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本格上報也!

謝謝聯合報鄭朝陽記者對行館的抬愛,聖誕節,在部落格的生命週期這篇文章,鄭記者留言說明目前在研究部落格文化,並期待引述此文的觀點。今天的聯合報新聞就出現了小女子的部份文句。當作是鄭記者送給本格的一個聖誕禮物囉!

該報導主要是探討部落客超時投入經營個人部落格,易成了“宅男”“宅女”或是成為眼界和人生經驗都變得狹窄的「窄男」、「窄女」。如何在現實的人際關係、生活步調與虛擬的世界求得一平衡點,似乎是我們這些長久經營部落格的格友們勢必要面臨的課題。

全文複製如下:


虛擬你我他… 最怕成「窄」男「窄」女

小學老師Any在「阿茲海默行館」部落格裡,呈現她的創意教學方案、寫作指導、校園事件的省思和學生、家長互動,獲得不少回響,還成為研究生觀察部落格互動的個案。

[@more@]

網友給Any老師不少掌聲,但她說「有時猛然一想,每天掛在電腦前太久,像陪伴孩子成長等生活中的事物就容易被忽略。」因此,她偶爾會「良心發現」,把部落格暫放一邊,掛起「休館中」公告。

部落格世界多采,各種主題都能找到;藉著「串連」、「引用」等機制,讓訊息交流更強。

學者認為,部落客藉由點閱人數的增加、對文章表達適當意見等等方式,建立網路上的虛擬人際關係,獲得心理滿足,不乏自我娛樂效果。

正如Any老師所說的:書寫部落格已經讓記錄成為一種習慣,分享也像呼吸一樣自然。所以許多部落客都說,玩部落格不入迷很難,認真經營真的很花時間;如果因此打亂了現實生活,先停一陣子也沒關係。

台大新聞研究所所長彭文正認為,只要能善用,網路是最好的自修工具;他肯定部落格可以成為知識交換、傳遞的好工具,特別是對網路的重度使用者來說更是如此。因此部落客之間的互動、對話,常有許多智慧的火花,充滿創意,值得追蹤、學習。

剛從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的黃如旭,為了研究網路交友現象,就透過部落格廣徵喜歡在網路交友的心聲,不僅豐富他對網路人際傳播的視野,也因此順利拿到碩士學位;彭文正認為,黃如旭為學術界創造一種新研究方法。

有人說:一個經營良好的部落格,就是一分現成的履歷表,也是經營「個人品牌」的好地方。由於部落格同時具備社群及內容網站和個人化媒體等特質,如果內容吸引人或具專業度,容易型塑出「專家」的光芒,因而吸引眾多粉絲跟隨。

不過,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就對部落格文化不太苟同。

他曾在演講時指出,許多大學生的文章主旨不明、前後明顯矛盾,可能與大學生喜歡未經修飾、不合邏輯的部落格文章有關。但也引起部落客的反駁。

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羅文坤則認為,部落格可以成為很好的學習工具,但是時下的年輕人花太多時間經營、瀏灠部落格,如果交換的都是言不及義、缺乏知識價值的內容,難免排擠學習的時間;如果從小就在虛擬世界裡獲得人際關係的鼓勵,若因此讓網路取代真實世界的社會化過程,不僅會造就更多守著電腦不放的「宅男」、「宅女」,也很可能成為眼界和人生經驗都變得狹窄的「窄男」、「窄女」。

【2007/12/30 聯合報】@ http://udn.com/

文章複製自:國內新聞網國內要聞


之前鄭記者希望我能告知真實姓名,不過在這裡再抱歉一次,小女子還是低調一點好。﹝我畢竟還是對網路世界有點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