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重點在於學生能清楚認知空氣的存在,空氣有何特性?如何證明空氣的存在?空氣容不容易被改變形狀?風向的評量?如何察覺風向?以及在課堂中所有操作過的實驗,其目的何在?也就是說實驗結果是實驗之後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重點之所在…
~空氣和風(康軒版)—空氣占有空間~
空氣看不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空氣具有體積-占有空間
生活上的物品: 鼓鼓的救生圈-脹大的塑膠袋(證明空氣占有空間)
實驗一:鼓鼓的塑膠袋
—鼓鼓的塑膠袋無法壓扁、對著臉吹會有一股風的感覺(證明空氣占有空間)
實驗二:擠出氣泡來
—將鼓鼓的塑膠袋置入水中,擠壓會發現有氣泡在水中產生(證明空氣占有空間)
實驗三:水進不來
影片檔
—塑膠杯垂直置入水中,杯內不會有水跑進去(證明空氣占有空間)
實驗四:海綿濕了嗎?
—海綿沒有濕<因為杯子裡有空氣,水無法進入>(證明空氣占有空間)
實驗五:杯中的水位上升了
影片檔一
影片檔二
影片檔三
影片檔四
—1.手按杯底,水無法進入<因為杯子裡面有空氣>(證明空氣占有空間)
2.手離開杯底,水進入杯子裡面<杯子裡面的空氣溢出,所以水就進入>
~空氣和風(康軒版)—空氣可以被壓縮~
空氣具有壓縮性
水不可以被壓縮
被壓縮的空氣向外噴出時,空氣就會流動,空氣流動就會形成風
空氣可以被壓縮(實驗過程)—底部為保麗龍
—當擠壓注射筒,施力停止時,注射筒無法往上移至原來高度
影片檔
—表示當擠壓注射筒時,空氣會從保麗龍頂端逸出,當施力停止,造成注射筒無法往上移至原來高度
空氣可以被壓縮(實驗過程)—底部為橡皮擦
—表示當擠壓注射筒時,出口被橡皮擦堵住,空氣無法逸出,當施力停止,造成注射筒會停留在原來高度
—證明空氣可以被壓縮
水不容易被壓縮(實驗過程)—底部為保麗龍
—當擠壓注射筒時,水會從保麗龍頂端溢出,注射筒活塞會壓到底
水不容易被壓縮(實驗過程)—底部為橡皮擦
影片檔
–—表示當擠壓注射筒時,出口被橡皮擦堵住,水無法溢出,當施力停止,造成注射筒會停留在原來高度
—證明水不容易被壓縮
~空氣和風(康軒版)—風向評量試題網頁~
~空氣和風(康軒版)—空氣流動形成風~
製作風向風力計暨操作
1.先確認儀器為指北針或指南針 |
2.轉動方位盤 |
3.讓方位盤上的北字與指北針上的北字與指針同一方向 |
4.觀察紙條飄動方向,相對方向即為風向 (底下圖片為吹”東風“) |
實驗後探究
1.由於指北針儀器素質不同,造成方位判斷會有若干誤差(此為儀器誤差)
2.學生在操作方位盤上可能會有失準之處(此為人為誤差)
3.由於風向在一天內非持續穩定同一方向吹送,所以可令學生觀察在一分鐘內較多次吹送方向即為今天風向
~空氣和風(康軒版)—風的遊戲~
空氣發射器製作過程
實驗後探究
1.內部保麗龍因為重量輕,發射出之後容易受空氣阻力影響,射程不會太遠
2.若在保麗龍上加裝一大頭針,增加重量與重心,射程可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