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法師說的,學期最後一週幾乎就是「看影片+同樂會」。也不是說老師對於教學的不負責任,事實上是老師需要爭取時間算成績、打評語、交作業。
孩子們呢,在經歷過考前複習的壓力,剛好也可以給他們輕鬆一下。
於是在完成該做的事之後,應觀眾要求之下我們也有一個看影片+同樂會的活動。
但……….想不到這卻是埋下令老師抓狂的禍因。
[@more@]
由於是單純娛樂性質,所以選了一個我想“應該沒有冷場”的「變形金剛」。他們帶來了玲瑯滿目的零食,原本我想這是一個很舒服的看電影的時光。
雖然有些人已經看過,一開始也是很美好的,我發現有三兩個人轉頭不看,只想和朋友講話。我問:「這很好看,你不喜歡看嗎?」他回答:「看不懂。」心想,喔!應該是英語發音的關係,字幕跳太快,如果不專心跟不上閱讀速度,也是有可能不知所云。
心想:週五最後三節,全校就只有高年級。六年級又通通在科任教室,三樓也只有我們,應不會吵到別人。況且片子應該可以吸引住他們的目光,常規問題應該是沒問題吧!於是事先我沒有叮嚀就下去樓下辦公室影印。
事情辦完,從樓下一踏到教學大樓三樓,就有一陣陣的尖叫聲,吵鬧聲。﹝心想:是哪一班在辦活動啊?怎麼這麼吵?﹞
結果一進教室才看,打牌的打牌、下棋的下棋、大聲聊天的聊天,有在看電影的不超過五個。
我問:「剛為什麼尖叫?」他們說:「有人起鬨嘴對嘴吃餅乾。」至於誰和誰我也不想問了,因為覺得他們真是太過分了!我問他們:「看電影隨意走動、影響別人,這就是你們的同樂會嗎?私自亂動別班的物品不說﹝因跟別班借教室看大螢幕影片﹞老師不在就整個變調。放輕鬆的觀賞影片怎麼變成一場鬧劇?這樣下次怎麼還敢辦同樂會?」
我想老師和學生對「同樂會」的定義大概不同。而可以樂到哪裡、界限如何也沒有討論講清楚,我想是這個變調的同樂會的主因。我還以為高年級的他們心中應該有分寸了,想不到還是不行。
之前辦的聖誕Party他們也很興奮,但每組的表演節目精采,至少是在一個主軸下進行。「看電影+同樂會」我想是很難進行的,尤其是一部外語片,孩子更有融入劇情的困難。
唉~真是超級不好的經驗!本來還想用一節課來和他們溫習一下上學期我們發生的事,營造一個感恩溫馨的最後一節課。在這樣的氣氛之下當然也就無法進行囉!嗚………只好改成大掃除……..掃完之後果然心情有好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