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火藥味的班親會之“那兩個女生”

原本19位說要來班親會的家長,因為颱風前天氣不穩定,下了短暫陣雨,所以只有17位出席。

當天的流程是一小時會先開會,之後才是親師茶會。在開會時我先讓有來參與的孩子到隔壁圖書館,畢竟有 時大人講的話不太適合讓他們聽。一開始,是家長的自我介紹,並談一談您的孩子進來XX國小後“最快 樂的一件事”。﹝宋老師的創意

其實真的能感受到家長們有些是緊張的,面對突然之間老師的“難題”顯得不知道怎麼回 答……男生的家長都說:我看他每天都很快樂啦,只要不要寫功課就是最快樂的!

其中有一位A女生的家長就問:「老師您會不會覺得A如果坐在那邊不笑的話似乎有什麼委屈?」﹝當時我還 沒聽出他話中的深意﹞

[@more@]

我本能的說:「不會啊!」

A媽媽說:「他常常回去會跟我聊學校發生的事,他會說班上有“兩個女生”常常會孤立別人,到 處惹事端,好像很多糾紛都跟她們有關係….而且,“那兩個女生”未免太早熟了吧!常常聚在 一起就會談論男女感情的事情,也會問A說:『妳長得也很漂亮,怎麼沒有男生喜歡妳?』,我覺得他們太早 熟了…..」

我:「你覺得太早熟了?請問您的初戀在什麼時候?」

A媽媽:「國中吧?」

我:「我是國小五年級」﹝或六?不過只能算單戀…﹞。

A媽媽:「是喔!」  ﹝他的「是喔」反而讓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我:「也許當時我的確是算早熟,但現在由於資訊流通的迅速、MSN、手機的普及,都只會讓這樣的情況加速 成長。所以我們不能只是一昧的阻止,而是要能了解他們的想法,順識開導她們。」

B家長:「我會和小孩子聊天,討論男女交往的界線,我覺得要給他們一些彈性的自由,只要沒有超越規範我 會尊重他們。」

我:﹝微笑﹞「請問您有沒有女兒?」

C家長:「對,我也是想問同樣的問題,通常我們對於女生和男生的規範會不同。」

D家長:「我們家都沒有這樣的情況….」

B家長:「我女兒高一了。」﹝喔~~﹞

E家長:「女生通常會比男生成熟一點。」

我:「其實我們現在上的課文﹝草莓心事﹞也是在談六年級的三角戀,她最好的朋友和她最喜歡的男生在一 起玩….她心裡很想加入,卻又有點尷尬……」

A家長:「可是“那兩個女生”真的太誇張了,幾乎每天都在談論誰愛誰、誰愛誰,每天在放學前 就會先約好明天穿什麼……之前五年級還常會來約她要留下來做海報、都臨時的,我就很不喜歡這 樣…….而且還會叫別人不要跟某人好….」

﹝我想,她應該知道“那兩個女生”其中一位媽媽在場,雖然沒有直接指名道姓,但根據形容 “那兩個女生”的媽媽應該也知道是自己的女兒…..ㄝ….感覺A媽媽有點故意要說給那位媽媽 聽耶﹞

我:「對,A 對友情是很在意的,她認為這樣攻擊別人也是不公平的。不過不只“那兩個女生”,其他人有時也會這樣,這樣的孩子比 較重義氣,不能忍受自己的好朋友受到欺負….就會為朋友出氣。」 ﹝先同理一下A媽媽,再嘗試著從對方感受切入﹞

﹝還好“那兩個女生”的媽媽沒有馬上回嗆回去……﹞

但我的覺察是,這個A媽媽的擔心﹝因為她女兒之前曾經被排擠﹞沒有結束。我應該再跟她聯絡,電話或家訪 ,她應該有許多話還沒說。看到自己的女兒因為友情這樣傷心難過,我想每位媽媽都會為孩子挺身而出吧?

當老師就是這樣,每位家長的心情都要關照到,還要接收到,並傳達我會妥 善處理的誠意。在發生任何可能的糾紛之前有些安撫與了解,至少不會讓事情更嚴重….

雖然一開始是有些火藥味的,但大家都很熱烈的參與,也分享了彼此的想法,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過程。

當然,在A媽媽走後,親師茶會時,“那兩位女生”其中一位有出席的媽媽也有覺察,她說:「最 近我也是很困擾,她們真的是好到….鞋子衣服都要買一樣,常常就想要約出去。對喜歡的人就直接表達,連那個男生媽媽要來買早餐也高興成那樣……他們都會聊天,也不避諱讓我知道,我有時候會說妳不要這樣,這麼小就交男朋友。她就回說 有什麼不可以?我老大的事情讓我有很深刻的覺悟﹝離家出走﹞,原本我都365天全年無休,現在我假日休息 ,多陪陪孩子…..」

我覺得家長在班親會收穫最多的,不一定是從老師那兒得到什麼訊息或知識,反而是這樣的交流與提醒,看 看別人的孩子的狀況想想和自己孩子的相處模式,這才是有效的交流….我們往往能從別人的經驗得到一些啟示…..

我在想,如果我沒有學意識會談的方法,我可能會呆在那邊吧!﹝所以,謝謝您,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