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課程也是分為四堂。
第一堂:陳怡安老師帶領冥思「兩端之間」。
第二堂:洪敏隆夫人 簡靜惠女士講述「會談的運用」。
第三堂:林貴真老師帶領討論簡女士的演講。
第四堂:方隆彰老師講述「會談的四大心法」。
[@more@]
《課堂筆記》
第一堂 講師 陳怡安老師
題目:兩端之間
每個人一生都需要撥一些時間和上帝對話
有信仰的人 就是對一些無常 經過一番掙扎以後說“Yes!”
靈修的材料
閱讀經典 懺悔 祈禱(發願)
得不孤必有鄰
每天總是要檢視自己
書 City for god 聖奧古斯丁 懺悔路by盧梭
看到不好的事 希望自己能做什麼 為世界做什麼
冥思題目: 兩端之間
生命永遠有張力
隔絕 復合 隔閡 和合
隔絕
從「舞動人生」電影看起
電影本身就是隔絕 但要演得感動人心 也是和合
男女的腳色隔絕
自己跟自己隔絕 我的潛能與實現隔絕 我的要跟實際情況隔絕
不要以為很懂自己的孩子
要看你自己
隔絕當然痛苦 困頓 不知道 焦慮
隔絕就是大惡逆
比利把惡逆化成積極的舞步
生命 是過程比結果重要
學這個方法最重要的是跟生命舞動 跟每一個生命舞動
資訊越多 關係就越疏遠
把焦點放在 人
資訊是寫在每一個活生生人的臉上
一個領導者如果不能感動人 你就沒有感染力 有感染力就不可能有影響力
王陽明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法源頭總在心 竊笑昔日顛倒看 枝枝節節往外修」人是不能被控制的 不想被控制 但總想控制人
宇宙最舒服的感覺就是 平等 但我們總是想要高人一等 忌妒
隔閡越深 內心和合的吶喊就越深
四層次不是根本 你對生命關不關懷是根本 你對人愛不愛是根本
沒有由衷內心的感動
所有挫折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生命是要參與的
生命的自我完成是最重要的
當完成自己時也完成了別人 大和合
隔絕告訴我生命的痛苦 是要來解決痛苦
隔絕不是生命的目的 是個過程
心無所住 而後能得其心
隔絕沒有不好 接納隔絕是生命真理的一部分
讓生命有光彩有力量大和合的必然是愛
愛是堅持 愛是超越 愛是奉獻
第二堂 講師 簡靜惠董事長
講題:意識會談的運用 ﹝以婆婆的行為表現談起﹞
八大仁覺經
婆婆人格特質展現
笑容
包容
內容 好的放心頭 歹的放水流
優雅
節制 飲食
自律
坦然
給予
意識會談的運用:
個人修為的精進
家庭的親子關係
公司的經營
個人主持經驗 讀書會的帶領
第三堂 帶領者 林貴真老師
主題:帶領討論剛才簡靜惠女士的演說
有幾個主角?那個阿嬤的圖像如何?
有什麼畫面留在你的腦海裡面?
少喝水的背後有什麼意義?
對這樣的老太太你有什麼感覺?
讓你可以學習到什麼?
寬厚 自律卻不用他的標準強加在他人身上
靜惠跟他婆婆的關係你有什麼感覺 你想到什麼?
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些限制 所以才會欣賞自己所沒有的
有一個畫面大家沒有點出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八大覺 每日讀一覺
菩薩遊戲人間
霸氣的勇氣與行踐力
還有什麼是你讀到的?
今天的演講裡面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結構或……
率真
就結構來講有沒有什麼……
不斷的提醒自己要放下
如果你們最後想給靜惠說一番話的話你想說什麼?
會談就是經由會談看見我們自己而已
最後我想講兩點
人可以怨而不尤
用活生生的生命讓我們看到意試會談的態度
第四堂 講師:方隆彰老師
主題:會談的四大心法
方隆彰
會談四大心法
1在 在現場 活在當下 人在 心在 神在
2跟 with 跟著大家一起往前走 跟 不是拉 人的意識是可以影響的 但你無法控制他怎樣反應
3應 跟你瞭解觸摸的東西做回應 要精準回應 釐清事情 或是串聯組織
三化:點化 深化 轉化
4納 透過會談來邀請分享每個人的經驗跟想法 像百川容納
四大心法有順序性
團體之間的呼應
會談是長久的事情 有限的時間也許目前只談到這些 某些想法也許還在動盪、孵化,能引發思考就是成功,在發表方面也許可助他一臂之力。
貴真帶領心法:相信團體 自然湧現
資料精采 把霸道做一個整理跟釐清 敏銳到是否有些傷害在其中
結論時可自己補充不足的地方 例如結構
靜惠回饋:沉著 用心傾聽 平常的精進
會談的準備
1確認對象與需求 有一些意識激發跟交流的需要
2訂定主題與目的 透過主題希望能達到的目的
3選擇與消解材料 知跟行的距離 似乎只停留在知的階段 抓一個適合他們
的主題
4思考與設計問題 意識轉化的過程 把曾經有的經驗 感覺 轉化為新的精驗
5安排與預演劇情 事先可以準備 應變很重要 時間的安排 預定 準備錦囊(分享自己的經驗) 內化你所有的準備
帶領心法
傾聽群意,讓‘人’被看見
結語
溫暖引發 肯定貢獻
循序漸進 順流聚焦
深探群意 發展共識
問題的設計只是準備 求心安
陳怡安教授回饋
在 要在乎
生命面對的是每一個事件
很好的準備
一個領袖人物要懂得跟隨才能夠真的叫領袖人物 才能夠映照
選擇 一次只抓一隻兔子 去找材料
意識會談是根據這個心法自然湧現的東西
生命是很珍貴的 珍貴在能夠“真”
你也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