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的夢想家族─成績奮戰

每個班級的期末,也許都差不多,學生看電影、辦活動,老師算成績、交作業。

除了這些,我們還有兩件要忙的事,小朋友自己算階段成績,以及整理學習檔案。

由於之前寫了一篇對於班上功課老是不交的孩子的心情─「老師的介入該到什麼程度?」一文,老ㄙㄨ無私的分享他對於缺交作業的處理方式,於是在之前總是藏在老師手上的“平時分數”便化暗為明的成為一套計算公式。

所以我的「學期分數」是學期中兩階段﹝1~10週算期中、11~20週算期末﹞分數的平均。也就是期中考完及期末考完就要算該階段分數。

而這次計算的期末階段﹝11~20週﹞的成績的分數生成便是「平時分數」與「期末評量分數」的平均,各占50%。

相關檔案:

階段評量分數配分表.doc

[@more@]

算成績前一天提醒他們要帶計算機,但全班還是只有6台,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在計算方面還是花了一些時間,反正學期末有的是時間啦!

計算前都會在黑板上解釋,並說明哪些成績要納入計算,這一次還滿順利的,我記得期中第一次操作的時候平時成績我還有分配占30%40%40%的,簡直是搞死自己,後來乾脆通通平均,簡單明瞭,比重反正也不差那幾分。

大致上如黑板所示:﹝抱歉字太醜,因為教高年級隨便寫寫….而且因為黑板寫不下,分段說明,以致等號兩邊不等值,大概很難懂﹞

這樣實施下來我覺得成效不錯,家長的反應也很好,可以讓家長清楚明瞭成績的計算原則。

同時在學習態度部份,也可以讓他們對於功課的準時完成態度更為積極。﹝感謝老ㄙㄨ﹞

學生自己計算完之後必須和同學交換計算核對正確與否,所以大概有兩節的時間他們都與數字在搏鬥。但我想這樣幾次下來,會越來越能進入軌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