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13日在南屏國小辦理的「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教學」是由陳欣希教授領導的教學團隊,分享教學經驗。當然由“課文”出發來進行閱讀教學,老師不用另外準備補充的文本,又能符合教學進度,看起來是相當理想的,不過在進行教學前,老師需做相當充足的「文本分析」,針對一學期的課程有計畫的、重點式的
陳欣希教授指出, 閱讀有兩個目的 :
1.培養孩子基本能力。 (一~三年級)
2.透過閱讀而有所「得」。 (舉凡思考的方式、知識擴展….等)
孩子的能力在於孩子的經驗。
閱讀包含「識字」和「理解」兩大部分
目前的教學比較多教孩子重點,比較少教孩子方法。
閱讀理解的提問比較著重在「讓孩子更理解文義」,與我學習的四層次提問有些差異。不過透過這樣的策略的確更能找到文章的核心價值,也是可以參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