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健康促進課程成果

宜蘭縣蘇澳國小國小三年級105學年度第2學期健康促進課程成果報告表

教 學 者

林靜樺

日 期

106.4.25

年 級

三年四班

節數

2節

領 域 名 稱

健康領域

單元主題

健康吃‧快樂動

能 力 指 標

2-1-2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到食物的質與量並探討影響食物飲食習慣的因素。

2-1-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2-1-4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餐點

教 學 目 標

  1. 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顏色畫出具有解釋意義的圖形,並可以解釋和分享自己作品。
  2. 學生可以念出整首健康詩,且可以了解其意義。
  3. 學生可以了解「標誌」的作用。

    學生可以說出對「健康吃快樂動」的正確想法。

教 學 流 程

時間

教學資源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各種食物圖卡或照片、學習單一、學習單二。

二、學生準備:彩色筆及各種繪畫工具。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教師將有關各種食物圖卡或照片展示於黑板,引起學生討論興趣,教師提問

(一)調查班上兒童吃三餐的情形?有沒有吃?

(二)不吃三餐會如何?

(二)共同討論沒有定時定量吃三餐的原因並提出

改進對策?

教師歸納說明不論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視三餐,

雖然三餐的內容各有不同,但是不吃三餐會影響身體,使得上課沒有精神。

二、我的三餐:

(一)請學生習寫學習單一。

(二)學生上台發表我的早餐,教師就學生所提出的早餐內容加以說明:有些人會選擇油條、薯餅、紅茶等高油脂高糖的食物當早餐,其實營養價值不高且容易發胖。

~~~本節結束~~~~

 


 

 

 

 

 

 

 

 

 

10分

 

 

 

 

 

 

 

 

 

15分

15分

 

 

 

 

 

 

 

蒐集各種食物圖卡或照片

 

 

榮譽卡

 

 

 

 

 

 

學習單一

榮譽卡

教 學 流 程

時間

教學資源

三、黃金比例321:

欣賞「吃全榖 健康So Good」、「全穀操」影片。

四、健康三餐百分百:

(一)共同討論「健康三餐」的基本原則。

(二)「早餐大風吹」

1.將全班同學分組,請每組學生攜帶各自最常

食用的早餐組合圖片放在黑板上。

2.其他組學生分辨其早餐組合是否營養均衡。

3.將營養不均衡的早餐重新排列組合,達到營

養均衡的目的。

(三)自行設計「活力早餐」。

參、綜合活動:

1.學生上台發表我的「活力早餐」

2.教師規納學生的早餐,提出較佳的早餐組合,

3.提醒學生早餐內容可以多變化,但必須多攝取

六大類食物、少吃高熱量含糖飲料,盡量落實

健康飲食原則才能吃的安心健康。

~~~本節結束~~~~

 

5分

 

5分

10分

 

 

 

 

 

10分

 

10分

 

榮譽卡

 

榮譽卡

食物圖卡或照片

 

 

 

 

 

學習單二

教學成果照片與說明


教學說明:欣賞「吃全榖 健康So Good」、「全穀操」影片。


教學說明:說明黃金比例321及3蔬2果。

3-2-2緊急事件危機處理實施計畫

105學年度宜蘭縣立蘇澳國民小學緊急事件危機處理實施計畫


壹、依據:宜蘭縣105學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實施計畫』辦理。

貳、目的:

一、建立危機意識,開始需審慎處理妥善控制,最終達到危機化解。

二、動用最少資源、花費最短時間、波及範圍減到最小、損害程度降到最低。

三、強化校園危機處理小組運作功能,確保學生安全。

參、緊急事件危機處理小組名冊:

編制

職務

姓名

工作項目

電話

召集人

校 長

盧聰賢

負責緊急指揮

 

副召集人

教務主任

吳一藝

襄助召集人,督導聯絡組工作暨排調課事宜

 

總幹事

學務主任

林哲毅

發言人,督導輔導組工作,向上級通報、督導安全組、醫務組工作 。

 

委 員

總務主任

簡錦峰

尋求家長會、校外網絡、社區資源支援,提供專業知能協助。

 

委 員

人事主任

杜忠良

提供相關法律問題諮詢

 

委 員

會計主任

游惠珊

督導協調組工作

 

委 員

各年級導師

 

負責各學年平日危機處理教育,及提供協助各年級學生暨家長聯絡事宜

 

顧 問

家長會長

 

協助支援各項工作,有關家長事務之處理,必要時得請家長會協助

 

 
 

 

 

 

組 別

負責人

組 員

職 責 說 明

安全通報組

學務主任 林哲毅

體育組長 游泓堯

生教組長 賴民杰


 

