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土石流

什麼是土石流?

 

《呼叫妙博士》土石流的震撼

 

颱風土石流避難篇

 

小林村滅村始末

生物生長的環境(1-1多樣的生物世界)

1-1多樣的生物世界

生物間存在著許多差異,就像全班同學的體型、長相及個性都不一樣。除了生物個體間的差異外,地球上還存在著多樣的物種及環境。生活在同一區域中的所有生物,在種類、生活棲地等方面所存在的所有差異,稱為生物多樣性。

想一想,為什麼草地的生物多樣性遠低於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呢?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科學家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目的在於找出地球上物種、環境及遺傳上的差異有多少。

生物多樣性可由三個層次來探討

基因層次:有性生殖會造成生物個體特徵的多樣性,使物種對環境變動時的適應能力提高。

物種層次:生態系中存在著多樣的生物種類,食物網越複雜,這個生態系就越穩定。

生態系層次 :環境需要有多樣性,才能提供各式各樣的生物棲息,形成。

A遺傳多樣性:同種生物個體間,基因不完全相同

B物種多樣性:同一環境中,有各種不同的生物生存。

C生態系多樣性:地球上有各式各樣的環境,構成不同的生態系。

   

   

基因存在於生物個體中,而各種生物須在適當的環境中生存,從這三個層次思考,就不難想像生物多樣性為什麼重要了。

生物多樣性有三個層次:
(1)遺傳多樣性。
(2)物種多樣性。

(3)生態系多樣性。

維持生物多樣性除了能保持生物的適應力與生態系的穩定外,對人類本身而言,自然界中各式各樣的生物及環境,能提供食物及醫療等各方面的重要資源。而目前生物多樣性正遭遇嚴重的危機,以下是危害生物多樣性的三個主要因素。

1.棲地的減少與破壞

2.外來生物的引入

3.野生動、植物的過度捕獵

棲地的減少與破壞

當生態系中的生物種類、環境與氣候都沒有太大的改變時,便能維持平衡。而當火災、氣候變遷和人類開發等,使生態環境發生變化時,棲息在其中的生物就可能受到影響,例如高雄港在擴建並開發周邊土地為工業區時,使當地原有的紅樹林生態系消失。物種越多的區域,雖然其生態系越穩定,但是在遭受破壞時,物種減損的情形也越嚴重,因此棲地的保護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工作。

 

外來生物的引入

當生態系中有生物從外地遷入並大量繁殖時,就可能影響生物間的交互關係,使得生態系失去平衡。例如從國外引進臺灣的福壽螺和螯蝦,在不當的野放後,由於在本地沒有天敵而大量繁殖,嚴重威脅其他生活在水田、池塘和河溝中生物的生存。此外在引進農畜產品或進行生物防治時,甚至是船隻在各地區往返航行,都可能攜帶外來生物進入。因此必須格外小心,盡可能防止外來的生物進入,以免破壞生態系的穩定。

野生動、植物的過度捕獵

亞洲某些國家的民眾常會以野生動物做藥材或食材,例如犀牛角、虎骨、熊掌、魚翅、象牙、玳瑁,以及野生植物等,造成這些生物被大量採獵。此外高度發展的漁業技術所造成的過度漁獵,及各國缺乏對自然資源的有效管理,也是使這些生物瀕臨絕種及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主要原因。

 

 

 

傳統的節慶活動

公共電視-下課花路米-放水燈雞籠迎普度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陣頭開道,保佑地方平安

 

 

阿立祖信仰

阿立祖

阿立祖為臺灣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的祖靈信仰

阿立祖信仰一般常視為一種拜壺文化,但實際上西拉雅族所崇拜的不是壺本身,而是壺中代表祖靈神力的水。

拜壺

阿立祖的信仰原本不立塑像、神位,主要以祭祀壺甕等物(如:、罐、缸、甕等)為祖靈崇祀象徵之所託,謂之「拜壺」。壺甕沒有規格或數量的限制,只要一破損再經祭拜阿立祖同意後即可置換之。壺甕等容器內裝水稱為「向水」借之反射出祖先靈魂的力量,更以之代表祖靈洗淨休憩之所。

