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今年班親會的開場白。
我問班上的家長,到底家長為什麼要來參加孩子的班親會?
如果以老師的立場,家長來參加班親會的意義是,能夠溝通教學理念、引進家長資源、開啟親師合作的契機…….
就家長的立場,會來參加班親會,可能是要來瞭解新老師、溝通孩子的狀況、幫孩子記嘉獎……….
以孩子的立場,父母能參加班親會,一方面證明爸媽是關心自己的,另方面自己也能得到嘉獎…..
但,家長卻又為什麼不來參加班親會呢?
[@more@]
其一,真的忙碌沒時間。
其二,因為信任老師的教學而不參加。﹝這點我曾經發表過“好冷的班親會”,和家長有過溝通。﹞
其三,家庭因素。也許家庭結構不正常,無法參與。
其四,擔心被選為家長會代表。﹝這點可以先發問卷,請有意願的家長自願,避免當場詢問的尷尬﹞
其五,其他等等臨時狀況因素……..
我跟家長分享,其實最重要的,家長來參加班親會對孩子的學習是由實質上的幫助的。由於家長和老師的會面成為好朋友,孩子知道我們會站在同一個立場﹝陣線﹞,也比較能夠改正他們的不良行為。
也許就像madmax所講的,如果開班親會變成一只行政命令,而罔顧家長或老師的感受,這樣的班親會不如就不開。但面對現今如此多元的學習及重視親師合作關係,老師如何在班親會和家長成為最佳的合作夥伴,成為親師生信任的基石,我想這才是班親會的價值所在。
檔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