1主導師生衝突、管教體罰、學生抗爭(申訴)等。

2學校教職員生車禍、溺水、中毒、自傷(殺)、運動、實驗(習)傷害等。

3師生衝突、管教體罰、學生抗爭(申訴)等。

4負責現場秩序維持與安全警戒。

5有關校安事件上級通報事宜

醫務組

衛生組長 賴民杰

護 理 師 康恵娟

活動組長 游泓堯

爭取時間先行救護或就醫,負責傷害之救護工作。

聯絡組

教務主任 吳一藝

資訊組長 莊志烽

課發組長 周淑雯

教學組長 林哲毅

1聯絡所有相關人員及求助者家長。

2負責事件資料之調查、蒐集、及彙整【新聞稿、發言人】。

輔導

輔導組長林玉鳳

輔導組長 林玉鳳

特教組長 吳岱昀

1主導有關兒童及青少年保護事項之規定(含性侵害、中途輟學等事件)。

2負責協調有關資源及提供相關人員事後進行心理輔導。

協調組

會計主任

游慧珊

負責申訴、救助、賠償、等協調工作

教育組

各級導師

各級導師

1負責各學年平日危機處理教育,及提供年級暨家長協助聯絡事宜

法律組

人事主任

杜忠良

1主導人事、行政等問題以及其他。

2尋求相關法律知識支援,提供法律諮詢

支援組

總務主任簡錦峰

事務組長 陳月玲

出納兼文書組長 林淑惠

1、主導重大火災、重大風災、重大水災、重大地震、重大爆炸、其他重大傷害處理。

2、校園火警、人為破壞及校園侵擾、遭竊。

3、人力調度

顧問

家長會長 嚴建泰

社會資源

協調支援各項工作

* 對新聞媒體的處理原則:

1、不私下答覆記者所提出的問題。

2、統一對外發言。

3、會議溝通的訊息組合好,以保證訊息不會遭誤解,事先準備新聞稿。

4、發言人言語態度誠懇,表現冷靜。

5、發言人要充分了解整個事實真相。

肆、緊急事件危機處理原則:

一、行動迅速、救人第一、財物盡量減少損失。

二、緊急事件時,儘速通報學務處,並展開分工合作,迅速作最有效的處理。

三、立即通知相關人員,召開危機小組會議,對外發言。

四、封鎖現場,安定學生情緒。

五、報告上級並與治安機關聯絡。

六、備妥交通工具於校門口隨時待命。

七、傷者儘速送醫急救。

  八、校區內發現有陌生人或形跡可疑的人,務必加以盤問或通報學務處,態

度不遜者立刻通知治安單位處理。

九、校門要維持暢通。

十、健康中心平日即需準備急救藥品及擔架。

十一、平時要舉行緊急事件應變處理演習。

十二、事後要注意全校學生或受傷學生的心理輔導。

十三、平時應保持與治安單位的聯繫,並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

伍、緊急事件危機處理流程:

 

 

 

陸、危機事件的範圍:依據教育部「校園事件通報管理系統實施要點」,依

事件性質分為七大類:

類別

內容

1 校園意外事件

學校教職員生車禍、溺水、中毒、自傷(殺)、運動、實驗(習)傷害等。

2校園安全維護事件

校園火警、人為破壞及校園侵擾、遭竊。

3校園學生暴力與偏差行為事件

學校教職員生鬥毆、觸犯刑事案件、破壞校園設施等。

4管教衝突事件

師生衝突、管教體罰、學生抗爭(申訴)等。

5兒童少年保護事件

有關兒童及青少年保護事項之規定(含性侵害、中途輟學等事件)。

6重大傷害

重大火災、重大風災、重大水災、重大地震、重大爆炸、其他重大傷害。

7其它校園事務

總務、人事、行政等問題以及其他。

柒、危機事件的通報流程

一、由學校循通報系統先行口頭陳報教育局督學(9251000-1400)

二、向教育部「校安及時通」通報,並立即電知教育處9251000轉1411。

三、受害事件依據教育部「校園事件通報管理系統實施要點」中「校園事件程度劃分等級表」所列,應於規定時間完成通報:

 

 

 

 

等級劃分

內容

通報時限

通報流程

甲 級

人員死亡或有死亡之虞;多人中毒、受傷及可能引發媒體關注、社會關切及家長關心之事件。

於知悉事件發生後十五分鐘之內完成電話首報,爾後視事態之發展,賡續實施續報及結報。

十五分鐘內按學校相關規定通知有關人員並以電話通知本部及上一級督考單位,並於十二小時內透過「校安及時通」實施首報、庚續報及結報,若網路不通改以十二小時傳真至本部及上一級督考單位

