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學期開始,採用了不同的訂正方式。
上一屆,改完簿本後會請小朋友訂正,隔日請小組長幫我檢核是否有訂正?我再利用某一連續彈性課時看全班的訂正。因為我習慣看訂正時“當面”解釋錯誤之處,這時,就會有排隊“落落長”的情況,不僅學生浪費時間,完成全部訂正所需花費的時間也較久。當然可以各組輪流拿來訂正以分散排隊人數,但還是有後段同學來了N次也還是訂正不完,需要一直排。我也必須常常留校看完訂正並指導後段孩子數學。
這樣的缺點是,如果該禮拜較忙,訂正就無法及時,可能就會累積到下一課,所以越積越多,下一次就要訂正更久。
這一屆,修改成『把訂正當成功課』,給他們的作業就是一項國語、一項數學、一項訂正及其他。隔日收完作業後,也是請小組長檢查而已並未收來。﹝我討厭我的桌子堆積如山﹞但~往往這樣還是要到老師要看訂正時才發現某些同學根本訂正完還是錯的。排隊訂正的情況還是令我困擾~~~
怎辦呢?
[@more@]
這學期開始,我則要求組長把前一天的訂正作業收來,未訂正的同學利用扣份制度提醒。當天我自己利用空堂時檢閱,訂正好的收放著,被退回去二訂﹝需要二次訂正﹞的同學就被登記於黑板,不扣分,但需要自己利用時間來找老師訂正。訂正完畢才能收來﹝後段同學當然有時需要三訂、四訂…………..﹞
如此一來,用心訂正的同學不需浪費時間排隊,訂正能更及時對於學習較有效果。國語比較快,數學可能某些同學就需要拉長時間到2、3天。但我利用午休及下課時間指導,也是可以完成。
最大的改變是,「老師不用被留下來了!」真是可喜可賀!
在改訂正的過程中其實會發現,有一半的同學的訂正態度很不確實,例如錯字錯了,也不查字典或查閱課本,再訂正一次還是錯的。數學不會的題目就算了,會的也不更正。
所以我覺得這學期我正在建立他們訂正該有的態度,如何找出答案。查書、查字典、問老師、同學、家長……都是可以的。
目前為止還算順利。
開領域會議的時候幾位老師曾討論到訂正的問題,發現每位老師的處理方式不一樣。也都很不錯!
﹝只有英語科任課的訂正比較有問題,在課堂訂正會佔用太多上課時間,發回訂正確又常常有去無回。如果有英語科任老師可以分享您的訂正方式歡迎留言﹞
由於我是導師兼行政17堂課,另外行動研究又減一節,這是我在以16節的堂數下,所能做的最充分利用了。也就是利用自己的空堂來減少課堂訂正所佔用之時間。
這篇不算分享,只是記錄自己的經驗與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