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小書製作介紹

「動物的行為」小書製作內容

各位同學: 動物為了能生存,表現出很多行為。這些行為代表著不同的能力, 例如覓食的能力、保護的能力,維持體溫的能力,繁殖的能力,….等。 每種生物的為了生存,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請你蒐集一個有關動物生 存能力的主題並加以整理。最後製作成一本動物行為的小書,請在 5 月 31 日前交齊。

動物小書講義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embed.aspx?src=http%3A%2F%2Fblog.ilc.edu.tw%2Fblog%2Fgallery%2F33949%2F33949-3544473.ppt

蠶寶寶的一生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embed.aspx?src=http%3A%2F%2Fblog.ilc.edu.tw%2Fblog%2Fgallery%2F33949%2F33949-3544476.ppt

蝴蝶的一生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embed.aspx?src=http%3A%2F%2Fblog.ilc.edu.tw%2Fblog%2Fgallery%2F33949%2F33949-3544475.ppt

臺灣藍鵲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embed.aspx?src=http%3A%2F%2Fblog.ilc.edu.tw%2Fblog%2Fgallery%2F33949%2F33949-3544474.ppt

 

 

一、小書的內容格式: 封面:自創

第 1 頁:「目錄」,讓人一看就知道小書的內容。

第 2 頁:「前言」:寫出為什麼選擇這個資料蒐集主題的動機。(例如:家 裡養的、到處可以看見…………)

第 3~5 頁:「資料蒐集與整理」~選一個主題

1.描述不同動物行為:針對這個主題中不同動物的行為進行詳 細的描述。例如:覓食行為,短尾果蝠是……..,豹貓是….。 以條例方式敘述。

2.整理與比較:比較不同動物在這個主題中,相同與不同之處。

3.其他發現:關於這個主題的其他重要發現。

第 6 頁:心得及感想:(至少一頁)

1.寫出完成過程中,所經歷的甘苦,以及完成這本小書後的重大 收穫。

2.致謝,感謝完成小書過程中幫助你的人。

封底:自創 二、動物行為參考主題舉例 覓食行為 保護行為 防禦(領域)行為 警戒行為 社會行為 天生行為 後天行為 繁殖行為 育幼行為 學習行為 溝通行為 維持體溫行為 偽裝 自殘

 

動物生存系列補充影片

自然傳奇-動物智慧生存

https://youtube.com/watch?v=d2nMx4IwVTg

自然傳奇-動物排行榜

https://youtube.com/watch?v=DEr1bQwS1vM

自然傳奇-十大致命生物

https://youtube.com/watch?v=FbetlsP73-8

自然傳奇-殺人蟻謎

https://youtube.com/watch?v=67zsIchX0dM

自然傳奇-阿爾卑斯山致命殺手

https://youtube.com/watch?v=tq_MdHg4V5g

認識土石流

什麼是土石流?

 

《呼叫妙博士》土石流的震撼

 

颱風土石流避難篇

 

小林村滅村始末

認識天氣(2-1氣象觀測)

2-1氣象觀測

氣象的多變從最近的天氣便可推知ㄧ二,時序已經進入5月,氣溫有時還是“涼”好冷喔~到需要穿上厚厚的外套來禦寒,尤其遇上當週導護時更是包到個不行,深怕一個不小心又著了涼…
    不過卻可趁此時天氣的善變和學生探討氣象;於是先上網讓學生認識”中央氣象局“,畢竟是國內氣象觀測唯一的發布單位,先拜個碼頭;而後再針對課文內容作解說,而其中更加入在六年級”天氣的變化“中所製作的ppt檔,學生也都感覺相當有趣…

(圖片拍攝:李順興老師)


~氣象資料~ 

  • 氣象資料取得的管道:

1.電視氣象 
2.網路搜尋 
3.語音專線(166或167) 
4.報章雜誌

  • 氣象資料中可以提供的天氣資訊:

