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導護,昨天下午剛要帶路隊出去時,小朋友匆匆忙忙跑來跟我說:「A和B在打架,同學把他們架開了,還不清楚原因。」
心裡想:已經架開了,應該沒關係,等我回來再處理。
誰知走回來時,遇到班上的小朋友,他們說:「A已經衝到B的家裡要打他。」
﹝驚!啥?衝到他家?﹞
[@more@]
由於B家住在後門附近,回到學校我馬上就前往處理。
剛走到後門的門口,班上的孩子就說:「A要衝去B家打他,現在被六年級的大哥哥架住了。」
我往遠遠的路口一看,還真的哩!
一位大哥哥從A的身後把他“捆”住,把A整個人抱起來。我們的A臉紅脖子粗奮力得要掙扎開來。
到了之後我馬上請大哥哥他放下來,對A說:要去找B我帶你去。如果你不怕他爸爸把你打傷就走吧!
想不到他被放下來之後卻定在原地不動。但神情還是非常的憤恨不平……..
我問他原因,他說是因為他拿簿子丟到B,B生氣就把他的面紙丟到某人的櫃子讓他找不到,他一生氣就把他的聯絡簿又砸向B,結果B把他的聯絡簿丟到垃圾桶。他一看氣極了,衝過去要揍B,兩人互捏嘴巴……..
由於剛放學,班上還有一些學生﹝其中還有一個鉛球妹﹞眼明手快趕快架住了A。這個A雖然個子小,蠻力卻很大,不管三七二十一低頭咬了架住他的男同學。連鞋子都沒穿就要衝出去揍他。嘴中還不停的罵髒話及挑釁:「你以為我打不過你喔?」
我聽其他人描述當時的情況,鉛球妹和一些同學還護送B下樓,怕被衝動的A打傷,過程實在是驚險萬分。
我訝異於孩子緊急處理的智慧,也心疼那些無端被波及的勸架者。
在後門,我跟A說,今天要不是班上同學把你擋住,事情就大了。很可能你會被對方家長轟出來,如果互有受傷搞不好還會吃上官司。到時候你家長可是有賠不完的錢,所以你要感謝他們把你拉住了。
聽了我的話之後,A情緒也比較緩和了,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我雖然還是希望他跟我一起到B家關心他的傷勢,但他還是不去,我只好先帶他回來擦藥。
說到這個A肩膀有2個明顯的長抓痕,運動服被扯破了,一副狼狽的樣子。有趣的是這些傷痕慘狀都不是B打的,都是要架住他的高年級抓傷的,因為他的蠻力實在太大了…………
我一直等到A的媽媽來跟他談這件事情,我說:一般孩子打架會,但是要衝到別人家裡打他是不可能的。結果A竟然這樣無法控制情緒,真的有點令人擔心………..
他媽媽也知道他的個性可以說是“衝動王”,如果不服氣的事情就非常的氣憤難消,只怕他爸爸。因他爸爸都直接打耳光,打得很兇。相同的,他媽媽也是跟我一樣擔心這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這樣無法克制自己的憤怒時,後果如何悽慘………
晚上,我打了電話給B的媽媽,他媽媽說他今天哭著回來,也想知道是發生什麼事?跟他說明這件衝突的始末後,對方家長也了解是小事引起,不會追究,畢竟親兄弟都會打架了,好朋友打架當然也是會囉,只是要老師了解原因處理。沒錯,這個B平時個性很隨合,人緣很好,根本沒跟其他同學有過衝突。今天發生在他身上我也是有點驚訝,但…….現在的孩子…….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
【今天的處理】
由於班上孩子也很好奇昨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於是我將事情始末說了一次,當然也要感謝昨天幫忙的同學。
我說:你們都是A和B的觀世音菩薩,在他們面臨困難時挺身出來幫他們一把。但是在勸架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於是我請同學出來,示範正確的隔離法。
首先你必須要站在打架者的身後,一方面保護自己,一方面避免他打到你引起更多的衝突。如果他穿牛仔褲可以拉他的後褲頭,如果是運動褲則可以環住他的腰後,將自己的頭低下來避免被打到。
說完之後請他們回去寫主題日記, 記錄有關這次的衝突。你可以假設自己是A或B,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樣做?如何避免?你也可以是旁觀者,可以怎麼辦?
希望孩子在這個打架事件裡面都學到如何面對衝突,如何面對挑釁,如何控制自己心中的怒火……….
【後續想法】
1.幸好這班的孩子都願意很快的將這類的事情秉告給我知道,讓老師在第一時間知道並處理是最好的方式。家長也能更信任老師,尊重老師的處理。
2.孩子並沒有袖手旁觀,他們很勇敢的保護了雙方,值得肯定!並希望他們也可以衡量自己的安全,保護自己。
3.B的媽媽本來說想要打電話給A,我很感謝他沒有這樣做。無論發生什麼事,讓老師處理比讓雙方家庭直接對質都會圓融許多。
4.雖然安全的、有秩序的班級經營能將此類情形降到最低,越高年級孩子的衝突事件卻是無可避免。就算發生了老師如何冷靜的處理,如何引導孩子更深層的反省,如何避免此等情況的再次發生,才是老師要深究的課題。
【有趣的說法】
今天一位孩子說,昨天A就像是一根到處亂跳的釘子,老師就像一個大榔頭,一去馬上就把釘子牢牢的釘在地上。
在這種緊急情況,冷靜簡短的話、心疼的、關心的、恐嚇的、說理的…….通通都要運用得宜。還有,這個老師在他心中是不是值得托付,這就跟平時的衝突處理所累積的信任度有關了。
老師 = 法官 = 偵探 = 警察 = 保母 = 媽媽 = 朋友
真是身兼數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