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數學筆記之效用與指導

從老ㄙㄨ班親會的作業展裡得到靈感,使用“課堂筆記”應該能有效提升學習效能。

於是我也讓他們準備了「國語筆記簿」和「數學筆記簿」。

國語筆記主要是記補充資料、修辭整理、新詩近體詩等有關課文的相關內容。結果發現成效很好,下次遇到同樣的觀念,只要翻閱筆記簿就能一目了然,特別是修辭的部分。

同學說:「老師!這些抄在課本上就好了啊!」

我本來也認為可以,但後來想到,這麼辛苦抄寫的資料如果跟著課本每學期回收掉了,好可惜!於是還是堅持使用筆記簿記錄。

也由於國語的成效很好,重點整理易於複習,最近2.3個禮拜也讓他們開始寫“數學筆記”,一開始是記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短除法運算﹝補充﹞;20以內的質數背誦;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公式整理。

有些簡單的表示法,例如“線段AB”,也予以介紹。

【寫筆記的小技巧】

[@more@]1.標題要明確:主標題要大;副標題要有項目符號或編號。

2.利用有色的筆﹝紅筆、藍筆、螢光筆﹞記錄副標題或標記重點。

3.每個分項必須空1.2行,才能記下一個分項。﹝所有重點擠在一團的大有人在!﹞

他們是第一次記筆記,方法當然也要教。﹝其實是在看不下第一篇國語筆記的慘狀……﹞

抄筆記實在很能幫助學習,尤其觀念是跨課、做一個總整理時更顯其妙用!

班上某一個數學成績低落的孩子就說:「老師!妳抄的那張很好用,我都看那一張就會算了!」

你拍攝的 IMG_3662_大小 .JPG。

你拍攝的 IMG_3663_大小 .JPG。

當然筆記也可以當做多元評量的一種依據,希望將來可以引導他們自己整理重點。

【後記】

2009.04.23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會用一些口訣或是小技巧來澄清觀念,這些就都是可以記在筆記裡的。例如,他們常常搞不清楚的「單位的換算」就有容量的單位、容積的單位、面積的單位、體積的單位、重量的單位等等,這時候先把單位排列出,再畫出「關係箭頭」,就很明確了。這時只要知道哪個單位比較大?“關係”多少?就很容易換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