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雨了
上這個單元時適逢梅雨季,所以要收集雨量基本上來說課程進度與季節恰恰能配合,但是雨勢的大小會影響收集到的雨量,雨如果下大一點,下多一點,收集到的雨量會隨著增加,學生在觀察上會比較容易且方便;最近雖然梅雨季到來,雨勢卻不如想像中大且持續,就在星期三中午雨勢終於比較明顯,於是趕緊拿起雨量收集杯放到空曠地點,終於,有些收穫了…
~認識天氣(康軒版)—下雨囉~
下雨前,天色比較暗,會起風,雲層移動速度較快,感到悶熱-潮濕
下雨後,天色比較亮,雲層比下雨前少,地面會有積水
收集雨量要在空曠的地方,才不會因環境遮擋雨勢而影響測量結果
不同形狀容器收集到的雨量不同
使用平底直筒的容器收集雨量,水量未必相同,但是收集雨水的高度相同
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水位越高,表示雨水下得越多;但非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則不能代表雨量的多少
不同寬度,形狀的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高度都是相同的
測量水位時,要平視水位最底端,才能測量出正確的刻度
雨量測量計:雨水高度來表示雨量的多少
雨量單位以毫米(mm)來表示 1公分(cm)=10豪米(mm)
天空一片灰黑,開始下起大雨…103.5.7
開始下雨之後,地上比較低窪的地方開始積水…
趕緊將雨量收集杯放置空曠地點…時間:103.5.7p.m12:30
收集到的雨量…103.5.7 p.m12:30~16:00
總共收集到10毫米的雨量…
不同容器-形狀不同容器所收集到的雨量不同…
不同形狀且平底直筒容器所收集到的雨量,高度相同…
收集到的雨量…103.5.7 p.m12:30~103.5.8 a.m7:30
總共收集到15毫米的雨量…也就是說從103.5.7下午4點到103.5.8早上7點只收集到5毫米雨量…
測量雨量
https://youtube.com/watch?v=dEsEyea46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