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跟著老公來到了南方澳,我喜歡這個純樸的海港。這次研習的地點是「三剛鐵工廠文物館」。鐵工廠?名產街快走到底了怎麼還找不到呢?後來問了一個老婆婆,她說:「現在已經沒有在做了啦,在賣工藝品。」原來…..已經開過頭了!
所以,外觀很不像“鐵工廠”的「三剛鐵工廠」原來是長這樣!來南方澳已經很多次了,每次來這一條港口旁邊的名產街只是買魚鬆、魚丸,竟然都不知道這邊有一間鐵工廠咧~
[@more@] ↓這是裡面的場景,果然有看到鐵工廠的“遺跡”。
有以前做漁船碼達的鋼鐵機械。
上來二樓,陳列舊照片及老闆蒐集的各式骨董古物。此為三剛鐵工廠的說明圖。
小小的陳列室
二樓的陳列室
三樓,是今天的室內課研習場地。由老闆廖大慶解說,早上的課程先解說三剛鐵工廠的興衰史與成立文物館的故事,第二節課再上南方澳的歷史。
四樓,老闆說只有他們這裡可以讓遊客登高遠望整個「第一漁港」。
裡面的陳列文物說明,還有用「QRcode」﹝行動條碼﹞來呈現,只要用手機就可以下載這個條碼的說明文字。
下午,在實地前往廟宇參觀前,廖老師﹝老闆﹞先在二樓陳列室幫我們上了南方澳的廟宇興盛故事。原本說只要看一張照片,稍微講個20分鐘,結果講了一個多小時。廖老師對文化與歷史的熱情,在座的人都有深刻的體會。
最後廖大慶老師展示一張2009年所拍攝的「鯖魚祭」的活動照片。照片中有許多白點,廖老師詢問了宗教大師,都說這是魚類的靈魂,招魂幡把漁村的魚類生靈聚集在送上天,也算是當地漁民對供養其生計的魚類的一種感恩與回饋。
2009年的鯖魚祭沒有參加,聽說辦的很有特色,有興趣的請看yorohoko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