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天涯何處無芳草、失敗為成功之母、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我什麼都會,只是沒機會…等等正向思考時,更應該要坦然面對自己的處於困境的現實,接受之後,才能累積正向的能量。
壹、正向心理的意義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近年來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又稱為正面思考、或積極思考。正向心理指遇到挑戰或挫折時,人們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不斷的練習改變思路,強化正向力量迎接挑戰。
馬丁.沙尼文(Martin E. Seligman,2002)指出,過去心理學的研究著重於治療心理疾病與改善負向情緒,因為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等問題已能測量得知,目前可以做相當精準的描繪,最重要的是人類現在知道該怎樣去治療這些疾病。但是效果僅只為了使人們脫離使生命痛苦的狀態,而忽略生命最主要的目的 – 找出生命的意義。人不只是要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他還希望找出自己的長處、自己的意義。
正向心理的意義經仲秀蓮(2004)整理如下:
一、正向心理是一種信念:正向心理不是為了要爭取名利或是權力,而是一種信念來克服挫敗,並完成生命中具有價值及具創意的價值觀。
二、正向心理是往好的方面想: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利用正向心理來探索原來被認為不是有利的事情,例如最親愛的骨肉死亡時,也不需怨天尤人,而要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都是良機的觀念。
三、正向心理是相信自己具有潛能:天下終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要封閉了這股每個人心中都存有的-積極正向心理的能力。了解積極正向心理的驚人力量,就再也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事了。能夠克服艱難困苦的人,之所以被認為很堅強,是因為他們親身感受到如何將潛能激發出來的秘訣,並且相信不論身處何處,只要相信自己,就能產生強大的力量。
四、正向心理是正確的心態:積極的心態(positive mental attitude)是正確的心態,正確的心態是由正面的特徵所組成的。比如信心、誠實、希望、樂觀、勇氣、進取、慷慨、容忍、機智、誠懇與豐富的常識等,這些都是正面的。
五、正向心理是對自己傳送好的訊息: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已學會敢面對人生挑戰,且能把逆境中求勝的經驗傳送給自己的人。
六、正向心理是運用長處與美德:正向的感覺來自長處與美德,當用到我們的長處及美德時,良好的感覺會產生。Seligman(塞利格曼,美國心理學家)歸納整個世界橫跨三千年的各種不同文化傳統,發現正向心理都不脫離下面六種美德 – 智慧與知識、勇氣、人道與愛、正義、修養、心靈的超越。
綜合上述,可知正向心態是面對問題、困境時處理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是自己本來就具有的潛能,相信擁有這種潛能,並運用長處解決問題,即是為正向心理的意義。
貳、正向心理的心理學基礎
唐諾.克理夫頓(Donald O. Clifton)在1950 年代初,就提出質問,為什麼心理學領域討論與關注的焦點都是人到底是哪兒有問題?,於是他提出要是能開始研究人哪裡對了,是不是一個更重要議題,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和同事花了50年的時間,針對積極、正向的態度,進行數百萬次的訪談。研究初期,他們發現個人生命會因與人互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人際之間的互動,不論是和朋友長時間的交談,或是在餐廳點餐的一瞬間,其結果不是正面,就是負面,鮮少有中間地帶,無論互動的結果如何,互動的所累積的能量都會以影響一個人的生命。
1990年代,正向心理學正式崛起,情意教育開始受到重視,直到2002年,Donald 的研究才正式被美國心理學協會肯定,推崇Donald 是正向心理學的始祖心理學之父。
1998年,當時出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Seligman 撰文,呼籲同行正視心理學界的發展,過去心理學善於在處理心理問題及精神病,並未能引導人過著充實、愉快、有意義的生活。
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和理論,以研究個人長處、建立正面情緒和品格為重點。Seligman聯合其他心理學家及學者,著手發展一套完整的正向心理學系統,並持續進行廣泛的研究。故正向心理學的內容是來自科學研究的結果,與傳統心理學比較時,有下列的不同與特色:
