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手機惡習 哪有智慧

 手機從「智障型」大量轉變成「智慧型」後,太多人的生活習慣已經量變成「惡習」了。近日發生的二件事,國人實應思考如何根除使用手機的若干惡習。

一則是有位夜校生過馬路「滑手機」慘遭公車輾斃,一則是有位大學生走路「滑手機」,一陣風把店家旗桿吹倒,大學生眼睛遭戳傷。

這二則平凡的新聞,報導了一天就沒消息了,為什麼呢?新聞媒體為什麼不藉由這事件,讓大家把無時無刻「滑」手機的習慣改掉呢?如果這二位學生,可以「專心」走路、過馬路,會發生事故嗎?

筆者是交通義警,每次協勤路口交通指揮,紅燈時一定有不少人拿手機出來「滑」,筆者好意提醒他收起來,有人微笑放回口袋,大多則是「慘遭白眼」對待。

假日有時也協助百貨公司交通疏導,過馬路的廿五秒中,也有不少人邊走邊「滑」,他哪管你「馬路如虎口」,老子滑手機是我的權利,等發生像旗桿戳傷的事件,就立馬「怪罪」對方,千錯萬錯絕不是我「不專心」走路的錯,是對方影響我「滑」手機的權利,這種邏輯對嗎?

【2014/02/1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