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4年7月10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座位安排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座位的安排依據教學活動的需要會有不同的考量,吉老師分享了「人際關係分組」法,讓班上氣氛更能合作,老師也能藉由同學喜好了解班上孩子的人際關係狀態。
~步驟~
1.老師發下紙張,讓學生寫上自己姓名。
2.說明:「老師想讓大家都能有機會跟不同的人坐,如果安排座位,你最想跟誰坐?請寫在第一個」「如果還有的話寫在第二個,最多可以寫三位同學。」
[@more@]
3.師提問:「如果班上有你不想跟他坐的人,請把她的名字寫在紙的下半部,沒有的話不用寫。」
4.老師把紙張收回來統計分數。跟喜歡1的人坐,那個人得3分;喜歡2的人,那個人得2分。喜歡3的人,那個人得1分。並將得分情形記錄在同心圓。
5.排座位原則 (同心園可以讓老師觀察班上人際關係狀況,但不公開)
◎內圈A是得分最高(也最多人選他)的同學,適合坐在全班正中央的位置,能照顧前後左右及斜前後方的人。A的旁邊可以放A喜歡的人跟他坐。
◎最外圈H、I、J是沒有被選到的人,是較孤單的孩子。可以排在A的附近,但要跟A說:「H、I、J很想跟你坐,能不能請你幫忙照顧他。」
◎在同心圓外面K是不被同學喜歡的人(被排斥 ),看他想跟誰座(而且沒有討厭A的人),可以安排在他旁邊,並先跟旁邊的人說你不喜歡K做什麼?請K不要做。
6.師跟全班說:「我讓你們坐在一起,但也不能忘記我們班規”尊重”。」如果因為坐在一起而不斷說話,可以這一節課先分開坐,下一節課還可以坐一起。
◎老師手上要有籌碼,也要向學生釋出善意。學生可以透過邏輯後果學會彼此尊重,在一個有限制的環境下能獲得自由。
◎老師也可以製作「關係圖」(用箭頭表示),來看班上有幾個小團體。
……………………………………………………………………………………………..
◎老師如果發現班上的人際關係同心圓有出現被排斥的情況,可以在班上做[用愛心說真話]的活動。
抽籤抽到某甲,請同學發表喜歡甲做什麼?不喜歡甲做什麼?
◎除了人際關係分組法,老師還可以依據「出生序」來分組。
Q:遇到班上學生亂取外號情況
A:按照號碼上台,讓大家幫這位同學取外號,再由同學選一個可以接受的外號。(老師也可以上台被取外號)
Q:一個喜歡玩鬼抓人的女生,被抓又會哭,愛告狀,被排斥。
A:如果是旁觀者告狀,只要跟他說:「謝謝」就好。(如果當事人沒事,不主動介入學生糾紛)
如果被欺負的人告狀,跟他說:「我看到你不喜歡跟他們玩,那就不要跟他們玩。」
(當事人來找老師,老師再處理就好,不要因為告狀,而去找另一個人過來。老師不選邊站)
◎老師不要要求學生當所有人的好朋友,孩子可以選擇要當誰的好朋友。
◎如果有學生常常哭著來告狀,要在沒哭的時候鼓勵他。
Q:某乙有妹妹,妹妹看到乙被欺負會回去通報家長,家長便來學校理論。
A:面對家長的質問,老師不要選邊站。
師:「這件事情我知道了,能不能給我一些時間讓我來處理?」
能不能請2個當事人來說說話,請妹妹跟媽媽說之前,先詢問哥哥是什麼感覺?
師:「你可以告訴他,要怎麼跟你玩,你才會喜歡。」
◎家長對老師的感受是來自於孩子。
◎每一次都當作一個新的事件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