乙 級

人員重傷、幫派结群、鬥毆、或有觸犯法律及重大財產損失者。

於知悉事件發生後十二小時之內完成首報,爾後視事態之發展,賡續實施續報及結報。

於知悉事件發生後十二小時之內完成首報,爾後視事態之發展,賡續實施續報及結報。

丙 級

人員輕傷,或情節較輕,經即時處理後已獲解決者。

兩週內完成通報作業。

兩週內完成通報作業

四、確實掌握學生出缺勤狀況,未到校者立即聯絡家長。未聯絡到時先向輔導處報備,並以電話或家訪持續追縱,必要時於校內外協助找尋,處理追蹤情形應紀錄於家庭聯絡單。

五、如屬未經請假連續三天以上未到校上課之學生,應通報輔導處,依「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辦法」,向上級通報。

六、若屬違反少年福利法、兒童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之事件,應依規定於二十四小時內,通報宜蘭縣政府社會處。

 捌、校園危機處理小組建置事項:

一、規劃一個機動性處理中心。

二、建置危機處理小組工作計畫,並置於明顯處可隨時取閱。

三、學校配置圖和鄰近地區地圖(含愛心商店),放置於明顯處。

 四、學校內參與危機處理小組成員及相關機構的聯絡電話、住址、負責人員資

料,掛在明顯處,資料正確且一目了然。

五、學校對外聯絡通訊網路系統(如電話、手機、傳真機…等)保持堪用。

六、緊急照明設備、通訊器材和相關設施隨時檢測,保持堪用狀態。

七、學校人員名冊,聯絡電話住址(含家長緊急聯絡網)資料明確建立。

八、防護設備、消防器材、逃生設備隨時檢測及維修。

玖、本校校園事件處理分工:

一、意外傷害:

   (一)事前防範:對學生身心及各種行為可能造成之危險,有敏銳的警覺性

並事前防範。

(二)傷害發生現場人員及時救護並向危機處理小組報告。

    (三)危機處理小組聯絡醫療小組處理傷患或爭取時間先行救護或就醫。

(四)醫務小組派員展開人員救護。

(五)如遇火災、爆炸時,現場人員同時以砂土覆蓋撲滅及使用粉末或相關

滅火器救火並由危機處理小組聯絡消防單位緊急救火即鑑定原因。

(六)校園危機處理小組之組長依現場影響情形,實施全校人員緊急疏散(停

課)或正常作息,損失統計與善後處理。

*此類危機處理由學務處、總務處主導,其餘處室配合。

二、暴力滋擾:

(一)現場(發現者)人員向危機處理小組報告。

(二)危機處理小組判定應介入之單位,如有傷害情況,聯絡醫療小組處理

傷患。

(三)醫務小組派員展開人員救護。

(四)校園危機處理小組通報轄區警察局(或派出所)報案處理,並依校園

事件緊急通報規定通報教育處

(五)校園危機處理小組之組長依現場影響情形,實施滋擾範圍人員緊急疏

散(停課)或正常作息,損失統計與善後處理。

*此類危機1.鬥毆、兇殺、勒索、綁架案件由學務處主導,各處室配合。

組長:學務主任,協辦人員:學務處各組長。

三、強暴、性侵害案件由輔導室主導,各處室配合。

*組長:輔導主任 協辦人員:輔導室各組長。

四、竊盜案件由總務處主導,各處室配合。

*組長:總務主任 協辦人員:總務處各組長。

五、天然災害:

(一)遇有異象徵兆迅速通報學校負責人並持續注意後續發展。

(二)聯繫消防局(電話:119)

(三)校園內依現場影響情形,機動處理實施全校人員緊急疏散(停課)或

正常作息。

(四)總務處人員迅速編組派員關閉電源、火源、瓦斯及檢視可能造成意外

傷害之場所。

(五)災後派員至現場檢查損害情況,並通報以校園事件緊急通報規定通報教部校安及時通及教育處

(六)檢討並統計損失報告教育處國教科

(七)如遇強烈地震時,指揮學生就地保護自己,待地震平息後,疏散至校園空地,請各校注意勿使用電梯或升降梯。

(八)校舍裂損倒塌或有嚴重龜裂:危機處理小組,封閉現場,依校園緊急事件規定通報報教部校安及時通及教育處,即行搶救、急救。無傷害時,各依責任設置路障阻絕,封閉現場。

*由總務處主導,各處室配合。

組長:總務主任 協辦人員:總務處各組長。

拾、規劃及訂定演習計畫:

每年定期舉行危機處理小組的訓練及演習,藉訓練使全校師生了解危機應變能力,藉演習使師生熟習應變動作,並藉以評估演習之可行性。

拾壹、注意事項:

    一、緊急處置、搶修及救護行動應注意保持本身安全之理念,若無能力處置,不可冒然動手,應交由專業人員處理,且個人安全防護裝具應佩戴妥當,搶救時優先順序為人員、設備、物資,現場人力不足應優先請求支援。

     二、緊急處置初步段落後,進一步作業若涉及專業技術方能處置時,現場人員保持監控待緊急處理小組成員到場後接續處理。(上班時間由危機處理小組組長負責召集,下班時間由替代役聯繫業務負責召集)

