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前夕

為了讓孩子留下美好回憶,四月三日我們有一段高水準的學習,孩子和小文合作,我們用磁浮列車的學習速度學會造兩個句型,又完成一張感人肺腑的卡片,還學完906的乘法應用,寫完數學習作。[@more@]

第一節下課九點十分鐘聲大作,辛苦的帥哥老師和JIMMY主任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過來:「精彩的紙飛機大賽以班級為單位就要開始了喔,準備好的班級可以到小操場集合。」

我不過才轉頭看一下操場,再回身時,看見台下一大群孩子手上拿著摺好的紙飛機試飛,教室裡白紙齊飛,航道重疊,撞機的撞機,墜機的墜機,「孩子們還真是….主動,誰說孩子每件事情都很被動呢?遇到玩,他們可精明呢。」

教室裡,不只有試射飛機的聲音,還有研究紙飛機形體與飛行姿態關係的聲音,還有此起彼落的哀嚎聲:「貞貞,教我..智軒….教我…」

全班用不到兩分鐘時間,在小操場上排成一列,帥哥老師說發射,大家往前射,掉落地面後,看哪一架飛機飛行到最遠的草地,公布前三名,道宸、宗霖還有……,忘了,哈哈~真是抱歉(誰有拿到自動鉛筆,快點自首阿,ㄟ~路跑拿到的,不要舉手)。

第二節課,十點一到,帥哥老師的聲音又從廣播器傳來:「下雨了,低年級跳繩教學取消。」看著孩子們引頸期盼的表情,我實在說不出口,孩子們一直問:「怎麼沒有跳繩比賽?」

我趕緊說:「學校說下雨不辦,沒關係~我辦。」

請想要報名跳繩耐力賽的孩子排一排,分成好幾批,下課二十分鐘,小文不休息,一直擔任評審,為的是讓一直想挑戰的孩子有機會成功。小文不斷喊著:「第@批,預備,開始….哇!@@好厲害,這麼有耐力…」報名的隊伍可謂前仆後繼,我一直看不見隊伍的盡頭,心裡非常納悶:「二愛到底有多少孩子阿?不是只有二十三位?怎麼一直有人來參賽?」

第三節課稍微靜心,完成「校外教學」學習單,收拾書包,拿著昨天的戰利品「竹蜻蜓」,我們來到學習教室走廊,第三節課的大戰(站)是讓想辦法讓竹蜻蜓飛最高,一組五個,孩子可以無限次報名,看著他們不斷的搓手讓竹蜻蜓升空,一張張專注凝視的眼神,充滿無限希望,不用說,小文的休息時間又沒了。

整天,從早上八點的晨跑報名,到十一點的竹蜻蜓大賽,小文終於有時間喘口氣,孩子們去上體育課。

我一邊改作業,一邊想著,今天就這樣嗎?真是不過癮。

放學前,宣布今天十二點半全班都要在走廊排隊,孩子們問我:「為什麼?」我說:「一定有原因,等一下說。」

孩子們雖然莫名所以,依然充滿期待的配合著我,快速的吃完飯,擦餐盒、收桌面、刷牙、收書包。

十二點半,全班都在走廊上排好隊,我帶著全班走向操場,背後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阿~我知道,小文要帶我們去操場玩竹蜻蜓。」、「喔~原來是這樣。」

當我置之不理,一直往操場側門走,孩子們開始有人恐慌:「老師,我們班親班說一定…」我用食指放在嘴上作勢安靜:「來!先聽我說,以前小文小時候放學,都可以跟著路隊一起放學回家,路隊長舉著旗子,大家都跟著路隊長走,一路上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邊走路邊聊天,大家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利用這次的兒童節前一天,我們來個全班一起走路隊開心放學。」

於是我們從側門一走到側門二,小文帶頭,阿姨壓隊,一邊確保孩子們的安全,一邊讓孩子感受不同的放學型態,小文不斷的模仿路隊長的口氣說著:「注意安全…那幾個,有車子喔,ㄟ…要看路…跟緊喔,到家了」。

