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得知小站又上報囉!
「台灣立報」是一份教育專業報,也是一個結合電子報與實體報紙的刊物。有個介紹老師網站的系列報導,記者呂小姐在2月份留言提出邀請,希望能介紹阿茲海默行館。我當然備感榮幸的答應囉!今天呂小姐留言通知,我已經上報啦!
呂小姐將我的文章做了一番摘要與解讀,看別人是如何看解讀自己時真是有趣的一件事!我則是邊看邊傻笑……..她的標題好適合我喔!「老師雖然兇,關懷學生不會少」,呵呵~~~全國都知道我是一個兇老師了啦!原本我的名聲只擴及附近菜市場而已說…….^^
全文轉貼如下:
[@more@]
老師雖然兇 關懷學生不會少 更新時間:2008-03-18 21:19:57 記者∕作者:呂淑姮
「我覺得每一屆孩子都不一樣,幾個帶頭的是怎樣的性格,班級就會被導引著往那個方向去,很有意思。
「帶班或面對新團體就是這樣,最後的感情依戀是建築在每一個相處的過程,無論是喜悅的、憤怒的、悲傷的、瞭解的……每一個過程。
「因為馴服,因為我們被彼此馴服了,所以才感覺有意義、感覺美麗。」
──摘自阿茲海默行館
【記者呂淑姮整理報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無論是不是被星座歸類劃分成同一國,我們很少會看見兩個人格脾性一模一樣的人。老師們也是如此,不同的老師有著不同的個性,不同個性的老師,將會有差異極大的教學風格,或亦師亦友、或嚴父慈母,在在影響著教學氣氛、以及如何引導學生。
在網誌文章裡面自稱是一位「嚴格又很兇」的老師,Any老師的寫文風格的確也堪稱井然有序、理性優先;然而,端整嚴謹的閱讀氛圍中,讀者依舊可以感受到老師在認真教學背後,一顆溫柔關懷學生、真誠反省自我的心。
用理性引導 嚴肅但真心
從小到大,每個人的求學過程中,一定都碰過不少嚴格又很會罵人的老師,只要自己行為偏差、或者對課業怠惰,少不了就是一頓好罵。可別以為老師罵人、學生一定會懷恨在心或者不思反省,只要方法對,並且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為了自己好才罵人」,引導學生思考,教育就會有成效。
Any在「班上有個資源生」一文中寫,班上的資源生因為家長反對,怕被貼標籤,堅持不到資源班就讀,要留在「正常班」上課。但是這位女學生在普通班級,難免會因為「跟別人不一樣」而遭到同學排擠欺負。有的同學隨意嘲笑、有的同學「不敢」碰觸她的物品,大家也都不要跟她坐在一起或者分到一組。
對於家長的堅持,老師也無能為力,只能在自己發現狀況的時候盡力照顧這個女生。每當問題發生,排斥以及異樣眼光產生之時,Any會用嚴肅的態度處理,希望學生學習到尊重、包容、保護。
Any告訴兩位取笑她的學生,大家未來都可以比這位女同學過得更順遂,但是她卻要比大多數人更坎坷,這樣的不公平,讓老師更加要保護她,即使會讓嘲笑人的學生感到「不公平」。
「因為富者『理所當然』就是要協助貧者;強者也是自然就要保護弱者。不是同情、不是幫助,而是天生的任務,本來就應該這樣。不是富者、強者多了不起,他們只是在負起他們的社會責任罷了。」Any認為。
Any也希望學生可以學到,許多的害怕與誤解都是因為自己的想像,只要在碰到事情的時候多想一想,就會學習到更好的處理方式,也可以避免衝突了。
另外一件讓Any老師再度嚴格要求學生想一想的事件,則是班上的期末同樂會。老師開放時段讓班上辦同樂會,同學們卻玩到超過界線;大吵大鬧、打牌打混。Any要同學們反省之餘,也自問自省:是不是老師跟學生定義的「同樂會」相差太遠啦?看來師生雙方都需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親師生角力 平衡點難抓
