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官打捉賊」的遊戲,這個「裝模作樣」也是讓學生在趣味的遊戲裡練習不用說實話。
【裝模作樣】
一、遊戲目的:讓學生學會在可能有危險的情況,可以不說實話來保護自己。可以觀察孩子個性。
二、人數:將團體分成兩隊
三、道具:糖果數顆(每隊1顆)
四、規則:
1.選兩位隊長,隊長猜拳選隊友,將全班分成兩組:第一組跟第二組。
2.先給第一組一顆糖,到教室外討論,如何讓一個成員把糖含在口中,而不被第二組發現。
3.請第一組進教室,排成一列,裝模作樣(可以裝有吃糖也可裝沒吃糖)讓第二組觀察。由第二組猜出糖果是藏在哪一位口中。
4.無論是否猜中,請第二組一樣拿糖果到外面討論由誰含糖果,再進來給第一組猜。
[@more@]
<延伸活動>
5.第二次比賽,也是發糖果,不過改為握在手中而不被發現。
…………………………………………………………………………………………….
<討論>
1.分享如何讓別人猜不中?你們使用什麼策略?
2.說說看猜中的感覺?
3.成功欺敵有什麼感覺?
◎黃柏嘉老師:
這個遊戲可以跟「說謊的個案」做連結,有時候你需要「裝模作樣」是因為你有「難言之隱」。
做完活動可以問學生:「在哪些情況下你不敢說?」能分辨什麼時候安全,可以多說一點 ﹔能分辨什麼時候不安全,可以少說一點。
有時候我們會害怕,我們也在分辨,學習相信其他同學。有時候我們會有較多的考慮。
阿德勒會提醒諮商師:有一分的證據,只能往前走一分。
如果以輔導為目的,要處理特定的人,分組時可以技巧性的作籤。
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溝通,讓他們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