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校內試辦教師與行政分離,而做了授課時數的調節。所以以我為例,行政有:課研組+圖書館。班級則為五年級導師。
而好笑的是,雖然圖書事宜是後來才併過來的,但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是花在這方面。因為圖書以前也是“組”,所以也涵蓋推廣閱讀事宜。目前我要做的事有電子校刊、駐班小記者、新書登錄。﹝接著還要推廣閱讀﹞
而以上每一項我都要花許多時間來完成。我幾乎沒有午休…..
課研組的工作,除了學校的課程計畫外,這學期推了教師的教學省思部落格。還有三天一大疊的阿狗阿貓來的公文需要公告。我就很納悶,幹麻全省的不關緊要研討會還要發文給各校啊?來了不辦又不行,只好公告,但我想應該沒有人看吧?
但我想回去當純導師的理由並不是嫌工作量太多,畢竟這是我們自己表決通過的。
[@more@]
而是,對班上孩子有虧欠。
新任班級,有許多百廢待舉需要重新溝通的規矩,也許因而延遲到正課的上課時間。進度有點趕是這學期第一次月考老師普遍的反應,如果授課21堂的老師都覺得不夠用了,那授課17堂的我怎麼辦?
所以雖然表面上我授課17堂,卻用了更多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做個別學生的補救教學。
沒錯,少了綜合課來碎碎唸,班級偶發事件的處理只好壓縮到國語數學。而國語數學本身的授課時數就已經不足了…..更遑論可以在課程延伸教學。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老師的創意教學,我都很想試試看,但就是沒時間。所以存著虧欠……
是不是教學與行政分離有檢討的必要?那天和小琪老師討論到。
她說:教學與行政分離頂多只剩這兩年而已,因為我們很快的就會減為12班。到時就只剩2處?組,龐雜的行政工作少數人無法負荷,自然行政工作也會回到每位老師的身上。
未來……..唉……學校教師平均年齡又要增長不少了!
老師如果要展現專業應要像國外一樣,隨班有一助教。而且行政也應由專門的老師負責。
組長兼導師,當然也有人都能兼顧得很好。但學生的受教權我覺得無形之中確有損失,只是我們沒察覺罷了,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