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漫畫﹝圖片引自博客來網路書店﹞上個月就已讀完﹝待續中…﹞,想把閱讀時一些想法的草稿謄寫下來,現在才有空。
時隔一個月,看看當時手寫的草稿似乎有點陌生。但有些摘記似乎仍然牽動著我的心,還是整理一下吧!
其實早在一年前﹝哇!真的是一年前耶!剛查了一下時間,部落格的日子過得真快!﹞寶寶玲就在我「極道鮮師第11集」的迴響推薦過這本書了。他說這本大力推唱升學主義的漫畫,有些灰暗又有些發人深省…..
但我在閱讀時,卻充滿了激動,如此用心的一群老師,針對不同科目給予最佳的引導方法,擬出不同的學習策略,甚至應考的答題技巧,學生能不成功嗎?
[@more@]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校聘律師,企圖挽救一所瀕臨倒閉的三流學校。他所提出的策略就是只要能把程度低落的學生送進東大,必定能吸引新生就讀。
接著便是兩名學生接受不同名師指導的過程…….
裡面有一句話在我心中重重一擊:
「你覺得上XX課有趣嗎?」
「教室的主角是學生。當學生對授課有所不滿時,身為教師,應該要承認自身的能力不足才是。 」
也就是說,在教室的情境裡面,如果一個老師無法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無法引起其學習動機,那就是老師該深切檢討了!
多一針見血的話啊!不再批評學生程度不佳,不再說城鄉差距,老師要反求諸己啊!
雖然漫畫裡面為了故事的戲劇性,過分強調文憑。但其實在引導學生建立自信的過程,裡面的老師還是運用了不少策略與激勵方法的。
各科學習重點:
1.【數學】
數學一定要讓學生成為拿手科目,數學好,會認為自己的腦袋不錯,學習起各科也比較有信心有意願。
學數學就好像是在玩電動玩具﹝網路遊戲﹞,無非是要戰勝題目尋求破關。每個關卡都有陷阱,你也必須小心數學的陷阱,無論如何就是要戰勝這個題目,你才能晉級;否則就被題目給打敗了。
學習策略有:「限時做基本運算練習」、「學生出題互考」、「看許多題型與解題的第一步驟」並對照自己的解題方向有無正確。
2.【語文】
語文是各科的基礎,語文不好會影響許多科目的理解能力。策略有:寫「主題式的感想文」……
其餘各科的學習策略請參考漫畫。
除了教學策略以外,裡面有幾種說法也很有意思:
1.工蜂理論:任何團體裡面都會有25%最努力傑出的、25%表現怠惰不佳的、以及50%中庸的。生物學家以蜜蜂做過實驗,將許多蜂巢裡面最優秀最勤勞的聚集起來成為一個新蜂群,這個新蜂群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同樣也會分出25%最努力的、25%怠惰的、以及50%視情況決定是否工作的。
引導出所謂「真正的競爭」不是踢掉別人,而是跟自己的比較。
2.要訓練孩子『自主』,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對話帶進「自己」,例如:你自己決定……..你自己~~~~~
3.鼓勵學生以100分為目標。
4.使用「記憶樹」﹝類似現在的概念圖﹞來幫助記憶。人類的大腦為了生存的需要,必須遺忘一些與生存無關的知識,綜觀人類的歷史,文字也不過發明了5000年。記憶樹的筆記策略是配合大腦的記憶習慣,能夠有效的記住與主題相關的原因、歷史背景……….甚至是這些枝幹的關聯性。並配合圖畫與符號加深印象。
5.學英語不要聽英語廣播節目,如果不知道內容,只能抓到裡面幾個單字,就好像我們再聽誦經一樣是沒有效果的。可以多利用歌曲找到英語的節奏感……..
6.考前要充分準備,並保持“樂觀”;考後要記取教訓,保持“悲觀”,許多人卻是相反。只有記取失敗的教訓,這次的失敗才能成為下次成功的強力彈簧。
any引發的聯想:
1.利用幾個關聯詞讓他們套用在日記或短文裡面。
2.獎牌與討論,哪一個重要?
教高年級體認到許多時候他們必須討論、研究。例如很可能回家功課遇到瓶頸隔天來到學校就必須請教別人,可是早自修講話可能會害班上不能得獎牌,到底班上的榮譽重要,還是尋求解決辦法重要。後來經過討論之後,我們認為早自修是可以低聲討論功課的,至於獎牌,就隨緣吧!
總比班上安安靜靜,卻是一堆人在發呆的好吧!﹝我是這樣想…﹞
3.讓孩子感受到被稱讚的快感,進而也能鼓勵他人。
4.我自己仍需常提醒自己要用“高年級”的方式來教學,而不是低年級。﹝筆記的效用﹞
結論:這是一部值得買來放家裡的漫畫,每個老師都應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