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會談8月11日上午課程筆記

今天早上的課程分為四堂課

第一堂:陳怡安老師帶領冥思「反思的生命」。

第二堂:陳怡安老師講述「會談的功能」。

第三堂:由王怡然老師分享帶領意識會談的經驗。

第四堂:陳怡安老師討論王老師的授課流程與分析。

[@more@]

《上課筆記》

第一堂 講師:陳怡安老師

主題:反思的重要性

蘇格拉底:沒有經過反思的生命 不值得存在

生命要活得有重量 生命要活得有容量 要懂得回來簡單

重量

我需要意義
生命的價值在哪裡?
人需要感覺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任何存在總是需要被肯定

容量

為什麼要容?人生需要學習容 因為人類有太多種可能性
我只喜歡那幾樣 生命就不能寬廣了
一個人如果沒有容量 要怎麼放鬆呢
萬紫千紅總是春
生命要活得豐富 多元化
欠缺了一個大容量 忘了跟天地學

簡單

越是智慧的人會把複雜的東西化為簡單
以德雷莎修女 為例
陶淵明
最諷刺的是看電視 造成精神分割
躁鬱症 心不能簡單

要從會談的方法背後的意義切入
寧靜以致遠 (簡單) 淡泊以明志(重量)
任何方法的重心就是以對方為重心 尊重生命

人文學最基本的學問是宗教學
「感謝」是心靈中很重要的修練 如果沒有感激的心是修練不來的
宗教是文明的結晶
以蘇聯 希臘正教為例
定的重要性 要定在哪裡 要定在尊重每一個生命

有三個靈修是很重要的基本材料

第一 閱讀經典﹝古典﹞
家中必備幾本每日翻讀20分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聖經﹝西方行為的模式 ﹞ 可蘭經 跟自己對話

第二 懺悔 反思自己我有什麼不足呢 人沒有懺悔的心心是不能清的
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生命自然謙卑 能夠謙卑 精進就在其中

第三 祈禱(發願)
以慈濟為例 願大力就大 每天為全人類做一個好的事情
願是行動之先的行動
基督教的 帶導為證 任何祈禱是為別人而祈 佈施你生命的歷練

把這三大塊分給大家冥思
教育的目的就是看到他的潛能 創造好的空氣讓他開出最美麗的花
生命 尊嚴 不是錢買得到的


第二堂 講師:陳怡安老師

主題:會談的功能

會談的結果是讓生命精進 提升
生命的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生命要對著 你每天會碰到的個獨生命謙卑
生命是一個大神奇 有沒有什麼啟發

父母老師 想操縱我們 於是我們的生命被扭曲了
當一個人擔心時就會有一種價值判斷產生 站在高處與以否定
父母親只是把生命引到世界上
蘇格拉底 我是把生命的本然引到世界上來而已
教育要追求真善美聖愛
教育的本質也是如此
李家同教授 檢測的目的是要檢測教育的成果在哪裡 要關心那些檢測不及格的人
生命最基本的 父母總是關心小孩裡最不亮的
教育是不間斷的開啟他本來的面貌
弱者才需要被扶持 有問題才需要被幫助 教育的目的就是 讓他成為有用的人

康德(偉大的哲學家 整合西洋的哲學) 寫過三本經典著作 知識論的問題 踐行(道德倫理) 的問題 美學的問題
「實踐理論批判」 這本書開宗明義的說 對於人 你不能僅僅當作工具而已 你還要把他當目的
用心於對生命的態度

回歸生命的尊嚴
舉例:
孔子 住太廟每事問 虔敬的重要性
外國人 小朋友 新聞報告時間 表達出來就是心理治療
謙虛不是我不知道什麼 而是我留住更大的空間可以讓真理 填空
生命的方法要有慈悲的心
問好的問題為了提升
教學生其實也是老師的學習
從深聽中去了解一個人
盍不各言爾志
整本論語其實就是意識會談

帶領者沒有與群眾﹝被領導者﹞學到東西就是白做了
組織是對外不是對內的
愛的教育 愛讓人成長
生命的核心價值
讀書要求甚解 不求甚解就是虛晃的
以生命為中心就要看見對方 以他為中心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天下


第三堂 講師:王怡然老師

主題:會談的「啊是穴」

哲學思考 不斷的問為什麼 但似乎沒有一個方向

每一篇材料講的都不一樣
要把材料讀懂 每一篇都有清楚的價值 但常常視而不見 需要很多方法解開來
在台上的人跟台下是什麼關係 錄下對話方法
就算自己是一個幼稚園老師也要有自覺 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流鼻涕的小朋友 這沒關係 但要有自覺自己在做什麼

錄音 錄影 兩個人互看作紀錄﹝要彼此相信﹞
一次只抓一隻兔子
日知錄
你如果沒有先點亮自己的蠟燭 怎麼點亮別人心中的火
每次成長的地方就是跌倒的地方
這個方法不是展現自己的好 而是引發別人的好
方老師 材料方法的邏輯
貴真 跟著團體的感覺走


第四堂 講師:陳怡安老師

主題:討論第三堂演說

精不精采? 我們來討論精采在哪裡?

空間?

時間?

關係?

隱喻? 啊是

感覺 情緒? 挫折 興奮 感恩 謙卑與自信 輕鬆自在

你學到什麼?

你記得什麼?

你覺得他這個人怎麼樣 還有沒有?

﹝老師串起每個人的說法 也以自己的話重新詮釋﹞

結構嚴謹 不露痕跡 每一個空都是很重要的 邏輯的貫穿

他值得你學什麼?

堅持 率真 平易近人 感恩 正向自己的態度 自助助人自助人助 反面的恩典 在乎每一個關係時空成長 六大波若(智慧)佈施持戒忍辱精進 自學後的篤行

條理井然

傾聽 接納的重要性 每一個經驗要被肯定

要有好的邏輯結構 但要不著痕跡

彼此的溝通 你覺得如何啊? 這樣的討論有什麼心得?

把思考面擴大 消化整理 看到你沒看到的 在別人的問題也看到自己的阿四穴
事情的正反面 從反面可以看到更大的價值
跟一群有智慧的人點亮生命的光芒 他的經驗是我們的鼓勵示範
(越接近的人越往往沒有看見 把周遭的人是為當然沒有進步的可能性 從新認識他 溝通一定要看到新的讓你成長的地方 )
(心靈的修練是實在的 不是掛空的 是道成肉生的 修練是要堅持的 被感動)

陳老師 分享重要的觀察
意識會談要
我是不是參與當中 我是不是貢獻這個團體
一個團體最忌會的是一個旁觀者
1我能參與當中嗎?
2我能發表意見嗎?
語言的創造 一言可以興邦 可以喪邦 語言是拿來造就人的
要讓團體成功要參與 給予看法 說法 血液循環好身體才會好
團體如果有越來越多的旁觀者 會減低溫度
不要問帶領者帶得好不好 要問自己參與了沒

團體:回應 傾聽 開放 回應 傾聽 開放….
領導者:收集資料 貫穿 提升
邀約所有相關的人要參與討論
你能真的聽不同的意見嗎? 你能真的把不好的意見深化嗎?
領導是看不見的 是那條絲 在貫穿
越不容易越要用功
社會是多元的 所以要更多的耐心瞭解更多的複雜
多元 多變 →複雜
多元多變也叫全球化
領導者要看見聽見捉摸到所有的變化
邏輯是理清事情的方法 不是目的 理性不是方法 不是目的

生命是永遠不整齊的 無法預料團體的回應 所以要順著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