     三、緊急處置措施:原則上若僅一人發現時,如災情不大,在可迅速撲滅、消除或控制時則應先處置報告,否則應優先通報;多人發現狀況時應立即分工,並同步展開處置措施,危機處理小組知悉後,應即運用一切可能趕赴現場執行應變任務。

拾貳、本校校園事件預防與處理:

一、教學設施與遊戲設備

(一)科任教室、視聽室、國樂教室等設備須依教師說明及規定安全使用,並

須有教師在旁指導。

(二)使用各項體育器材或遊戲設施前應先檢視並加以說明使用原則,如有損壞應立即停用,並標記故障訊息,通知總務處修復。

(三)上實驗課時要加強說明各項器具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項;實驗器材應於明顯位置標明物品名稱,並注意防曬、防潮防繡、防蛀。

(四)上體育課,應先了解學童身體狀況並充分熱身。

二、下課與活動

(一)嚴禁學生於教室內、走廊上、樓梯上嬉戲、追逐、推擠…以防受傷。

(二)禁止學生攀爬圍牆、籃球架等危險行為。

(三)樓上班級請勿往樓下拋擲物品,以防發生擊傷人事件。

(四)平日多留意學生所攜帶之物品,是否有利器、不良書刊等不當物品,或來源不明之大額金錢、昂貴物品。

三、飲食衛生

(一)飲水設施定期清洗,飲水台每日清洗乾淨,如發現飲水機繡蝕或水質污染應立即停用,並通知總務處處理。

(二)學生如攜帶早餐至校,應指導儘快食用完畢;午餐未用完之食物,不得打包留用,避免腐敗產生食物中毒。

(三)午餐負責打菜之同學不得留長指甲,並應戴口罩、帽子,著圍裙,清洗雙手後再行分送飯菜。

(四)餐車使用安全宣導。

四、疾病預防與急救

(一)建立特殊體質學童檔案。

(二)宣導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三)熟悉意外傷害緊急處理程序。

五、校外教學

(一)慎選地點,避免行經危險路線;事先勘查路線、地點、遊樂設施、急救中心等。

(二)參不參加戶外教學均需調查家長意願並簽名蓋章,掌握未參加者的真正原因,了解參加者的身心狀況;不參加者應請家長在家輔導。

(三)落實小隊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隨時掌握情況。

(四)做好行前安全宣導。

(五)攜帶簡便急救藥品及器材,每車均需安排隨隊教師照護。

(六)師生均應辦理保險。

(七)租車需訂定合約,車齡不超過五年,車內配有消防安全設備,不得超載。

六、兒童受虐與性侵害

(一)對身體經常有淤青、傷痕的學生,應了解其原因並追蹤注意,必要時反應學生事務處與輔導處協助處理。

(二)落實校園安全維護措施,

1、秉持「學生在,老師一定在」的原則。

2、每日學生準時回家,如有需要留校較晚返家者,應由教師親送或聯繫家長接回。男性教師並應避免單獨留置女學生。

3、上課時間學生要上廁所時,需結伴同往。

4、禁止學生出入校區屋頂、工地、地下室等死角。

5、指導男女學生勿在課餘時與異性、師長或工友單獨相處,勿讓陌生人或異性親朋觸摸身體,也勿接受其所贈與之財物。

(三)若懷疑學生遭受性侵害時,應:

1、以循序漸進之方式誘導其說出真相。

<p s

3-2-2教職員工關懷實施過程紀錄

宜蘭縣蘇澳鎮蘇澳國民小學教職員工關懷實施過程紀錄

一、心理健康及諮商輔導實施:

本校結合宜蘭縣政府員工心理健康實施計畫提供服務如下:

(一)電話協談服務: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1980專線24小時協談全年無休。

(二)個別諮商:採預約方式,宜蘭縣府每月第三週之週三下午2:00~5:00,由社團法人宜蘭縣生命線協會資深督導至縣府人事處研討室或該協會進行諮商,協助教職員工處理個人遭遇之問題。

二、教職員工關懷協助實施:

(一)工作面協助:

1.為提報105年退休人員意願調查,自102年起即陸續提供有意退休人員退休法令諮詢、生涯規劃及退休金試算服務,關懷有意退休人員工作情形。

2.為本校有意於105年5月參與縣內介聘及縣外介聘老師,本校均主動協助關懷,人事單位亦積極協助準備審查資料,縣內介聘教師均已如願於105學年介聘成功,縣外介聘教師亦順利完成資料整理工作。

(二)生活面協助:

1.透過社會資源,協助發生民事糾紛同仁,提供轉介諮詢服

務。本校教師本學年度於下班途中不慎發生車禍,為安撫教師情緒,均主動關懷。另為其代為尋覓具有調解經驗之專家解決其困擾,最終已達成和解。

2.同仁遇有婚、喪、喜、慶及特殊事故,由關懷小組主動關懷與協助,人事單位積極協辦。本校年度內計有三位同仁分別因家屬喪假及一位同仁因車禍事故受傷均經關懷小組主任關懷及協助,目前均已順利完成處理。