另外一個讓老師們一定都會傷到腦筋的問題,就是親師生三者之間的角力平衡。Any班上有兩位學生,總是不交作業還會謊稱已經完成,到期末累積了不少未完成的功課;就算要放假了,Any也不能放著不管,不但影響學習,也會引起其他學生反彈。所以某天Any在知會過家長之後,便將學生留下寫作業,老師也額外加班到晚上9點。
結果到了晚上,老師打電話請家長來接孩子,但是接電話的是學生的祖母。這位祖母非但不尊重老師,還口氣很差的要老師幫忙載孩子回家,如果有什麼閃失要老師負責!後來學生的母親向老師道歉,因為祖母太寵愛小孩了,以致於教育就像一場拔河一般,誰施力都很不討好。
Any不禁自問,老師要介入學生的教育到什麼程度才正確?畢竟學生回到家之後,就不是老師可以掌握到的地方了。再加上複雜的人際關係、學生本身也不願意受教改掉壞習慣,對於老師來說,也是一場「放棄」與「責任感」的角力。Any老師問,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處理學生不寫功課的問題呢?歡迎老師們到Any的網站上一起討論,集思廣益。
趣味活動 帶起師生情誼
除了嚴肅的思考之外,Any在部落格裡面也寫了非常多輕鬆有趣的學校活動;仔細算算,其實老師要負責辦理或者監督的活動還真不少!開學第一天迎接新生、畢業最後一天送走畢業生,在班上辦戲劇表演、趣味競賽、主題活動等等,在在考驗老師設計活動的能力,以及師生間互相配合的默契。
隨著少子化的影響,以往開學,也許就是學生到達班級、領書、認識老師同學之後就下課,現在的開學「花樣」越來越多,學校活動越有口碑,越容易「搶」到學生。有的學校結合地區特色,舉辦十分有意義的開學典禮,也有學校將開學氣氛輕鬆炒熱,現場音樂表演、人體彩繪、拍大頭貼等。
Any自己的小孩也上國小一年級了,Any看著小孩開學,也觀摩學習自己小孩的班導師,是如何帶領一年級心生適應環境。Any建議,帶低年級的老師可以設計一些輕鬆簡單的活動,例如教學生唱歡迎歌曲,在歌聲中減低對學校的排斥與緊張感覺。
畢業,不一定要感傷別離。在Any寫的「畢業系列活動」文章中,老師們可以參考Any學校辦畢業典禮的一些「花招」,例如帶闖關遊戲、益智遊戲等等,會讓典禮更有趣味;學生在模仿遊戲中必須模仿某一位教過自己的老師,然後讓大家猜猜看是哪一位?有些老師非常有個人特色,只要一個小動作,大家都可以立刻猜到,在師生情誼交流上,是個非常有趣的互動。
而在「駐班小記者」活動設計的問卷裡,也可以讓老師看到自己在學生心目中是什麼樣的老師,有不少時候,自我認定跟學生認定可真是天差地遠!例如「你最尊敬的老師是誰」這一題,就令Any大感訝異:「結果是我們校長勝出!」
雖然校長也是選項之一,但是老師定義的尊敬是「對學生愛如己出或是教學認真」,Any問了小朋友為什麼選校長,「校長是全校最大的啊!最應該尊敬啊!」讓Any覺得實在很有意思。
老師要學會重新開始
理性固然重要,而在感性的一面,Any也寫文反省自己,當一位老師花了許多時間經力在經營一個班級,並且把這個班級送畢業之後,是否有好好的去調適自己,讓自己從上一個班級畢業,轉換新的心情去教導下一個班級?如果讓學生覺得「老師對學長姊比較好」,那麼是否也意味著老師並沒有做好準備呢?
「帶班或面對新團體就是這樣,最後的感情依戀是建築在每一個相處的過程,無論是喜悅的、憤怒的、悲傷的、瞭解的……每一個過程。」Any希望自己在每一段師生關係之間,都能找到彼此「馴服」的美麗與感動。
【老師小檔案】
網站名稱:阿茲海默行館
網址: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63/
站長:Any
任教: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