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天期中評量,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大家的進度似乎都嚴重落後。國數時數不足的問題存在已久,彈性時間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我們班算是好了,由於體認到這學期只有17堂自己的課可以用,國語的教學做了一些變化。以整課為單元來教學討論、結構分析,至於生字則是由學生發表,課文內容很少逐句解說及一一提示修辭。
雖然如此,我還是利用直行簿讓他們每課練習自己抓主旨及寫大意,成效不錯。﹝下次再發表國語科的上課流程及作業﹞
但是數學方面就有兩個孩子發現嚴重的跟不上的現象……
[@more@]
A生,是分數的加減與乘的計算方式已經混亂,要搞懂題意就需要更多解釋了。就連分數的乘需要用到約分與分子分母的乘積,也常算錯。有時一題我向他拆解題意解釋快5.6趟,他拿回來訂正…..還是錯!
常常計算錯誤的情況是除法,商的位值對不準。115除以50的商會變成20。﹝應該是2才對﹞減法也常錯!我跟他說:電動玩具也只有3條命,這一題的每個計算關卡你都錯,當然無法過關了!﹝我會跟他們比喻算數學就像玩網路的破關遊戲﹞
B生,除了有A生的問題之外,基本的分數運算規則更是狀況外。另外,他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態度不佳的問題。老師認真的講解,他老兄一副「我就是不會」的樣子。擺明了他就是討厭數學,從他的數學作業便可知道。常有隨便拿題目的數字來亂加減乘除的,題意也不深究。
我當然知道,在數學﹝或其它學科﹞沒有好表現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有興趣?於是就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說真的,教高年級有一個很不好的缺點,就是你根本沒有什麼時間可以個別指導孩子。中低年級都還有一個以上的半天可以把他們留下來指導,但高年級每天都滿堂,唯一下午沒課的就是禮拜三,禮拜三卻又是老師要進修開會的時間。
之前覺得教得很累的情況是把5.6個學生留下來指導訂正數學,常都到5點半。如果沒訂正完還“落跑”的學生還會被我從家裡請過來,訂正完再走。
原本是要幫助他們,感覺好像變成在處罰他們,也好像是在處罰我自己…….
於是從10月開始,我就規定自己,5點馬上離校。訂正不完的就只好帶回家,隔日來再訂正。我也只能幫這些孩子免費課輔一小時而已。
也因為這樣,這兩個A學生和B學生,每天黑板上就會留有他們的座號─未訂正完數甲乙。而且座號已經掛了一個多禮拜了……由於每天能跟他們講解的也不過4.5題,面對他們數學習作幾乎全錯的狀況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感…….
他們回家也沒人可以教他們,於是感覺程度落差越來越大……..
上週跟其中一位家長建議:能否讓他去補數學或安親班?否則他數學的差距到了國中也只會越來越糟而已…….﹝他爸說考慮,還跟我要安親班的電話。﹞
我跟同事說:從來沒有跟家長建議過要孩子去補習的,因為感覺這是對自己能力的貶低。但我覺得他的情況是如果沒有第二個可以指導他的人,他的數學恐怕就難起死回生了。
之後幾天感覺他爸爸的態度也不積極,也許是不想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反過來想,一個人的價值絕對不是只有在功課上。但功課不好的人似乎就越來越沒自信,連帶影響人際關係。
我給自己以及家長的建議是:在功課方面我們能幫忙孩子的盡量幫。如果領悟力真的沒辦法,那就嘗試去欣賞孩子別的特質,啟發他不同的興趣讓他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