(三)生理面協助:主動提醒同仁利用公部門每二年一次健康檢查機會進行健康管理,以及當年度未排到檢查同仁,亦可利用公假自費方式主動參與健檢。

(四)心理面協助:本校關懷小組均能主動傾聽員工心聲,實施初級諮商輔導,達到促進心理健康成效,如實無法處理,將藉由宜蘭縣政府員工心理健康實施計畫提供服務。

 


舉辦每月壽星活動


各月份


13:30~16:30


本校辦公室

對象/人數

員工60

 

 

 

 

 

 

 

 

 

 

 

 

 

 

 

 

 

 

 

 

 

 

三位老師一同慶生

 

 

 

 

 

 

 

 

 


母親節贈花感恩活動


105.05.08


13:30~16:30


本校各教室

對象/人數

員工70

 

 

 

 

 

 

 

 

 

 

 

 

 

 

 

 

 

 

 

 

 

 

雪惠老師和一群寶貝

3-2-2學生自殺與危機處理辦法

宜蘭縣蘇澳國民小學「自殺防治的三級預防」

暨「危機處理流程」

第一級:預防處治

  1. 消極預防:及早發現及早介入,使危險性消失。
  2. 積極預防:「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根本不會發生自

殺行為。

第二級:危機處治

當孩子有明顯的自殺徵兆,要趕緊保護他(她),此時介入已經不容易將危機消彌無形,

希望藉著瞭解「危險狀態高的孩子處在什麼情形」,擬出進一步輔導計畫,並找出協助孩

子度過危機的方向。

第三級:事後處治

    對受到該自殺事件影響的所有人員,進行立即危機處治與長期的後續幫助。

 

防範學生自殺必須將三個預防層次統整起來才能達到全面性防治的效果。
因此,學校唯有與相關社區系統合作,才能將防治的工作真正落實。一旦危機發生時,才能分工合作,那麼一定可以將「自殺危機」所帶來的威脅與傷害減到最低。

 

 

 

自殺的定義

  • 自殺:一個人以自己的意願與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
  • 企圖自殺:一個人以自己的意願與手段企圖(嘗試)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並不成功。其原因包括所使用的手段不足以致命,或機緣湊巧地被挽回了生命。

 

 

自殺警告訊號評估

  • 語言上的線索


 

 


 


 

 

 

 

 

  • 行為上的線索

 

 

  • 環境上的線索


 

 

  • 併發性的線索


 

 

 

 

 

 

 

 

 

 

 

 

 

*自殺危機衡鑑表

危機程度

 

判斷項目

一.自殺計畫

a.細節

模糊、沒有什麼特別的計畫

有些特定計畫

有完整的想法、清楚定出何時、何地及方法

b.工具之取得

尚未有

很容易取得

手邊即有

c.時間

未來非特定時間

幾小時內

馬上

d.致命性方式

服藥、割腕

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車

手槍、上吊、跳樓

e.獲救機會

大多數時間均有人在旁

如果求就會有人來

沒有人在附近

二.先前得自殺企圖

沒有或一個非致命性的

有許多非致命性或一個中度致命性;有重覆之徵兆

有一高度致命性或許多中度致命性的

三.環境壓力

沒有明顯壓力

「對環境的改變」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中度反應

「對環境的改變」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強烈反應

四.徵兆

a.日常生活之處理

可以維持一般正常生活

有些日常生活停止。飲食、睡眠以及課業受到影響。

日常生活廣泛受到影響。

b.憂鬱

輕度之情緒低落

中度之情緒低落;有悲傷、受困擾或孤獨感產生,且活動量降低。

受到無望感、悲傷及無價值感的打擊,而產生退縮或爆發性攻擊行為。

五.支持資源

可獲得家人與朋友幫忙

家庭或朋友可幫助但非持續性的

對家庭、朋友採敵視,重傷或冷漠態度

六.溝通方式

直接表達自殺之感覺及意圖

表示出人際間的自殺目的,如:我會表現給他們看,他們會因此感到後悔。

內心的自殺目標(有罪惡感、無價值感)很不直接或根本不表達

七.生活型態

尚有穩定的人際關係、人格表現及學業表現

有藥物濫用,有衝動性的自殘行為

有自殺行為,人際相處困難

八.健康狀況

沒有特別的健康問題

有反應性、突發性、短暫的精神或生理疾病。

有慢性的、逐漸衰退性的疾病或急性的大病。

自殺的可能影響因素與影響路徑示意圖

 

 


慢性歷程(長期性的累積) 急性歷程(突發事件)

 




 




 


 








 


 

 

 

 

 

 

 

 

 

 

 

 

 

