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孩子的功課有一項:儲存「智慧存款簿」,請孩子閱讀3本書,家長認証簽章。
之前小蘿蔔剛會拼音時,喜歡拼念書本﹝當然這跟集點獎勵也有關係─10本一個小禮物﹞。但我總不喜歡讓他為了要集點得獎勵而看書,所以後來也就不太催促他。
於是他也就偶爾隨便看看自己喜歡的書,但也許概讀、也許只看喜歡的部份,就算看完整本書也不會找我集點。我也隨便他。
前天婆婆問我:之前小蘿蔔不是很喜歡看書嗎?現在怎麼都沒有看到他在看?
我回答:我覺得他沒有“喜歡”看書吧?﹝心想比起看書他應該比較喜歡玩或是看電視吧?﹞那是我叫他看的。而且現在要上英文、音樂班,也比較沒有時間。
想不到就來了這一本「智慧存款簿」。
[@more@]
名字取得好,儲存智慧。閱讀完70本可成為“榮譽小學士”。
簡單,看完書只要寫上書名,認證簽名就可以。不用寫一堆心得大意或畫圖的。孩子壓力不大。
不知他們學校中高年級的智慧存款也是如此,如果也是這樣的話,也是滿輕鬆的。
但如此一來,也許認證者就必須要負比較大的責任,讓閱讀者確實的看完書。
但如果沒有時間的家長或老師呢?
這點很有意思:我們讓孩子紀錄閱讀,卻又像抓賊似的怕他們虛報浮報。
像這種類似推廣閱讀集點的冊子可以說五花八門,市面上也有,各校也有各自的規格。但我還沒看過這樣像小蘿蔔學校這本這麼簡單的。
孩子不會主動看書是一種常態,視聽媒體、玩具遊戲通常是他們的最愛。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如何讓推廣閱讀不再成為他們的負擔、甚至反感,我倒覺得如此簡單的紀錄也就可以了。
小蘿蔔週五回來到今天已經寫好4本書的書名了,有2本是故事類的,全部念讀過一次。1本是這個功課發下前他常讀的,1本是恐龍圖鑑百科,由於內容太多我請他念大標題便可。
由於是功課,不用多說他就會完成。他唸讀的同時弟弟也會在旁邊聽故事,一舉兩得。
那孩子會不會沒看過書就浮報書名呢?我想是很少完全不看的,有些孩子也許沒有細讀,會有略讀、概讀、翻閱、看圖片……的情況,其中像小蘿蔔這樣把“以前看過的”拿來記錄應該也不少。但,只要他們願意把書拿起來,這樣的推廣我就覺得有意義了。
大人的閱讀型態不是也這樣嗎?一定要整本書從頭看到尾才是讀完嗎?有的書全部讀完才是浪費時間呢!有些人概讀就能抓到書本的主旨、精髓,那正是我所羨慕的呢!
所以,放心的推廣、鼓勵閱讀吧!寫心得偶一為之可也,但千萬別讓他們視閱讀為苦差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