一、傳統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的比較
比較 | 傳統心理學 | 正向心理學 |
中心思想 | ◎以問題為中心(problem-focused) | ◎著重全人發展 |
對人的假設 | ◎人會產生問題和被動 | ◎個人、群體和社會充滿生機和希望 |
介入焦點 | ◎著重研究和強調如何解決或減少問題 | ◎提倡在正面之間取得平衡,著重研究,分析和找尋人類的優點及潛能 |
弱點 | ◎忽略發掘人的潛能、優點和防禦能力,較難持久面對將來的挑戰 | ◎很多概念和理論仍在研究階段,有待證明和發展 |
二、正向心理學的特色
◎科學化的研究:建立一套以驗證為基礎的理論,分析和找尋人類的優點及潛能。
◎強調正面:推動正面的元素如樂觀、愉快和互愛等,發掘個人和社會的優點和品德,追求正向的人生。
◎增強對抗逆境的能力:發掘、培養和發揮個人的長處和潛能,積極面對人生的壓力和挑戰。
參、正向心理的研究範疇
正向心理學主要研究的範疇可分成三個重要的環節(The three pillars of positivepsychology):
一、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快感、自信、樂觀、滿足感、和平等等。能夠理解怎樣可以獲得正面情緒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幫助。
二、能力(Abilities)、長處(Strengths)及美德(Virtues):這些能力和長處包括:良好的人際、社交能力、創造力、希望、勇氣、同情心、自制能力等等。近年流行的情緒智商、逆境智商都是這個範疇的課題。能夠瞭解如何發展這些能力,長處及美德,對個人建立正面的生活,甚為重要。
三、支持和發展人的能力及長處的各種支持系統或組織:家庭、學校、社會文化條件、言論環境等。作為家長、老師、甚至政策制定人,都希望知道應怎樣締造有利和適切條件,培養出正面的下一代。
肆、正向心理的目標
為什麼要研究正向心理呢?這些都與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有關– 究竟甚麼是好的發展與生活?根據Seligman(2002)的看法,我們可以朝向下列三個目標邁進:
一、 快活的人生 (Pleasant life):能夠成功在生活中獲得各樣正面的情緒,包括快樂、自信、平靜、滿足等,便是快活的人生;故此,正面心理學其中一個重要範疇是研究各種正面情緒,透過實證研究,發展有效達至及維持正面情緒的方法。
二、 美好的人生 (Good life):除了追求快活的人生外,我們如果能夠在各種生活的重要環節上(包括家庭、人際關係、工作、子女管教等)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和美德,我們便可以達至滿足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說,建立長處和美德是達至美好生活的必要階梯。
三、 有意義的人生 (Meaningful life):在快活的人生和美好的人生之上,我們更可以追尋有意義的人生。根據沙尼文博士的看法,能夠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和美德,達至比我們個人更大的目標,生活便更有意義。
伍、正向管教與輔導的內涵
一、正向的人格特質
(一)對過去感到滿意
(二)對現在感到愉悅
(三)對未來充滿希望
二、正向的人生觀念
(一)積極歸念
(二)活在當下
(三)養好習慣
(四)正常信念
三、正向的生活動力
(一)生活可能是:平凡、瑣碎、忙碌、壓力、負擔、挑戰、問題、意外、劇變、迷失…。
(二)或是種種追尋:寬恕、滿足、平靜、快樂、自信、成功樂觀、希望、理想、意義…。
(三)期望更上一層樓:以自已的能力、誠意、勇氣、努力、智慧、愛心…。
●原出處:自在猛龍, 云遊四海, 行經五洲, 上知天文, 下通地理(http://tw.myblog.yahoo.com/jw!NHe2OIGTE0aCV39tHd0-/article?mid=39907)正向心理學 & 正向思考
Say Someth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業評論)曾在如何激發復原力?一文中指出:正面思考能力強的人,有三項特質:
1.能坦然面對現實。
2.擁有深信生命有其意義的價值觀。
3.培養及時解決問題的驚人能力。
正向思考要避免牽強,流於阿Q,最重要的,的確還是自己的態度,古羅馬一位皇帝的名言:使你痛苦的不是事件,而是你自己的判斷或思想;心理學家Albert Ellis也說:一個人的情緒產生或行為選擇,主要不是源於外在發生的事件,而是源於面對事件發生時,所抱持的想法和信念。
全文引自: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38859603-%E6%AD%A3%E5%90%91%E5%BF%83%EF%A7%A4%E5%AD%B8%28Positive+Psychology%29%E5%88%9D%E6%8E%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