五分鐘後回到教室走廊,大家都說:「老師,你在莊孝偉嗎?」不過,小臉蛋滿是喜悅。

偶爾的脫序,顛覆一下孩子的思維,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守秩序」。

山上人博士鴨

週二一早八點分組,小文選四位組長(道宸、展誌、奕帆、宛霓),讓組長選組員,成組過程五分鐘,組員被組長選上自然產生榮譽感,組長自由選擇組員,多了一份甘願。[@more@]

說明學習主軸:「尊重團體、尊重知識、尊重環境。」每個人有三次調整心態的機會,完全自重自愛的孩子,可以許願,八點半準時出發。

上車前,組長已經分配好食物與座位,短短不到五分鐘的車程,請孩子閉目養神,司機叔叔說:「從來沒有載過這麼安靜的阿!」(我也從來沒看過他們這麼安靜耶~哈哈!)

 九點林場課程開始,小君老師帶我們進入竹林車站,說明「五分車」稱號由來,請小傢伙猜火車從竹林發車上山一趟要多久時間?耀耀非常激動,一邊跳一邊回答,小君老師問全班:「他是不是很愛火車?」全班團結的說:「對!」耀耀不理會旁人說著他喜歡的火車有哪些種類,說到激動處,整個人站在椅子上,一副君臨天下的樣子,我和小容相視而笑。

小君老師還請阿霖演羅東鎮長,請小吳演宜蘭鎮長,邊說著陳純精鎮長的決定,小君老師說當時陳純精鎮長非常有遠見,決定讓火車鐵軌鋪在羅東鎮內,說著摸摸阿霖的頭,此時阿霖非常的不給面子,打了一個大哈欠。

小君老師讓我們移到五分車上,感受五分車與台鐵車廂的差異,孩子說五分車座位都是木頭做的,空間比較狹窄,老師補充以前的火車是蒸汽火車,車窗如果打開,每位乘客都會灰頭土臉。

走到五分車鐵軌上,我們每個人扮演鐵道工人,巡視龜裂的枕木,並分兩組合作比賽架山洞,大家得先拉著地墊,在鐵軌上平穩站立,到需要修補的鐵道架起山洞,看著女生組不疾不徐,又有阿姨與彥增媽咪的幫忙,男生組又慌又忙,我猜想等一會一定會吵架,果不其然,當女生組完工後發出歡呼,男生組開始怪罪越幫越忙的組員,我在一旁說著:「能夠完全依賴自己的力量,又能有耐性,本來就很不簡單,慢慢來。」男生組沒多久也完工。

兩邊各自過爬行山洞,交錯過山洞,全班變成一列長火車過兩個山洞,雖然泥土濕滑,雖然膝蓋磨地會痛,孩子們投入的玩,沒有任何一位孩子抱怨。

小君老師說:「我沒看過動作這麼快速的火車,你們一定很常在運動。」孩子很容易被鼓舞,於是火車開始超速。

最後一站是山上人的家,小君老師先讓我們圍坐在火爐邊,拿出山上人的模型食物:鹹魚、滷肉飯、青菜、湯,說明勞動與食物的關係。指著牆上的照片,介紹山上人辛苦的生活,以及山上小學運動會的特殊項目–對照我們的大隊接力項目,他們必須背著六十公斤的水泥袋爬樓梯接力,小傢伙全都傻眼。

移到另一個房間,電話響起,小吳接起來,對方沒有出聲,電話又響起,小容接起來,依然沒有回音,正當大家疑神疑鬼時,小君老師趕快公布答案:「這電話是設計好,只要掛上去,就會有聲響,用意是要讓大家聽聽看古早電話的鈴聲,沒有鬼喔,不要擔心。」

於是,自由活動時間,尋找「鬼電話」,變成孩子們的主要任務。

(略過自由活動時間,這段時間,我被拉扯的體無完膚阿………..)