實務篇

教師在校園自殺防治的角色與職責

 

◎預防處治階段

  • 相關知識的充實
  • 生命教育的實施
  • 主動積極的關懷、傾聽與溝通
  • 增進學生因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實施
  • 提供支援的網絡與相關的資訊
  • 經常與任課、輔導老師聯繫
  • 在班上形成一個支援網絡與通報系統
  • 對自殺傾向的學生保持高度敏感
  • 家訪

 

◎危機處治階段

  • 對尚未採取行動者:
  1. 保持高度敏感、接納、專注地傾聽
  2. 鼓勵或帶領學生向輔導單位求助
  3. 與學生討論對「死亡」的看法
  4. 瞭解是否有「死亡計畫」
  5. 營造班級「溫暖接納」的氣氛
  6. 通知家長,多寬容、多關懷。若學生堅持不讓家長知道,可以技巧性的提醒家長多關心孩子。
  7. 通知學校相關人員,提供「支持網絡」成員的聯絡電話。

 

  • 對已採取行動但未成功者:
  1. 立即聯絡相關人員(如醫護、生輔等人員)協助就醫,並通知家長。
  2. 請訓導人員協助清理現場。
  3. 聯絡輔導人員協助安撫其他同學情緒。
  4. 接納當事人情緒、專注傾聽,並陪伴一段時間至情緒平復。
  5. 瞭解自殺動機。
  6. 鼓勵同學表達關懷,協助重返班級。
  7. 形成支持網絡,輪流陪伴個案。

 

 

 

 

◎事後處治階段

  • 對自殺未遂的個案
  1. 會同輔導老師與班上同學進行討論,讓學生發洩感情及對此事件的想法。
  2. 不勉強不想參與討論的同學,但要有人注意與照顧他們的安全。
  3. 對此事件要有一致的說法。婉拒任何媒體採訪,統一由危機小組對外界說明。
  4. 馬上過濾「高危險群」並協助輔導人員對特別需要的學生進行長期輔導。
  5. 提供學生如何、何時、在哪裡可以得到幫助,並鼓勵尋求協助。
  6. 提醒同學彼此保持高度敏感,如發現同學有異狀,不要懷疑,應隨時報告學校的「大人們」。
  7. 和班上同學討論探望事宜,以及個案返校後的可能情形,讓同學有心理準備,老師應多給予關心,但切忌有標籤作用,也不應享有特殊待遇,以免讓其他同學誤認自殺是可以獲得特權。
  1. 對全班同學保持關注,建立信心、充分給予溫暖,並分享事後心情,共同努力走出不幸的陰影。
  2. 向校長或有關人員報告事件經過及處理情形,詳加檢討做成書面報告,以供日後校內防治工作的參考。
  3. 隨時省察自己的情緒,並在需要幫忙時,向有關人員尋求協助,要接受老師也是人,接受幫忙並不代表自己不行。

 

  • 對自殺成功的個案

1.會同輔導老師馬上進入班級照顧班上其他同學,清楚掌握每個同學的行蹤。並與同學進

行討論,讓學生發洩感情及對此事件的想法。

2.不勉強不想參與討論的同學,但要有人注意與照顧他們的安全。

3.對此事件要有一致的說法。婉拒任何媒體採訪,統一由危機小組對外界說明。

4.馬上過濾「高危險群」並協助輔導人員對特別需要的學生進行長期輔導。

5.提供學生如何、何時、在哪裡可以得到幫助,並鼓勵尋求協助。

6.提醒同學彼此保持高度敏感,如發現同學有異狀,不要懷疑,應隨時報告學校的「大人

們」。

7.研擬如何安撫家長情緒、慰問個案家人,最好是和危機小組討論後才去做。配合危機小

組與家長聯繫喪禮時間、地點以及校內如何派員參加追悼。並討論如何帶領學生參加追

悼儀式。

8.對全班同學保持關注,建立信心、充分給予溫暖,並分享事後心情,共同努力走出不幸

的陰影。

9.如果不是發生在學校,應徵得家長同意,並和危機處理小組充分討論後,告訴班上同學,

以免同學私下臆測。

10.向校長或有關人員報告事件經過及處理情形,詳加檢討做成書面報告,以供日後校內

防治工作的參考。

  1. 隨時省察自己的情緒,並在需要幫忙時,向有關人員尋求協助,要接受老師也是人,接受幫忙並不代表自己不行。

行政人員在校園自殺防治的角色與職責

 

◎預防處治階段

校長

  1. 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召開小組委員會研擬校園自殺防治計畫。
  2. 定期舉辦校園自殺防治、危機處理,以及各項輔導知能等相關訓練課程。
  3. 改善校園不良環境。
  4. 協助學生適應學校環境。
  5. 各項會議中宣導校園自殺防治觀念。
  6. 建立校園自殺危機處治與事後處治流程,模擬演練,並熟悉行動計畫。

