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過濾系列

科學小原子 #51 布農族 泥水過濾

 

【除去水中雜質的方法】

        存在於自然界的水,如湖水、河水、海水、泉水,通常都含有多種的雜質,例如:泥沙、礦物質、藻類、細菌等等,都不適合人類的飲用或工業上使用,所以必須先淨化,除去水中的雜質。

        一般而言,水的淨化方法有下列幾種:

A.   沈澱法

  • 利用靜置水中小顆粒懸浮的雜質(我們稱為懸浮物)因重力而自然沉降的原理分離水與雜質,為了促進沉澱可以加入混凝劑等化學物質,使雜質與混凝劑聚成較大物質而加速沉澱。               

B.    過濾法

  • 天然水利用過濾法,可以除去一些水中懸浮的雜質(懸浮物),並可除色、除臭。如在過濾槽中鋪上砂礫、細砂以及木炭等

C.    蒸餾法

  • 把水加熱沸騰,使水變成水蒸氣,然後再冷卻收集起來,因為雜質不能蒸發,於是就和水分離了。

D.   化學處理法

  • 化學處理法是指在水中加入化學藥劑以達到淨水的效果。

E.    RO逆滲透法

  • 利用逆滲透膜的方式使雜質無法通過濾材,而保留純淨的水質,現今一般家庭最常用此種方法。

 

【自來水廠淨化水質的程序】

(一)淨化水質流程圖

1、篩欄:用來篩欄各種大型體積物質,如樹枝、破布、保特瓶等。

2、混凝池、沈澱池:加入混凝劑,並使混凝劑與水迅速混合,使混凝劑與水中細小的物質聚在一起成為較大的物質,很快的在沉澱池中沉澱下來。

3、過濾池:經混凝沉澱無法去除之微小顆粒物質,可經由過濾池濾除。

4、配水池:經過濾後之清水儲存的地方。

5、加氯消毒:為避免病菌滋生,用氯氣殺菌。

(二)使水混濁頑固的分子—細小的雜質(懸浮物)

           沉澱是讓水淨化最常用,也是自來水公司淨化水質的首要步驟,其原理是比水重的懸浮物如砂、泥土等由於重力自然下沉,而被去除。取一杯水混著少許砂土攪拌使其混濁,然後靜置使其沉澱,大約10分鐘後,發現水還是很混濁,這些使水混濁的細小雜質因為太小了而無法藉由重力作用而沉澱,如此一來,不知何時才能看到澄清的水。為了減少沉澱時間,而自來水公司也為了水處理的效率,因此我們使用了非常手段,那就是使用混凝劑,當混凝劑與水迅速混合時,混凝劑會與水中細小的物質聚在一起成為較大較重的物質,所以可以很快的在沉澱池中沉澱下來。(配合學習單活動一 

*最常見的混凝劑是明礬(硫酸鋁),價格便宜,沒有毒性。當混濁的水加入超過一定量的明礬時,便會開始產生凝聚的現象。

(三)雜質最終停留站—過濾池

           原水經過單純沉澱或是混凝沉澱後,仍然會含有許多微細之雜質,因此,一般沉澱水無論其處理效果如何良好,皆不適合直接當作淨水流出,而必須進一步加以過濾。常用的過濾材料是細砂,其原理是當水流經細砂濾層時,因雜質無法通過細砂間微小的孔隙而與水分開,如此水就乾淨了。幾十年前並沒有家家戶戶都有自來水,想要有乾淨的水,就必須自己製造過濾器,所用的材料為細砂、耐綸細網、木炭、砂礫等製成如下圖的過濾槽。

    

【家中飲水的處理】

            家庭飲用水最方便而且安全的處理方法是煮沸法,只要將天然水經過加熱煮沸後,其中的細菌即會死亡;同時部份的礦物質也形成沉澱而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