1.氣溫高低 
2.天氣狀況(晴天-陰天-雨天) 
3.風向 
4.風力 
5.降雨機率


~氣溫~ 
  • 身體可以感受天氣的冷熱變化
  • 用儀器可以測量氣溫的高
  • 氣溫的表示

1.攝氏溫度(  )—台灣目前以攝氏溫標為主 
2.華氏溫度

  • 使用氣溫計須注意事

1.氣溫計不可以直接曬太陽(需遮陽或陰涼通風處) 
2.手不可以握住紅色球狀部份 
3.不可以對紅色球狀部分吹氣 
4.眼睛須平視紅色液狀頂端

  • 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溫度不會相
  • 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溫度不會相

~百葉:測得的溫度較能代表當地的溫度~   

  • 如何設:
1.外觀需漆成白色  
2.須設置在空曠草地上  
3.箱底需離地面100~120公分  
  • 箱門開口方:

朝向北方(避免陽光直射箱內影響溫度預測)

  • 外觀設:

四面需做成百葉窗形式

(保持通風-不會雨淋-不會
直接曬到太陽)

 
  • 百葉箱須符合下列條:

1.箱內溫度分布均勻
2.箱內溫度與箱外溫度相同
3.能容納測量儀器 

  • 氣溫高低變化需要做的應:

氣溫偏

1.打開門窗,保持通風
2.吹電風扇或冷氣
3.穿短袖或淺色系衣服
4.游泳或吃冰 

氣溫偏

1.關閉門窗,避免冷風灌入
2.使用電暖爐
3.穿長袖或深色系衣服
4.吃火鍋或喝熱湯 
 

氣象局影片簡介

認識天氣(1-3下雨了)

1-3下雨了 

上這個單元時適逢梅雨季,所以要收集雨量基本上來說課程進度與季節恰恰能配合,但是雨勢的大小會影響收集到的雨量,雨如果下大一點,下多一點,收集到的雨量會隨著增加,學生在觀察上會比較容易且方便;最近雖然梅雨季到來,雨勢卻不如想像中大且持續,就在星期三中午雨勢終於比較明顯,於是趕緊拿起雨量收集杯放到空曠地點,終於,有些收穫了…

anigif

 


~認識天氣(康軒版)—下雨囉~

下雨前,天色比較,會起風,雲層移動速度較快,感到悶熱-潮濕

下雨後,天色比較,雲層比下雨前少,地面會有積水

收集雨量要在空曠的地方,才不會因環境遮擋雨勢而影響測量結果

不同形狀容器收集到的雨量不同

使用平底直筒的容器收集雨量,水量未必相同,但是收集雨水的高度相同

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水位越高,表示雨水下得越多;但非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則不能代表雨量的多少

不同寬度,形狀的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高度都是相同的

測量水位時,要平視水位最底端,才能測量出正確的刻度

雨量測量計:雨水高度來表示雨量的多少

雨量單位毫米(mm)來表示  1公分(cm)=10豪米(mm)

IMG_9732

天空一片灰黑,開始下起大雨…103.5.7

IMG_9734 IMG_9735

開始下雨之後,地上比較低窪的地方開始積水…

IMG_1845

趕緊將雨量收集杯放置空曠地點…時間:103.5.7p.m12:30

IMG_9739

收集到的雨量…103.5.7 p.m12:30~16:00

IMG_9738

總共收集到10毫米的雨量…

IMG_9745

不同容器-形狀不同容器所收集到的雨量不同…

IMG_9749

不同形狀且平底直筒容器所收集到的雨量,高度相同…

IMG_9752

收集到的雨量…103.5.7 p.m12:30~103.5.8 a.m7:30

IMG_9755

總共收集到15毫米的雨量…也就是說從103.5.7下午4點到103.5.8早上7點只收集到5毫米雨量…

測量雨量

https://youtube.com/watch?v=dEsEyea46xk

 

DIY簡易雨量筒

認識天氣(1-2雲和天氣的關係)

1-2雲和天氣的關係

天上的雲和我們日常的天氣有著什麼陽的關係呢?當天空的雲厚度較薄,顏色較白,位置較高,形狀像絲一般,這時候的天氣會是如何?若當雲厚度較厚,顏色較灰,位置較低,形狀像做城堡一樣,這時候的天氣又會是如何呢?雲層的變化牽動著當天天氣的好壞,我們從雲的形狀顏色位置厚度就可以判斷當天的天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天氣吧!!

