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好是村里長選舉,來討論我們學校這次小鄉長選舉實在是太呼應時事了!
不得不先說一下,由於這次是基層選舉,所以在在唱票、計票時外場圍觀的群眾的緊張對立氣息也十分 濃厚,這些都是以往的總統、立委、縣長……等感受不到的。甚至我們主任管理員對一張有效票的認定 還當場被民眾糾正,心裡慶幸還好我失聲躲過唱票一劫,好有壓力喔~~~幾百隻眼睛瞪著你手中的票,比演講比賽還恐怖呢!
好了,言歸正傳。首先來討論一下我們候選人為何與小鄉長失之交臂。﹝在此先言明我沒有要批評任 何候選人,只是提出觀察與思考﹞
[@more@]
論候選人政見發表,我們提出的政見非常具體,從可以如何實施、為何需要這項政見都清楚的表達, 是一場非常肯切的政見演說。反觀其他兩位候選人只有簡單唸完政見大綱,我們顯得準備較充分。
論表演,據側面得到的回應我們班也較有趣有吸引力,以短劇呈現更是創舉﹝應該是吧?有錯請同事 糾正﹞。
還有他們很積極的勤跑基層,去各班表演、拉票,問過一些班似乎其他2班並沒有到他們班拉票拜託。
那,我們為什麼還會輸呢?1班為什麼會勝出呢?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有二:
第一,1班的候選人擔任學校司儀工作,小朋友對她的印象較深刻,能見度提高了,形象提升了自然有票源。
第二,1班的候選人長相較甜美可愛,我們班的是屬於清秀文靜形的,在都不了解候選人的情況下,外 表的確能吸引部分票源。﹝無可否認的,馬英九的長相一定能延攬部分選票,非關政治,只是從親朋好友 處得知﹞
【孩子選舉的反思】
教育局行文規定每年都要舉辦環保小局長、小鄉長的選舉,讓孩子學習自治的民主風範,在實際實施 上有哪些問題呢?
在選舉前班上同學就很緊張,因為根據他們的市場調查,有許多班“都”要投給1班的候選人。我問他 們為什麼,他們說不知道。班上有一個同學說,她妹被圍剿,因為只有他要投我們班,其他人都要投1班 。
還有,根據我老公﹝三年級﹞的了解,他們班要投1號的也說不出來為什麼要投她。倒是我聽到很多小 朋友“互相問來問去”:「ㄝ~~你要投誰啊?」這裡可以看出,大部分小朋友較無判斷能力,容易被某些 較活潑的領導人所影響。甚至如果不聽他的話會被排擠等情形。﹝這在我們的選舉前社會也時有所聞,演 出夫妻不睦、兄弟鬩牆的戲碼!﹞
根據班上顧選舉箱的小朋友說法,有一些六年級的大哥哥把選票撕破被老師制止,也有很多投廢票的 ,因為他們認為選出來的候選人跟他們沒有關係,他們馬上就要畢業了。
事實上似乎也有道理,學校舉辦的自治選舉活動,每個小朋友都「必須參加」,而不是 讓學生“自由選擇”要不要投票。於是他們只好以廢票反制。
所以以我們學校約500個小朋友為例,我們班得票數是183,1班的得票數是210﹝大約啦 ~我只記得差27票﹞,投廢票的人數竟然高達80幾票!!
在這樣的狀況下,投廢票竟然成了一種風潮,一種同儕認定、自認為獨立思考,反制學校的風潮?
孩子的自治選舉我只看到了“形式的學習”﹝蓋戳章﹞,在過程中卻發生了更多負面的 社會選舉現象的投射,這樣的選舉我們還要辦嗎?
小鄉長到底能做什麼?
經費掌握在大人手裡,要做什麼根本也不會參考小朋友的提議;小朋友的建議似乎都要 花錢才能了事,沒有經費從何行事?
所以我們上一屆的小鄉長的任務就是:升旗時協助整隊、週三資源回收時廣播,就這樣 。至於政見沒有人記得當然也沒有人知道到底有沒有兌現。
這樣的自治活動除了選出明星學生之外,在其他學校是不是有很好的民主素養培養成效,可以提出討論。
【同學投廢票事件】
這次的小鄉長競選完,我請班上孩子寫主題日記,討論有關這次班上敗選的事情,心情或是觀察到的事件都可以。
結果班上同學C寫日記說:這次的選舉A和B和我都投廢票,因為1班的候選人表演不好、3班的不知道在說什麼、我們班﹝2班﹞的候選人打過我,所以我投廢票。
我看到這樣的結果有點錯愕,把他們叫來問明清楚,發現是有某一個人問其他兩個要不要投廢票,他們都說好,於是這3個好朋友就一起投了廢票。
我當場覺得好生氣,自己投廢票沒有人知道就算了,還聯合起來這樣做!班上同學都這麼認真競選,雖然很多人都接受老師的說法「就算輸了,我們也玩得很開心。」但他們還是有所失落的。我曾說:班上的每一個同學都是助選員,你們不但沒有拉票還投廢票?我拿了班上其他同學的日記給他們看,看其他同學的惋惜與失望。看得出來其中有2個同學表示有悔意,一個還在狀況外,於是請他們寫悔過在日記上。
想不到隔天這位還在狀況外的 C 的悔過書,看起來只是再重複一次事實,並無悔意,請他再寫一次讓我看見誠意。
幾天後有一次機會打電話與家長溝通這位C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的糾紛,偶然談及這次廢票件事。家長說:C在投票前幾天問我廢票怎麼投,我就告訴他要在每個候選人都蓋圈選戳記,沒有問他為什麼要投廢票。老師叫他回來寫悔過書,他還問我說為什麼大人可以投廢票,小朋友不行!?
﹝我的媽!他還是搞不清楚我為什麼生氣!﹞
我回答家長,每個人都有投票的權利,當然我也無法規定他一定要投給幾號或是禁止投廢票。但是,這跟一般社會上的政黨選舉不同,我們可以不理會哪個黨派派出的候選人投廢票,但這次小鄉長的選舉,是“我們歡樂家族自己提出候選人,好比你自己的哥哥要出來競選,你這個弟弟不但沒有助選,還投了廢票。那我這個做媽媽的是作何想法?
﹝也例如我們政黨所提名的候選人,同政黨的哪有扯自己候選人的後腿?﹞,
看來一次單純的選舉,我們似乎又學到更多了!
【變調的選舉】
看到yungwei老師這篇「變質的小市長選舉」真是嚇了一大跳,原來市區的小市長選舉文化更是完全複製了大人的競選手法。宣傳旗幟布條、精美彩色文宣﹝我們學校禁止小張文宣﹞、只差沒有競選車隊來擴音了。
孩子的選舉變成了大人勢力的角逐場,真詭異~~
還是鄉下的選舉,單純些!鄉下的孩子,可愛些!
選舉前他們一直問我:「老師,要提做得到的還是做不到的!」我說:「提你們想做的。」甚至我還針對他們的政見尋求解套,例如他們想要恢復合作社,這根本不可能的,牽涉的層面太廣了,但我跟他們說:也許你們可以賣愛心麵包,把所賺的錢捐出去。或是申請廠商來增設自動販賣機等。我還是認為提出來就要有所努力去達成,政見並不是只是畫一個大餅給大家看而已。
希望這一場選舉,他們能體會當選不是只有榮耀,而是有更多的責任與義務。沒有當選的也要有監督的責任。﹝但這些話我沒跟他們說,因為他們力有未逮。無論當選者或是落選監督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