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過年俗諺(2011年02月07日自由時報C3版,作者:鄭安住)1、過年較緊,過日較難。其實過新年雖然給人有不同的感受,但是過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很快的,一切就會回歸正常。換句話說,過年只是短暫,要讓人操心的反而是日常生活的種種開銷。2、年若年,節若節。指平日生活就已經很貧苦,連過日子都有問題了,遑論還要過年過節。3、有爸有母初二三,無爸無母頭擔擔。這是歸寧習俗所衍生的俗諺。依照台灣習俗,出嫁的女兒於農曆正月初二回娘家,這是父母尚在人世之情形;若是父母均已辭世,兄嫂與己不親,加上兄弟分家後,出嫁的女兒不知該去誰家才好?回或不回娘家?都讓出嫁的女兒左右為難,因而垂頭喪氣。4、有錢日日節,無錢節節空。有錢的時候,每天豐衣足食,天天都像在過節一樣;沒錢的時候,連三餐都是問題,即使逢年過節,也還是空無一物。5、做雞做鳥無了時,趕緊去出世,出世富貴人囝兒,毋免閣再做精牲。台語「精牲」就是「畜牲」。這句也是出自鹿港的俗諺,因為逢年過節,家庭主婦都要宰殺雞鴨來祭拜神明或祖先。宰殺之前,均會唸這幾句俗諺,一邊殺、一邊唸,為自己減輕殺生的罪惡感。6、搶年搶節。生意人趁著過年,大多會哄抬物價,準備大撈一筆,猶如強盜一樣。7、冬節佇月頭,烏寒佇年兜;冬節月中央,無雪佮無霜;冬節佇月尾,欲寒正二月。台語「冬節」就是「冬至」;「佇」就是「在」;「年兜」就是「年底」。這是老祖宗利用冬至所在期間及天氣的相互關係,統計出來的臆測參考,做為過年天氣的預測。若是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上旬,預測最冷的時刻會出現在年底;冬至若是在農曆十一月中旬,過年就不會太冷;若是在十一月下旬,來年一、二月會很冷。今年冬至十二月二十二日為農曆十一月十七日,依照這句俗諺來做臆測,今年過年時候的天氣應該不會太差才對。猜謎1、高俊明的頭,李登輝的跤,陳水扁的耳仔。猜一個姓氏。2、大的貧惰,二的骨力。猜一句成語。3、孫悟空七十二變。猜一個台語詞彙。4、青皮白殼,擘開空殼。猜一種植物。5、紅布包白布,一喙食,一喙吐。猜一項植物。6、厝裡一間房,有門無窗,風吹袂入,不時涼涼。猜一種家電。答案:1、「郭」。2、「一不做,二不休。」3、「毋成猴」。4、「竹仔」。5、「甘蔗」。6、「冰箱」。 |
作者: 劉玟毅
竹林五孝部落格記錄了「健康身、快樂情、學習能」的孩子在校園裡的學習歷程與生活點滴!檢視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