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真是超級愛講話的一班。經過我們三位導師的歸納分析,似乎愛講話的通通都到我們班了!雖然我帶的孩子都喜歡發表,但這一屆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孜意放縱、漫天開談,什麼都可以講,也什麼都可以離題…….
尤其是「A」。
今天上完音樂課,班長登記回來一張46個X的小紙條,當然其他同學也有,唯有他特別誇張。幾個同學群情激憤的來向我說,他如何干擾秩序。老師在考試,其他同學在旁邊等待,結果他就故意說一些好笑的事讓大家笑,或者是故意編些奇怪的曲目,擾亂考試的人。
我問:「老師都沒有處理嗎?」
[@more@]
同學說:「老師已經不管他了!已經放棄他了!」
﹝心想:那他不就等於有一張免死金牌了嗎?當然回來我會處理,但當場其他學生的學習權益就因此被影響了也沒有關係嗎?﹞
我趕快把午餐三兩口吃完,我想即時處理這件事。等他回來之後,便請他到隔壁空教室個別談話。
師:「同學這樣說你,你現在有什麼感覺?」
A:「不知道!」﹝口氣不友善﹞
師:「當時的情況怎麼樣,可不可以說一說?」
A:「不知道!」
師:「你認為你的行為有影響到別人嗎?」
A:「我只是講話,是他們自己要笑的!」
師:「抽菸的人,可以不管其他人吸到二手菸囉!」
A:「不知道!」
師:「你講話的時候其他人在做什麼?」
A:「有的也有在講話或是看課本啊!」
師:「你為什麼要干擾同學?干擾同學你心裡覺得怎樣?」
A:「我又沒有干擾他們。」
師:「你有曾經想要改嗎?」
A:「改不掉!就是改不掉!」
師:「你有嚐試做過什麼努力嗎?」
A:「沒有!」
師:「那你怎麼說改不掉呢?」
A:「就是改不掉!」
師:「因為你的干擾影響其他同學,也影響老師上課,我覺得很不高興!你想一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A:「想不到!」
師:「如果你想不到的話,我幫你想,你可以接受嗎?」
A:「不接受!」
師:「A,我覺得你是很聰明的孩子,表演能力很強、對語言的解釋、領悟力都很高,這是你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只是缺點要想辦法改進。如果老師想出一些方法,你可以接受嗎?」
A:「不接受!」
﹝我認為當時他是在生氣中,拒絕溝通,所以便起身離開。﹞
回到教室後我請同學把他的午餐送過去,他拒絕吃,也沒有回來。﹝當時已經是午休了。﹞
午休後,他自己回來。跟同學借袋子把午餐包好,去上科任課了。
最後一節是我的課,我發現他似乎有比較收斂自己的行為。﹝明天一定要對他表示肯定!﹞希望他能稍稍維持一下,不要換個老師就換個態度才好!
「個別談話」是處理班上偶發事件的方法之一,視情況決定是否使用。但老師需要表現出我是願意接納的、希望共同解決這個問題,給當事人有澄清的機會。
但也許是我的溝通技巧太差,他還是表現拒絕溝通的意思。
我發現這個孩子對自己這個部份也許“真的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需要老師偶爾提醒,否則就會像周星馳所形容的「有如滔滔江水~~~」。甚至我在想,是否需要轉介鑑定是否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我的意思是,也許他這樣的行為並不是故意的,可能是大腦部分缺陷造成的。
明天再找資源班老師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