公廨

「公廨」是平族人的信仰中心,供奉著代表阿立祖的「祀壺」,裡面還有檳榔和豬頭殼。阿立祖是祖靈信仰的神祇,喜歡潔淨。傳統的阿立祖信仰,不點香也不燒金紙,農曆每月的初1、15日,會幫「阿立矸」換青。

三向禮

 夜祭時人們會到公廨「三向」,先將米買擺放在祭壇,拿起「一口」檳榔祭拜阿立祖,接著口含著米酒,對著祀壺噴灑三次,完成「三向禮」。

【名詞小檔案】

換青:將壺、矸上枯黃的「澤蘭」(植物名)換掉,換上青綠的枝葉。

尪姨:即女巫、靈媒的意思,和漢人的乩童角色一樣,主要是負責帶領祭曲、開向、禁向,平常為人收驚、治病。

米買:用一層糯米一層地瓜籤反覆舖層蒸熟,是平埔族人的傳統祭品。

西拉雅族傳承夜祭 在信仰中找尋自我

Air-Explorer-Pro_1.6.2(雲端空間上傳軟體分享文)

Air-Explorer-Pro_1.6.2

覺得上傳資料很麻煩,常常卡卡的,不太能動,很多介面不會用,各位客官請看過來這邊,不僅給你魚吃,還跟你分享捉魚的方法:請點選此處下載  Air-Explorer-Pro_1.6.2版

第一步:將檔案下載後,進行解壓縮,把主程式點選兩下後,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之。

第二步:瘋狂執行下一步,直到完成為止。

 

第三步:按下”完成”鍵,大功告成。

 

第四步:將資料夾內的crack打開,將Air-Explorer小程式–複製–

 

第五步:從C槽中找到”Program File”資料夾,記住,非”Program Filex86”,點入”Program File”資料夾

 

第六步:將剛剛從crack資料夾內複製的”Air-Explorer”檔案,貼上,並取代原本的檔案。

 

第七步:按下已安裝完成後的圖示後,新增一個”註冊帳號後,輸入帳號和密碼。

 

 

第八步:點選”Google Drive”後,並開啟。

 

第九步:點選”新增”可以同步新增好幾組”帳號”,點選”編輯”可以編輯帳號的”名稱”。

 

 

第十步:點選”Google Drive”圖示後,開啟續傳介面。

 

第十步:將資料夾資料拖曳此處,即可上傳資料。

 

:

 

第十一步:點選所要分享的內容,並按右鍵後,出現選單,點選”分享連結”即可取得檔案分享的網址,並將該”網址”傳給任何人即可下載該資料。

 

認識天氣(2-1氣象觀測)

2-1氣象觀測

氣象的多變從最近的天氣便可推知ㄧ二,時序已經進入5月,氣溫有時還是“涼”好冷喔~到需要穿上厚厚的外套來禦寒,尤其遇上當週導護時更是包到個不行,深怕一個不小心又著了涼…
    不過卻可趁此時天氣的善變和學生探討氣象;於是先上網讓學生認識”中央氣象局“,畢竟是國內氣象觀測唯一的發布單位,先拜個碼頭;而後再針對課文內容作解說,而其中更加入在六年級”天氣的變化“中所製作的ppt檔,學生也都感覺相當有趣…

(圖片拍攝:李順興老師)


~氣象資料~ 

  • 氣象資料取得的管道:

1.電視氣象 
2.網路搜尋 
3.語音專線(166或167) 
4.報章雜誌

  • 氣象資料中可以提供的天氣資訊:

