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進行「問題討論」與「上課心得分享」。
帶領:陳怡安老師
1有關離婚說法的矛盾。 您曾說:離婚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大部分的人是認為:因為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才離婚,請問孰對?
[@more@]
文明的進步 母系社會→父系社會
社會是一直不間斷的變得更合理 摩西的律法 從誅九族到以眼還眼﹝文明的大進步﹞ →之後變成“要審判”。
結婚在宗教裡面是“神聖的婚禮”。
現今文明的 兩大貢獻﹝希臘、猶太人﹞ 希臘的科學 猶太人接上基督教
羅馬把宗教變成國教 有一千年 權力都在宗教手中 ﹝由教宗授冠﹞現代的管理很多都是由宗教制度﹝教區﹞發展出來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婚姻制度」
1517年馬丁路德革命是因為宗教墮落 但被宗教驅逐視為異端 ﹝被審判時說:Hear I stand .Nothing otherwise.﹞
拿破崙自己冠冕 天主教主張不能離婚 英國國教
機制是為人制的 文明 是人性的再發現
心中的一把尺就是「道德」
結婚、離婚是兩造的責任 但是不要忘了社會的責任
成熟的離婚是責任的延續
要爲自己負責任 要離婚不能毀了更多的人 拿捏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要用嚴肅的角度來看離婚 不是要用道德觀來講這樣的事情 要用人性深層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2如何知道自己的天命 追尋什麼夢想?
中庸: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你怎麼知道這是我的天命?
﹝1﹞看起來的事實不能改變就是天命 ﹝性別 時間、生命的長度…..﹞
﹝2﹞過去到目前為止我的老師我的父母讚賞我什麼 寫下來 影響我什麼?罵你什麼最多
活到目前為止,什麼是我的資產? 什麼是我的負債? 資產、負債有無平衡?不平衡的話是哪一塊,要怎麼精進自己?
以老師自己家道中落的童年以及如何進修為例
一定要回到自己 有很多你能的 也有很多你不能的 能與不能之間一定會有很多啟示 只是很多人沒有把自己的經驗當一回事 →一定要寫「日知錄」。
每天給自己考察 自己了解越多 自己要決定就很清楚
你早就有很多啟示 重點是你有沒有去讀他 還有聽聽別人怎麼告訴你﹝罵你什麼最多﹞
一生當中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陳老師的老師:你一生要會成功需要有嚴格的老師、嚴格的朋友、幸運的話娶一個會罵你的老婆
3我們學到很多溝通技巧 如何真正的把 所學的用在現實面?
在這裡所學的必須真正堅持 從「信」開始﹝保羅:信 望 愛﹞ 信仰是很重要的 越接近宗教的越接近人性 任何我所讀過的經典沒有一個不跟人性的深層有關係 「信」很重要,要有自信。傾聽別人、接納別人
這個一定要下工夫 耶穌門徒13位,影響世界多久啊~
生命要自己“自重”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被壞的影響,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壞的影響。
王陽明 知行合一 既知既行
有學生問王陽明:上你的課很高興,可是遇事則不同,何如?
王陽明:遇事則不同 乃未下“克己”功夫也。 任何功夫必要在“世上磨”。
要落實克己功夫 要對自己有信心 用善來成就人 ﹝任何惡、不善就是歷練我善的真價值﹞
德瑞莎修女:與其抱怨世界太黑暗 倒不如點亮心中的那一盞燈
彼此來點心燈 自己的燈不亮 就無法點別人的燈
4會談如何克服 時間的焦慮草草結束?
時間常常被我們抹黑 背黑鍋 ﹝抱歉時間沒有了、因為時間的關係…..﹞
三分鐘也可以治療一個人
在有限的時間內 創意的完成
因為時間短 所以要更好的去設計。
5分鐘要把握材料基本面 5分鐘去感受 至少15分鐘擊發深度的問題 很快的整理還是可以完成 好的問題只要1.2個就可以引發討論
隨波逐流的背後還是有結構
任何文章一定有重點 題目要扣好
以對方為重心 來思考你問的重心 就會邀約更多人參與
5蕭爸:「材料如果是經典、古典,要如何去帶領?」
「宗教語言一定是象徵語言」 符號 很重要
宗教語言都叫做古典語言 往前追溯
經文 要經過翻譯 成人人聽得懂的話 馬丁路德翻譯經典成為平民之父
文藝復興就是白話文
馬大與馬利亞 是講給每個人聽的
每次集中一件事 就有福份
越專業 就越需要 翻譯
解經不是這麼簡單的 要從文化人類學….各層面去思考 第一層次﹝翻譯﹞要很下工夫
我帶這一群人 以現代的角度怎麼解釋這件事情
望彌撒 自己就是救世主
要有馬丁路德的精神 回到基本的宗教精神
要破解專有名詞變成人人都聽得懂的
6 忠信帶大堂演練時,新鳳說到有關對吸毒的人說法為何老師說是矛盾?
如果答案不能掌握 要請會談者再多講一點 讓事實呈現更多
問問題的目的是要了解更多 不是要考你
第二堂課
美是要環境來影響你的
美的基本條件是和諧
穿衣服
吸收美的條件 耳濡目染
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