 

教務處

  1. 安排各科實施「生命與死亡教育」概念教學。
  2. 定期檢查各項教學設備的安全管理。
  3. 協助各科教師隨時執行「疏導學生課業壓力、降低考試焦慮、減少失敗挫折感」的工作(可參考教育部編製的「生活效能」手冊)。

 

學務處

  1. 定期舉辦班級幹部訓練,培養善盡幹部職責知能,做好班級與行政的溝通橋樑。
  2. 加強導師會議功能,協助處理特殊個案。
  3. 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同時聯絡與掌握學生在校和在家生活狀況。
  4. 加強聯課或社團活動,促進身心健康。
  5. 建立校完危機通報流程,以及全校學生緊急事件處理通報資料。

 

總務處

  1. 校園規劃及修繕,避免危險環境存在。
  2. 注意校園警衛及工友挑選和培訓,提供有關身心健康的預防及處理訊息,並加強巡邏。
  3. 培訓各班總務股長維護班級安全。
  4. 隨時檢修校園照明設備,避免產生校園死角。

 

輔導處—教師部分

  1. 提供教師有關自殺防治的各項資訊,安排相關輔導知能課程,提供適當個案作為危機事件處理模擬演練的素材,培養全校教師對校園危機事件處理的共識與默契。
  2. 協助處理缺乏正確教育理念、身心狀況欠佳、情緒不穩定等不適任教師,減少因教師因素致使學生發生自殺行為。

 

 

 

 

輔導處—學生部分

  1. 定期舉辦新生始業輔導活動,協助適應校園生活。
  2. 配合學務處學生輔導與管教計畫,於班級輔導時間,教導正確的學習態度與方法,培養學生對班級和學校的向心力等。
  3. 落實班級輔導,實施有關身心健康與壓力調適、尊重生命、培養挫折容忍力、增進問題解決能力等預防性班級輔導活動課程。
  4. 隨時蒐集適應欠佳學生的相關資料,評估自殺可能性,並給予適當輔導。

 

輔導處—家長與社區部分

  1. 透過親職教育座談,宣導有關自殺防治的資訊。
  2. 邀請家長代表、熱心社區人士、社區公益團體等參與學校危機事件處理模擬演練,培養社區對校園危機事件處理的共識與默契。
  3. 經常與社區相關醫療網落保持聯繫,並邀請其相關人員,包括醫師、心理師、社工、輔導義工等參與學校危機事件處理模擬演練,以便必要時能提供相關服務。

 

 

◎危機處治階段

校長

  1. 對高危險性的學生,會同導師、輔導教師、教官依據校園自殺防治緊急處理要點進行輔導。
  2. 經由衡鑑,瞭解學生自殺的想法或行動已相當嚴重時,則指示輔導主任召開個案會議,共同研討危機處理步驟,採取一致的行動。
  3. 於個案會議中指定聯絡家長負責人,聯絡家長並隨時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繫。
  4. 於個案會議中商討是否需要轉介醫療機構,如需轉介,則應徵詢家長同意後由輔導老師負責轉介。

 

教務處

  1. 維持各班的教學活動正常運作。
  2. 協助導師、輔導教師衡鑑篩選高危險性的學生。
  3. 對高危險性的學生,會同導師、輔導教師、教官進行輔導,並給予支持與關懷。
  4. 參加個案會議,提供處理課業方面的有關問題。

 

學務處

  1. 協助導師、輔導教師衡鑑篩選高危險性的學生。
  2. 對高危險性的學生,會同導師、輔導教師、教官進行輔導,並給予支持與關懷。
  3. 參加個案會議,提供處理訓導方面的有關問題。
  4. 決定與家長聯絡的負責人。
  5. 商討輔導的流程與分工。
  6. 督導有關人員依據緊急事件處理要點處理高危險性的個案。

 

總務處

  1. 重新評估校園內有否不良環境,並加以去除。
  2. 督導校警提高警覺,遇有突發狀況,隨時報告單位主管。
  3. 全單位提高警覺,並熟悉可能事件發生時之處理流程,例如緊急送醫、現場清理之法律責任,必要時協助校內提供危機處治之人力支援。

 

輔導處

  1. 對有高危險性的學生,輔導教師應立即會同導師、教官給予輔導、支持與關懷,並向單位主管報告。
  2. 經由衡鑑,瞭解學生的自殺想法或行動已相當嚴重時,則應召集有關人員召開個案會議商討輔導事宜或轉介醫療機構。
  3. 商討與家長聯絡的負責人。
  4. 和學生家長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
  5. 尋求校內同事支援與校外社會資源。
  6. 與該生要好同學會談,瞭解該生日常生活狀況。
  7. 建立校園自殺危機處治輔導流程。
  8. 督導輔導教師依據輔導流程輔導高危險性個案。

 

 