十一點半,前往博士鴨,享用博士鴨的歡迎禮—鴨肉丸鴨香腸湯一碗。

半小時後,導覽阿姨帶著我們從一樓介紹宜蘭得天獨厚的環境造就養鴨王國的秘辛,看著鴨母船趕小鴨,分辨唐老鴨與博士鴨的差異。

上二樓欣賞工廠包裝的衛生處理流程,孩子們的聽覺此時關閉,嗅覺大開,不由自主的低語:「滷味好香喔!」

上三樓,瞭解鴨蛋孵化的過程,需要整整二十八天,養鴨師傅靠著眼皮就能感受鴨蛋熟成的狀態,和鴨子全身寶、毫不浪費的環保哲學。

有獎徵答時間,導覽阿姨為了讓小傢伙人人有獎,問了二十幾個問題,其中有一題阿姨這樣問:「宜蘭的鴨肉為何特別好吃?」

正解應該是:「因為宜蘭有好山好水」

有個小天才自信而肯定的舉手:「我知道我知道!」

阿姨點他:「你說。」

小天才說:「因為宜蘭有博士鴨!」

阿姨大笑,立刻給獎品,這答案…能說不對嗎?

接著,我們下到一樓彩繪胖胖鴨,要求孩子下筆前先想過,淺色先深色後,因為在教室已經先上過「水彩課」,這一次孩子們選色很有概念,只有少數孩子下筆水分太多,顏色太雜亂,然而彩繪過程孩子們是開心的,面對藝術有主見而愉快。

放學前,一共兩隻胖胖鴨殞落,也許因為是四月二日,一定要有兩隻胖胖鴨發生意外,這麼自我解嘲後,告訴孩子們人生處處充滿意外,難以掌握的才叫做意外,好好看著意外的過程,並學會放下,之後一定會得到補償。

此次配合語文生活課設計的學習單,其中一項是寫出校外教學當天最想感謝的貴人,答案各式各樣,有組長、解說員、博士鴨工作人員、司機等,我喜歡多元的答案,表示孩子們有不同的價值觀,而且內心有感動。

PS照片正在克服技術性問題,請給我一點時間,抱歉阿~

 

 

 

樂樂足球賽冠軍

一年級時,為了迎戰樂樂足球賽,小文利用每週兩節體育課教孩子們踢球技巧,練習時間長達一個月,結果,我們以七十六顆球遙遙領先。[@more@]

星期二(3/26)下午,學校再度舉辦樂樂足球賽,我沒有任何機會指導孩子,只能在上週五叮嚀孩子假日運動可以選擇足球。這一次,我不抱任何期待。

據說上週三體育課,是孩子們本學期第一次練習樂樂足球,也是第一次知道新的樂樂足球規則,換句話說,才一次練習就要上場比賽,結果可想而知。

下午一點三十七分,我在教室內這樣說:「等一下一點四十五分就要比賽,時間好緊迫,我猜等一下排隊有人會聊天拖時間,走到體育館又得耗費五分鐘,比賽時,一定有人分心聊天,不團結很難贏得比賽,反正遲到等於棄權,到場不團結一定會輸,既然結果一定很差,乾脆棄權不要去。」

我內心清楚說這些話有夠不真誠,擺明我很想贏,還鼓吹非運動家精神,真是反教育。

然而,二年級的孩子果然天真,教室內響起此起彼落天使般的聲音:「誰說的,我們一定第一名。」

邪惡如惡魔的小文故意回答:「是~~~~嗎?確~~~~~~定?」

天使們團結起來想驅趕惡魔,大聲說:「確定!當然!一定第一名!」

惡魔被這股排山倒海的氣勢嚇到,膽小的說:「好吧!相信你們,排隊!」

二愛的孩子,一鼓作氣,收好桌面,換好鞋子,迅速到走廊,排好隊,頭也不回,立刻快步走向體育館,把惡魔丟在後頭。

惡魔拼命追趕他們,心裡想著:「很好,鬥志高昂。」

原本不疾不徐整隊前進的二忠隊伍,被司令台轉角衝出來的二愛隊伍超車嚇到,二忠隊伍有些震懾的說:「阿!是二愛,唉~又要輸給二愛了!」

惡魔又在隊伍後想著:「很好,氣勢過人。」

一點四十五分,比賽開始,惡魔靜靜觀戰不語,二愛自發性的響起可愛的加油聲「二愛,加加油!加加油,二愛!」這是哪門子的加油口號阿?

