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的媽祖是投奔自由來的?

 

下午的課程是廖老師帶我們走訪南方澳社區,今天的文化重 點主題是“廟”,也就是南方澳最有名的兩間廟宇:「南天宮」和「進安宮」。前往 廟前經過第一漁港,順便複習一下早上講過的漁船與補撈方法。

廖老師說現在許多漁船採用俗稱「三腳虎」的“扒網漁船”,並配合吸魚機械,所有 魚種無論大小通吃,對海洋生態的魚種傷害甚大。

[@more@]右邊綠色的機械則是吸魚設備。

《南天宮》 

終於來到了南方澳頂頂有名的「南天宮」,雖然來過四、五 次,但是今天的深度導覽讓我印象深刻!南方澳的「南天宮」和北方澳﹝目前是軍港的位置﹞的 「進安宮」長久以來是競爭關係。比陣頭、比人氣,似乎也帶動了當地的觀光產業。

自從民國76年所查獲的走私媽祖五尊,被安置在「南天宮」 後,南天宮人氣便扶搖直上,大家都想來看看這五尊“大陸來的媽祖”。

這五尊媽祖神像,其實都是指同一尊神像,只好擲爻來決定 “大媽”“二媽”“三媽”…。廖老師說:你看神像的神態 就知道大媽不是浪得虛名,很有大媽的氣勢。

拍近一點…..中間的大媽果然是比較威嚴耶~~

南天宮最負盛名的便是裡面的三尊媽祖。

一樓的是「粉面媽祖」

二樓是「玉面媽祖」﹝黑玉﹞

三樓的就是「金面媽祖」了!廖老師說,只有在三樓不用急著拜,這邊信眾的習慣是在三樓的大廳走走看看,如果你覺得某個角度,媽祖在對你微笑,趕快許下你的願望,比較能實現喔!﹝我也在我覺得媽祖對我笑的角度,許下了一個願望喔~﹞

廖老師解釋通常在製作神像時,會製作兩尊一模一樣的神像,一大一小。大的是鎮殿之用,小的稱為「附駕」,是可以“出巡”服務鄉民的。這就是金媽祖的附駕。

南天宮三樓可以看到整個第一漁港,船數頗為壯觀~

《進安宮》

繼續前進進安宮,進安宮自從五尊湄洲來的媽祖安立在南天宮後,聲勢比較下滑。所以在有一次舉辦的媽祖回娘家的活動,到了湄洲媽祖的廟宇想說也來帶個什麼東西回台灣好了,由於南天宮有五尊湄洲媽的鎮殿,又去跟大陸湄洲媽祖要了張「聘書」,所以也在後殿找到了「媽祖的爹娘」!廖老師說,由於這麼多人找媽祖,媽祖一定很忙。所以有的人會去拜媽祖的父母,大家都知道媽祖很孝順,父母說Yes,媽祖一定是ok的啦!近年進安宮又新設了「珊瑚媽祖」,廟裡又慢慢的累積了人氣!中間安座的是珊瑚媽祖,左右兩側﹝藍衣與紅衣的神像﹞是“媽祖的父母”喔!好有趣的廟宇競爭史~~

這個罕見的大珊瑚用來製作媽祖的頭部與手部。

進看媽祖真的很美,廖老師說這是藝術家雕刻的,臉型仿造人的紋路與線條,非常自然,與傳統的媽祖刻法不同。

再近一點,真的很自然~ 頭上的鳳冠也是珊瑚喔!

在進安宮廟裡的大柱子有一副對聯,是文化大學蔡元亨教授寫的,什麼叫「雙管齊下」?就是左右各執一毛筆,同時書寫,而且是寫不同字,真是太厲害了,儘管是左右手,字體還是一樣喔!有到進安宮的一定要好好欣賞一番。

廖老師也擅於寫書法,拿起大地毛筆,後面裝的水流到筆頭就可以在大地書寫。﹝在三綱鋼鐵廠有DIY,200元。﹞

廖大慶老師真的很會解說,旁邊的民眾有時會越來越多,都想聽廖老師說歷史與典故。結束了課程當然要買南方澳的特產囉,阿通伯「飛虎魚丸」。廖老師說“飛虎魚”本來是叫作「飛烏虎」,“飛烏”就是當地人稱的飛魚,“飛烏”就是專門吃飛魚的一種魚。後來因為民視「飛龍在天」太有名,裡面有個人叫「飛虎」,所以後來當地的人就改名為「飛虎魚丸」,呵~想不到還跟電視有關咧~~這間飛虎魚丸榮獲宜蘭縣小吃店第一名喔!

當地還有「石花凍」和「海燕窩」,都很好喝。下次如果有去蘇澳,不彷買來吃吃看。﹝穿藍白條紋衫的就是三鋼鋼鐵廠的老板娘,廖老師的夫人喔!﹞

 【延伸閱讀】

1.各種捕魚方式

2.扒網漁船三腳虎 捕魚 優勢惹眼紅 

3. 宜蘭縣南方澳 三剛 鐵工廠文物館

4.南方澳- 鯖之鄉-三剛鐵工廠文物館 ﹝此為廖大慶老師之部落格,有詳細說明南方澳的兩間媽祖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