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健康促進食農教育農園推動計畫

宜蘭縣蘇澳國小104學年度健康促進教育農園推動計畫

一、依據:

(一)「宜蘭縣有機農業促進自治條例」。

(二)「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

二、現況分析:

(一)、農業生產資源:

由於地形的限制,蘇澳地區的耕地面積遠不及宜蘭及羅東地區。雖然蘇澳的丘陵與山區不利稻作,但農民仍利用這些土地進行其他作物的栽培。

從日治時期以來,本鎮丘陵地帶就有柑橘、茶、竹筍等作物。(摘自蘇澳鎮志)但因先天腹地的限制,所以本鎮從事農業的家庭比例不高,希望藉由此計畫為平台提供孩子一個與土地親近的經驗。

(二)、學生體位:

以104學年上學期最新學生體位統計資料顯示,以全校551學生為母數,體位判讀過輕有23人(4.2%);體位適中有388人(70.4%);體位過重有73人(13.2%);體位超重有67人(12.2%),因此本校學生體位不適比例近三成,希望透過本計畫的實施能系統化地貫徹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方位飲食教育,除了建立孩子正確的飲食態度,將本校學生體位不適的比例逐步降低。

(三)、蔬果園區:

學校校區敦品樓後方山邊約有80坪農地,可利用本計劃之支持闢建為本校「教育農園」,不但教授孩子們許多關於飲食、關於農業上的知識,更將各種課程與飲食做結合,例如將自然教育、、語文教育、美學教育與種植課程結合,讓學生觀察蔬菜的生長過程,或是到農園裡去寫生等。

(四)、人親土親:

本校位於蘇澳鎮,學區涵蓋蘇西里、聖湖里等,社區居民大多非農業人口,學童較少機會與土地親近。藉此計劃引導學童結合減少食物里程的環保概念與加強人親土親的飲食風味,推廣在地農業,符合世界環保趨勢。

(五)、感恩:

蘇澳地區因地理位置靠海,學童家中從事漁業相關的行業有一定的比例,務農的家庭較少,希望能透過此計畫讓土地教會孩子用愛感受生命;讓學生身體力行,經歷播種、作物發芽、枯萎,甚至遭受病蟲害、氣候影響等過程,體會到生命的可貴與大自然的不可違抗,孩子更能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歷程,尤其當自己種的東西出現在餐桌上,以前討厭的東西都變的格外珍惜,也開始懂得感謝為自己烹調的人了!( 摘自農訓雜誌第270期/文 : 張瑋琦,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

三、計畫目標:

為使孩子們瞭解友善耕作及在地食材之間的現況與關聯性,將「農事教育」及「飲食教育」融入教學活動,鼓勵校園自主設置教育農園,發展在地食材認同、認識飲食安全及飲食文化傳承、探討環境教育及生命教育等相關議題,並藉由耕作體驗,讓孩子體會農夫種植的辛苦,啟發孩子對食物及生產者的尊重,進而喜愛並認識在地糧食,以瞭解在地食材的文化價值,並達教育紮根之功效。

四、種植計畫:

(一)「教育農園」規劃概況

1、校園內(多項請詳列):

耕種地點

(花臺、花圃、盆栽、

空地、屋頂)

種植作物

種植面積

後山、後山菜園

蔬菜、水果

約80坪

   
   
   

2、校園外:

結合單位

耕種地點

種植作物

種植面積

    
    

(二)農夫老師:□曾參加政府機關培訓之食農教育種籽教師


R校內教職員工 R學生家長 R社區志工 □有機/休閒農場

□鄉鎮市農會 □其他:

(三)種植規劃(請比對學校年度行事曆並配合作物生長期):

時間

耕種實務項目

(如:整地除草、種下菜苗、

疏苗間拔、除草、抓蟲、採收)

105.2

整地除草

105.3


種下菜苗

105.4

疏苗間拔、除草、抓蟲

105.5

採收

(四)參加對象:



參加學生數

五年級

一班

23人

五年級

二班

23人

五年級

三班

22人

五年級

四班

23人

五年級

五班

22人

六、課程規劃或教學活動設計【格式可參考附件3.作業範例二、食農教育活動細部規劃(每個年級/社團至少三個)】:

 

 

教學活動名稱:健康土地、食物、身體之間的關係

時間: R全天□半天

季節:春天

地點:教室、農園

對象:五年級

人數: 113 人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符合能力指標:中年級(1)(2)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 2-1,3-2

食農教育時數:5

教學活動名稱:健康的生態環境造就健康的食物

時間: R全天□半天

季節:春天

地點:教室、農園

對象:五年級

人數:113 人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符合能力指標:中年級(5)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4-3

食農教育時數:5

教學活動名稱:蔬菜栽種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時間: R全天□半天

季節:春天

地點:教室、農園

對象:五年級

人數:113人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符合能力指標:中級(1)(4)(5)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2-3,3-1

食農教育時數:5

教學活動名稱:蔬菜栽種實作指導

時間: R全天□半天

季節:春天

地點:農園

對象:五年級

人數: 113人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符合能力指標:中級(1)(4)(5)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2-3,3-1

食農教育時數:5

教學活動名稱:蔬菜的採收與健康的食用方式

時間:□全天 R半天

季節:春天

地點:農園

對象:五年級人數: 113人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符合能力指標:高級(3)(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 1-2, 1-3,3-1, 3-3

食農教育時數:5

 

 

 

七、預定進度:

月份


工作項目

期程

105.02

105.03

105.04

105.05



社區資源調查

   

擬訂實施方案計畫

   

爭取相關經費

 

   



成立在地食材推廣小組

   

課程規劃

   

闢建教育農園

   

編寫農場學習手冊

   



蔬果播種

 

  

農事體驗

 

農業講座

 

 

收割

心得寫作及彩繪競賽

 

  

辦理美食響宴

  

 

彙編成果

   

 

八、預期效益:

(一)感恩– 每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被大人照顧得好好的。當一切都來得理所當然,就不會懂得去珍惜。透過此計劃,換孩子開始照顧稻田、照顧菜園、照顧朋友,進而培養其關愛生命的態度與能力。

(二)尊敬–透過計畫讓學童更能深刻感受農作甘苦,充分學習農夫精神與智慧,還有堅毅勤樸的心,進而培養其尊重每一種職人

(三)結合學校午餐,發展與教學及生活經驗結合的在地化食材教育。

(四)讓學生親自栽種體驗並融入自然、鄉土課程、語文等課程,讓孩子多元的學習。

(五)透過本計畫的實施能傳達健康飲食觀念,讓本校學生體位適中的比例提高。

 

九、經費概算:


※於學校空地或屋頂「新建置」教育農園:□是(補助上限4萬元/校)
否(補助上限3萬元/校)

<td style="padding

編號

項目

單價

數量

單位

總價

備註

1 

有機肥(10公斤)

200

2

400

園藝用品

2

澆水壺

45 

5 

225 

資材

3

兩用鋤頭

70 

13 

910 

資材

4

花鏟(鐵)

35 

13 

455 

資材

5

種子

20 

60

1200

園藝用品

6

培養土(25公斤)

150 

35

5250

園藝用品

7

粗糠

25 

20 

500 

園藝用品

8

工作手套

70 

11 

770 

資材

9

學習手冊影印費

15

113

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