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單元/ 熱的傳播與保溫 重點整理
◎重點歸納
活動一 熱是怎麼傳播的
1. 物體受熱時,溫度會(上升)。一般而言,使物體變熱的熱源來自燃燒、通電、摩擦、太陽熱能等。
2. 利用(溫度計)可以準確測量物體的溫度。
3. 熱在固體中會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稱為「傳導」;不同材質的物品,熱傳導的速度也(不一樣)。
▲烤肉架的握把是木頭做的;而湯勺、鍋鏟、炒菜鍋的握把則是用塑膠製成
4. 金屬材質物品的傳導速度較(快),所以廚具大都是用金屬材質製成的;非金屬材質物品的傳導速度較(慢),所以廚具把手大都是用非金屬材質製成的。
5. 加熱時,熱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對流」;而在水中加入木屑、(黑胡椒)等物品,可方便觀察水的傳熱情形。
6. 空氣和水的傳熱方式相同,藉著熱(上)升、冷(下)沉的方式,使冷、熱氣體混合,也是屬於「對流」傳熱;可以透過「煙」觀察空氣傳熱的方式。
7. 不靠空氣、水或是其他物質傳遞熱的方式,稱為「輻射」;外太空沒有空氣,可見太陽的熱是利用輻射方式傳遞到地球。
8. 熱的傳播方式可由以下的概念圖來整理相關概念:
活動二 散熱與保溫
1. 保溫包括「保冷」和「保熱」兩種,如果容器可以「減緩物體溫度的變化」,就是具有保溫的效果。
2. 只要阻絕熱的各種傳遞方式,減少物品和外界傳熱的機會,就可以達到保溫的效果。
3. 熱傳導速度越(慢)的物品,保溫效果越好。
|
|
4.只要加快熱傳遞的速度,就可以讓物體更快散熱。
|
|
5.容器的開口大小與材質會影響散熱的快慢。
容器開口 容器材質 | 開口大 | 開口小 |
金屬 | 最快 | 快 |
非金屬 | 慢 | 最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