛他們,而不是去愛他們的「替代品」。
❄給老大的忠告:找到放鬆的方式,試著表達出對愛的需要,如果做錯什麼不是世界末日,在你需要幫助時坦然接受。
❄姐(妹)和兄(弟),最難成為配偶,因為雙方都想占上風,儘管他們常常相互吸引。
❄家庭中的一些因素或事件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通常成長模式。在這些情況下,孩子們的特徵就會改變。這些因素可能是家庭中的某些困難,像父母、手足死亡,或家中有大的感情變故時,這兩種情況都將改變家中一個或幾個孩子的性格模式。
❄再婚父母所組成的「融合家庭」通常不能融合得很好。大多數孩子對父母再婚的感受是再一次失去他們,他們不但必須和別人共同生活,而且父親或母親現在還用許多時間去關注新的配偶。
❄在家庭感受到巨大壓力時出生的孩子,可能會有與大多數同一出生順序排行的人迥異的特徵。當家庭的運行不正常時,通常的發展模式即告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