IMG_9447

(圖片拍攝:輔導主任李順興)


~認識天氣(康軒版)—雲和天氣的關係~

晴天:雲比較少,顏色通常為白色

陰天:天空幾乎都是雲,看不到藍天

雨天:天空通常是一大片灰黑色的雲

雲一天當中的位置-形狀-顏色-厚度都不一樣,隨時會改變

IMG_9410

IMG_9411

這兩張是103年5月2日在學校拍攝到的照片~~雲顏色為白色,厚度較薄,形狀像棉絮,高度較高,雲背後還可以看到一大片藍天

IMG_9441

IMG_9443

這兩張是103年5月2日下班時在路上拍攝到的照片,東北邊出現像城堡般的雲…

IMG_9442

IMG_9447 IMG_9449

這三張都是103年5月2日所拍到天空中的雲,同一時間,天空中的雲形狀-顏色-高度-厚度都不一樣…

成雲實驗(科工館教育推廣)

 

科學示範 – 人造雲 Science Demonstration – Artificial Clouds

 

流言追追追6-03神奇液態氮

註解:液態氮

液氮(常寫為LN2),是氮氣在低溫下形成的液體形態。氮的沸點為−195.79 °C(77 K),在正常大氣壓下溫度如果在這以下就會形成液氮;如果加壓,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得到液氮。人體如果在毫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之下接觸,皮膚會有嚴重凍傷的危險[1]

在工業中,液態氮是由空氣分餾而得。先將空氣淨化後,在加壓、冷卻的環境下液化,藉由空氣中各組分之沸點不同加以分離。氦氣最先洩出(且未被液化),接著就是占空氣中78.09%的氮氣,再來是占空氣中0.93%的氣,最後是占20.95%的氧氣

《呼叫妙博士》海洋與氣象

 

明天過後 – 急凍世界

認識天氣(1-1一天中的氣溫變化)

天氣的好或壞,從雲的厚薄及顏色看得出來,雲層越厚且顏色越深(烏黑),這樣的天氣想必好不到哪裡去;從人們的日常穿著也可以看得出來,短衣短袖的穿著代表當下的天氣必定是炎熱;第一個小單元先讓學生學會感受天氣的冷或熱,再者讓學生學會看溫度計,了解一天當中的氣溫不是一直保持不變,讓學生實際測量感受天際變化微妙之處…

1030428~認識天氣(康軒版)—天氣的變化~

1-1 一天中的氣溫變化

天氣的冷或熱會影響我們的穿著和生活作息

氣溫計的知識

  • 常見的氣溫溫標:攝氏溫標(℃)華氏溫標(°F)
  • 台灣目前以攝氏溫標(℃)來表示氣溫
  • 華氏溫標(°F)較常見美國
  • 華氏與攝氏的換算方式:華氏溫標(°F)=(9/5×攝氏溫標(℃))+32

EX:攝氏溫度如果40度,請問華氏溫度是幾度? 
SOL:華氏溫標(°F)=(9/5×40)+32   華氏溫標(°F)=72+32  華氏溫標(°F)=104

華氏溫標與攝氏溫標的由來(相關文章) 

氣溫計使用需注意事項

  • 讀取刻度時,眼睛須平視液體的頂端
  • 測量氣溫時,要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一天當中,中午的氣溫比較高,清晨與傍晚的氣溫比較低

一天當中,中午太陽的高度最高,太陽高度越高,氣溫也越高,但因為熱量會累積,所以下午1~2時左右的氣溫通常會最高

 

學習情形

IMG_1785

IMG_1790

在走廊及陽光下的溫度比較:陽光下溫度比較高

IMG_1789

IMG_1788

人手一支溫度計,認真的咧!!^_^

IMG_1787

看一看,今天是幾度呢?