1.氣溫高低 
2.天氣狀況(晴天-陰天-雨天) 
3.風向 
4.風力 
5.降雨機率


~氣溫~ 
  • 身體可以感受天氣的冷熱變化
  • 用儀器可以測量氣溫的高
  • 氣溫的表示

1.攝氏溫度(  )—台灣目前以攝氏溫標為主 
2.華氏溫度

  • 使用氣溫計須注意事

1.氣溫計不可以直接曬太陽(需遮陽或陰涼通風處) 
2.手不可以握住紅色球狀部份 
3.不可以對紅色球狀部分吹氣 
4.眼睛須平視紅色液狀頂端

  • 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溫度不會相
  • 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溫度不會相

~百葉:測得的溫度較能代表當地的溫度~   

  • 如何設:
1.外觀需漆成白色  
2.須設置在空曠草地上  
3.箱底需離地面100~120公分  
  • 箱門開口方:

朝向北方(避免陽光直射箱內影響溫度預測)

  • 外觀設:

四面需做成百葉窗形式

(保持通風-不會雨淋-不會
直接曬到太陽)

 
  • 百葉箱須符合下列條:

1.箱內溫度分布均勻
2.箱內溫度與箱外溫度相同
3.能容納測量儀器 

  • 氣溫高低變化需要做的應:

氣溫偏

1.打開門窗,保持通風
2.吹電風扇或冷氣
3.穿短袖或淺色系衣服
4.游泳或吃冰 

氣溫偏

1.關閉門窗,避免冷風灌入
2.使用電暖爐
3.穿長袖或深色系衣服
4.吃火鍋或喝熱湯 
 

氣象局影片簡介

認識天氣(1-3下雨了)

1-3下雨了 

上這個單元時適逢梅雨季,所以要收集雨量基本上來說課程進度與季節恰恰能配合,但是雨勢的大小會影響收集到的雨量,雨如果下大一點,下多一點,收集到的雨量會隨著增加,學生在觀察上會比較容易且方便;最近雖然梅雨季到來,雨勢卻不如想像中大且持續,就在星期三中午雨勢終於比較明顯,於是趕緊拿起雨量收集杯放到空曠地點,終於,有些收穫了…

anigif

 


~認識天氣(康軒版)—下雨囉~

下雨前,天色比較,會起風,雲層移動速度較快,感到悶熱-潮濕

下雨後,天色比較,雲層比下雨前少,地面會有積水

收集雨量要在空曠的地方,才不會因環境遮擋雨勢而影響測量結果

不同形狀容器收集到的雨量不同

使用平底直筒的容器收集雨量,水量未必相同,但是收集雨水的高度相同

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水位越高,表示雨水下得越多;但非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則不能代表雨量的多少

不同寬度,形狀的平底直筒容器,收集到的雨水高度都是相同的

測量水位時,要平視水位最底端,才能測量出正確的刻度

雨量測量計:雨水高度來表示雨量的多少

雨量單位毫米(mm)來表示  1公分(cm)=10豪米(mm)

IMG_9732

天空一片灰黑,開始下起大雨…103.5.7

IMG_9734 IMG_9735

開始下雨之後,地上比較低窪的地方開始積水…

IMG_1845

趕緊將雨量收集杯放置空曠地點…時間:103.5.7p.m12:30

IMG_9739

收集到的雨量…103.5.7 p.m12:30~16:00

IMG_9738

總共收集到10毫米的雨量…

IMG_9745

不同容器-形狀不同容器所收集到的雨量不同…

IMG_9749

不同形狀且平底直筒容器所收集到的雨量,高度相同…

IMG_9752

收集到的雨量…103.5.7 p.m12:30~103.5.8 a.m7:30

IMG_9755

總共收集到15毫米的雨量…也就是說從103.5.7下午4點到103.5.8早上7點只收集到5毫米雨量…

測量雨量

https://youtube.com/watch?v=dEsEyea46xk

 

DIY簡易雨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