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的家長們:
對於試卷的評量,一直以來我所設定的三個目的:1、在於檢視孩子經過一段時日的學習引導後,是否有轉化為帶著走的能力,而非甜美的分數。2、檢視老師的教學是否出現了盲點或漏失。3、給家長有機會檢視自己教導孩子的學習態度與方法是否適當。
[@more@]
記得兩年前第一次擔任中年級級任老師後的學年會議,其中有一項討論:是否印製每科目考試題項、配分給孩子。當時我很堅定的說:「我們班不用印」。
從我意識到教育是要將眼光放遠,是紮根非速成,是需要一點一滴耐心灌溉等候,我就堅決不要公布題型(雖然無法制止孩子從別處得知),因為一公布,很多的孩子、家長、安親班就只會針對這幾種題型做反覆練習,反而給孩子錯誤的學習態度與觀念,這就是台灣教育的功利與悲哀!
如果在孩子中年級的時候,我們就漸進式的教他如何規劃時間,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與能力,讓他們領受學習帶來的樂趣與智慧,引發他們發自內心真誠的懂得感恩……,如此一定可以將孩子帶向更深更廣的境界。
家長們,請容我再度重申學期初班親會時的請求:請不要以分數來判定孩子的優劣,請多看看孩子努力時的樣子。每個孩子都有積極向上的心,雖然有的進步的快,有的進步的慢,也有的仍舊原地踏步,但只要方法、目標正確,請你們耐心的陪著孩子一同成長。當我們(大人)不急於一定要快速的看到孩子達到我們所設定的要求時,我們和孩子一同學習到的東西會是你意想不到的多喔!。
讓我們耐心的等候孩子生命的成熟與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