IMG_1786

今天溫度~~~27.5℃

使用氣溫計的注意事項

https://youtube.com/watch?v=cLPnh8bKCeo

水的過濾系列

科學小原子 #51 布農族 泥水過濾

 

【除去水中雜質的方法】

        存在於自然界的水,如湖水、河水、海水、泉水,通常都含有多種的雜質,例如:泥沙、礦物質、藻類、細菌等等,都不適合人類的飲用或工業上使用,所以必須先淨化,除去水中的雜質。

        一般而言,水的淨化方法有下列幾種:

A.   沈澱法

  • 利用靜置水中小顆粒懸浮的雜質(我們稱為懸浮物)因重力而自然沉降的原理分離水與雜質,為了促進沉澱可以加入混凝劑等化學物質,使雜質與混凝劑聚成較大物質而加速沉澱。               

B.    過濾法

  • 天然水利用過濾法,可以除去一些水中懸浮的雜質(懸浮物),並可除色、除臭。如在過濾槽中鋪上砂礫、細砂以及木炭等

C.    蒸餾法

  • 把水加熱沸騰,使水變成水蒸氣,然後再冷卻收集起來,因為雜質不能蒸發,於是就和水分離了。

D.   化學處理法

  • 化學處理法是指在水中加入化學藥劑以達到淨水的效果。

E.    RO逆滲透法

  • 利用逆滲透膜的方式使雜質無法通過濾材,而保留純淨的水質,現今一般家庭最常用此種方法。

 

【自來水廠淨化水質的程序】

(一)淨化水質流程圖

1、篩欄:用來篩欄各種大型體積物質,如樹枝、破布、保特瓶等。

2、混凝池、沈澱池:加入混凝劑,並使混凝劑與水迅速混合,使混凝劑與水中細小的物質聚在一起成為較大的物質,很快的在沉澱池中沉澱下來。

3、過濾池:經混凝沉澱無法去除之微小顆粒物質,可經由過濾池濾除。

4、配水池:經過濾後之清水儲存的地方。

5、加氯消毒:為避免病菌滋生,用氯氣殺菌。

(二)使水混濁頑固的分子—細小的雜質(懸浮物)

           沉澱是讓水淨化最常用,也是自來水公司淨化水質的首要步驟,其原理是比水重的懸浮物如砂、泥土等由於重力自然下沉,而被去除。取一杯水混著少許砂土攪拌使其混濁,然後靜置使其沉澱,大約10分鐘後,發現水還是很混濁,這些使水混濁的細小雜質因為太小了而無法藉由重力作用而沉澱,如此一來,不知何時才能看到澄清的水。為了減少沉澱時間,而自來水公司也為了水處理的效率,因此我們使用了非常手段,那就是使用混凝劑,當混凝劑與水迅速混合時,混凝劑會與水中細小的物質聚在一起成為較大較重的物質,所以可以很快的在沉澱池中沉澱下來。(配合學習單活動一 

*最常見的混凝劑是明礬(硫酸鋁),價格便宜,沒有毒性。當混濁的水加入超過一定量的明礬時,便會開始產生凝聚的現象。

(三)雜質最終停留站—過濾池

           原水經過單純沉澱或是混凝沉澱後,仍然會含有許多微細之雜質,因此,一般沉澱水無論其處理效果如何良好,皆不適合直接當作淨水流出,而必須進一步加以過濾。常用的過濾材料是細砂,其原理是當水流經細砂濾層時,因雜質無法通過細砂間微小的孔隙而與水分開,如此水就乾淨了。幾十年前並沒有家家戶戶都有自來水,想要有乾淨的水,就必須自己製造過濾器,所用的材料為細砂、耐綸細網、木炭、砂礫等製成如下圖的過濾槽。

    

【家中飲水的處理】

            家庭飲用水最方便而且安全的處理方法是煮沸法,只要將天然水經過加熱煮沸後,其中的細菌即會死亡;同時部份的礦物質也形成沉澱而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