◎事後處治階段

校長

  1. 從法醫、警察、家長等處確定「死亡」,並瞭解事件如何發生。
  2. 召開校內危機處理小組會議研討各項事後處治事宜。
  3. 指派教務主任(或其他處室主任)代表學校為公共傳播媒體的聯繫代表(發言人)。
  4. 指派訓導主任(或其他處室主任)和死亡學生的家長聯繫,並說明學校的處治程序。
  5. 向學校教職員工、學生說明事件發生經過。
  6. 評估校園殺事件對學校的影響。
  7. 關懷參與事後處治工作人員的情緒與辛勞。

 

教務處

  1. 參加危機處理小組會議,擬定事後處治行動計畫。
  2. 處理社會團體的介入事宜。
  3. 擔任對外媒體發言人:掌握傳播媒體的適當報導範圍,促使傳播媒體依事實報導,不要渲染。
  4. 維持校務正常運作:協助校長成立事後處治小組,調配人力,加強巡堂,以確實掌握學生行蹤,按照平常進度舉行各項活動。
  5. 掌握高危險群的教師,並給予支援。

 

 

 

學務處

  1. 參加危機處理小組,擬定事後處治計畫。
  2. 老師方面:事發後盡快召開導師會議公告事件,建立處理共識,詳細記錄建立文書資料。
  3. 學生方面:掌握師生事後反應,生活作息,協助輔導室提供高危險群名單,共同討論輔導措施,調整校內學生氣氛,舉辦活動轉移注意。
  4. 擔任家長聯絡代表:表示弔慰並告知家長學校的關心,以及學校將有哪些處理程序。
  5. 徵求家長同意以便告知其他學生及教職員工有關死亡的資料。
  6. 瞭解喪禮安排程序及學校可能協助的事項。
  7. 告知家長可能會有學生以團體形式出席喪禮,建議家長接受他們弔慰之後,即刻請他們離開。

 

總務處

  1. 參加危機處理小組會議,擬定事後處治行動計畫。
  2. 評估現場是否為校園安全疏失,加以改善。另一方面,對事件現場的處理情形詳細報告。
  3. 配合學務處協助家長處理喪葬事宜,規劃人力配合喪事工作。
  4. 調整事發現場環境,去除學生及教職員工對事發現場所留下的心理陰影。

 

輔導處

  1. 參加危機處理小組會議,擬定事後處治行動計畫。
  2. 成立特別輔導中心:提供學生關於此事件的訊息、事後處治的計畫、及社會可用資源;衡鑑有哪些學生處於危機當中;衡鑑哪些學生需要轉介至校外機構。
  3. 到班級與同學討論。

 

社區資源

  • 醫院:身心科、精神科醫師
  • 心理衛生中心(TEL:2986-9755/2254-2454)
  • 生命線(TEL:1995)
  • 張老師(TEL:1980)
  • 臨床心理師公會(psy_tpch @ yahoo.com.tw)

 

 

 

 

 

 

 

 

 

學生憂鬱及自殺(傷)防治處理機制流程圖



 

 

 

 

 

 

 

 

 

 

 

 

 

 

 

 

 

 

 

 

 

 

 

 

 

 

宜蘭縣蘇澳國小校園緊急事件處理流程及責任編組

校園緊急事件處理流程


 

 

 

 



 

 

 

 

 

 

 


 

 

 

 

 

宜蘭縣蘇澳國小校園緊急事件應變小組

組織成員及責任編組

組 別

負 責 人

協 辦

職 掌

召集人

校長

總幹事

  1. 召開會議
  2. 緊急調配學校人員
  3. 綜裡各組事務工作

總幹事

學務主任

生教組長

1.處理、協調各組事務工作

媒體回應組

教務主任

註冊組長

1.負責對外(媒體)發佈訊息

聯繫通報組

學務主任

訓育組長

體育組長

資訊組長

文書組長

  1. 負責事件資料之調查、蒐集、研擬與彙整
  2. 回報駐區督學、聯繫教育局
  3. 上網填通報表
  4. 緊急聯絡家長
  5. 送醫及狀況回報
  6. 填報偶發事件報告表

緊急救護組

衛生組長

護理師

導師

1.負責傷者簡易救護、運送就醫等緊急醫務專業之處理

協調救援組

總務主任

事務組長

出納組長

保管組長

  1. 負責偶發事件現場拍照、詢問蒐證
  2. 排除旁觀者之各項安全維護
  3. 協調相關單位辦理保險、理賠等善後事宜

課務組

教學組長

研發組長

  1. 緊急派代
  2. 協助課務處理
  3. 學生安撫

法律組

校聘

法律顧問

家長委員代表

提供相關之法律問題諮詢

輔導安置組

輔導主任

輔導組長

特教組長

親職組長

1.負責校內外有關事務之受創後師生心理輔導、申訴、仲裁、救助等協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