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長的環境(1-1多樣的生物世界)

1-1多樣的生物世界

生物間存在著許多差異,就像全班同學的體型、長相及個性都不一樣。除了生物個體間的差異外,地球上還存在著多樣的物種及環境。生活在同一區域中的所有生物,在種類、生活棲地等方面所存在的所有差異,稱為生物多樣性。

想一想,為什麼草地的生物多樣性遠低於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呢?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科學家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目的在於找出地球上物種、環境及遺傳上的差異有多少。

生物多樣性可由三個層次來探討

基因層次:有性生殖會造成生物個體特徵的多樣性,使物種對環境變動時的適應能力提高。

物種層次:生態系中存在著多樣的生物種類,食物網越複雜,這個生態系就越穩定。

生態系層次 :環境需要有多樣性,才能提供各式各樣的生物棲息,形成。

A遺傳多樣性:同種生物個體間,基因不完全相同

B物種多樣性:同一環境中,有各種不同的生物生存。

C生態系多樣性:地球上有各式各樣的環境,構成不同的生態系。

   

   

基因存在於生物個體中,而各種生物須在適當的環境中生存,從這三個層次思考,就不難想像生物多樣性為什麼重要了。

生物多樣性有三個層次:
(1)遺傳多樣性。
(2)物種多樣性。

(3)生態系多樣性。

維持生物多樣性除了能保持生物的適應力與生態系的穩定外,對人類本身而言,自然界中各式各樣的生物及環境,能提供食物及醫療等各方面的重要資源。而目前生物多樣性正遭遇嚴重的危機,以下是危害生物多樣性的三個主要因素。

1.棲地的減少與破壞

2.外來生物的引入

3.野生動、植物的過度捕獵

棲地的減少與破壞

當生態系中的生物種類、環境與氣候都沒有太大的改變時,便能維持平衡。而當火災、氣候變遷和人類開發等,使生態環境發生變化時,棲息在其中的生物就可能受到影響,例如高雄港在擴建並開發周邊土地為工業區時,使當地原有的紅樹林生態系消失。物種越多的區域,雖然其生態系越穩定,但是在遭受破壞時,物種減損的情形也越嚴重,因此棲地的保護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工作。

 

外來生物的引入

當生態系中有生物從外地遷入並大量繁殖時,就可能影響生物間的交互關係,使得生態系失去平衡。例如從國外引進臺灣的福壽螺和螯蝦,在不當的野放後,由於在本地沒有天敵而大量繁殖,嚴重威脅其他生活在水田、池塘和河溝中生物的生存。此外在引進農畜產品或進行生物防治時,甚至是船隻在各地區往返航行,都可能攜帶外來生物進入。因此必須格外小心,盡可能防止外來的生物進入,以免破壞生態系的穩定。

野生動、植物的過度捕獵

亞洲某些國家的民眾常會以野生動物做藥材或食材,例如犀牛角、虎骨、熊掌、魚翅、象牙、玳瑁,以及野生植物等,造成這些生物被大量採獵。此外高度發展的漁業技術所造成的過度漁獵,及各國缺乏對自然資源的有效管理,也是使這些生物瀕臨絕種及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