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髒話罰1元

由於班上常有許多小朋友口頭禪很不雅,每天不是“屁來屁去”,不然就是“白來白去”的……

於是突發奇想,我們就來罰錢吧,只要說了髒話﹝或不雅的話﹞就必須罰1元。﹝因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只求達到些許警惕的效果﹞

剛開始,小朋友就針對什麼是“髒話”有許多疑問。於是我們利用了15分鐘來討論和謂“罵人的話”?

[@more@]

小朋友:老師,“白目”算不算?

老師:算!

小朋友:那“笨蛋”算不算?

老師:算!

小朋友:那“雞排”呢?

老師:啥?什麼雞排?

﹝經過小朋友解釋才知道是某個髒話的諧音

老師:只要你的目的是罵人的,無論是雞排還是豬排都算。

小朋友:那數字呢?

老師:﹝啥米數字?﹞不管,反正你如果是要罵人的,卻用水果、數字或其他名稱代替都不行。像「林老師哩!!」就是很不雅的用法!

﹝語畢引來全班哄堂大笑……﹞

於是我們實施了一個禮拜,卻發生了一些有趣的狀況:

1.小朋友來報告:老師,他罵我“按”!結果那個被告小朋友來辯駁,我是說“按門鈴”!我回答:可是旁邊又沒有門鈴你是要按什麼門鈴?於是他只好乖乖交出1元。﹝想要挑戰尺度嗎?﹞

2.老師,來,這是5元。不用找了!﹝是怎樣?以為給我小費喔?﹞

3.老師,我有五元,我想順便幫3號、14號付錢,這樣剛好。﹝這…..這………這……..﹞

策略檢討:

1.我在想,也許1元太少,他們根本不覺得是處罰。反而來交錢都還笑嘻嘻的!但是我不想罰太多,也許會引來爭議及小朋友或許只是小事卻引來更多糾紛。

2.一週下來,我們共罰了30幾塊,可見罵人的次數真是有點多。而且五年級的小朋友,很明顯有強勢、弱勢之分,強勢的很常就脫口一句罵人的話。弱勢的大多是默默承受,來找老師報告的並不多。﹝這點我也在想辦法解決﹞

3.星期五跟他們說,我並不是要賺班費。每一次他們來交錢我都很傷心,希望以後罰錢的次數可以越來越少。

4.或許以後還要配合「我的反省卡」來使用,避免交錢了事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