一點五十五分,比賽結束哨音從JIMMY口中吹起,JIMMY統計著比賽分數,二愛孩子們站在原地屏息以待,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JIMMY說:「竹林國小二年級之少林足球賽,第一名是….」主持人總是喜歡拖拍營造氣氛,殊不知孩子們的一口氣就快要用光,就在快要窒息的那一秒,JIMMY說:「二年愛班七十三顆球」

二愛全部不受控制又團結的跳起來大吼:「YA~~~~」

於是今年,照往例,我們又拍下「樂樂足球第一名」的勝利團體照。

PS下回補照片和孩子的日記喔~

 

美勞課~三原色

一年級我們上過色彩,當時,讓孩子玩調色,說了很久色彩的故事,接著開始讓孩子混色。[@more@]

星期一美勞老師帶著他們用說故事的方式,再來學一次色彩,孩子並沒有忘記三原色紅綠藍,孟純老師老師把顏色配上水果,讓孩子一邊畫水果,一邊記住各種顏色的配色原則。

每個孩子的圖畫紙上有大小不同的水果,水果的顏色都是調色而來,每一張的顏色都不同。

孟純老師對我說:「二愛的孩子很棒,每個顏色都自己調出來,沒有依賴水彩顏料。」

我仔細一想,這代表著孩子勇於嘗試,肯創新。

接下來的課程,會是什麼呢?加上背景嗎?兩週後揭曉。

PS相機又出狀況,抱歉,照片晚一點上來。

行動書車又開來了

星期一早上第三節課,我們在寒風中享受書香。

[@more@]

這次書車停放在小操場,孩子們坐在穿堂小桌椅上,看書的眼神陶醉,但雙手發抖,我看得很不忍心,只得不斷地問:「有沒有要換位置阿?」、「要不要回去拿外套阿?」

於是,有人縮著身體,有人協助擋風,有人拿外套,有人包頭巾,各種看書的模樣全出籠,話雖如此,能用不同的方式閱讀,對孩子們而言,還是很開心的。

接下來還有四天書車也會開來,敬請期待。

4/9、4/30、5/1、5/28。

共讀書~「愛的書庫」、「竹林圖書館」

我透過各種管道幫孩子們借書,從愛的書庫到文化中心(因此常逾期阿),哪裡有好書,就搬進二愛。[@more@]

這週二我們共讀「從鑰匙孔裡偷看」(愛的書庫),孩子們看見「圖畫中巧妙安排的數字」,以及姊姊和弟弟看事情不同的角度。

另外一本「有色人種」(愛的書庫),裡頭的邏輯辯證非常有意思,黑人主角說著自己的膚色不管雨天、晴天、熱天、冷天各種情緒下都是黑色,白人的膚色則會隨著外在而改變,最後一頁黑人對白人說:「而你們居然說我們是有色人種?」我問孩子誰才是有色人種?孩子們說:「白人」。

這本書是談尊重最棒的教材,不過,還得先給孩子很多先備知識,我說到黑人如何被帶到歐洲與美洲大陸的歷史,盡可能用簡單而明白的話語來傳遞故事,再說到「林肯」解放黑奴的歷史,孩子們很快就有感覺(小達人有閱讀過林肯生平)。

最後是問孩子:「人,會因為膚色不同,身份不同,性別不同,甚至是開的車不同而不同嗎?會變成不同動物嗎?」

這週還看了「小圖與小言」、「一隻有教養的狼」(竹林圖書館),期待透過閱讀,孩子能漸漸理解世界。

 

週五語文課

改好孩子週三寫的句子本,在孩子們的劇本下打上笑臉,組員交換欣賞後,看到笑臉比較多的劇本,孩子可以學習模仿,也會比較清楚小文要的方向。(不斷提醒孩子,大家都寫得很好,只是小文的標準需要的是什麼,沒有符合我的標準,還是好作品。)[@more@]

交換過後,每一組都決定好要用誰劇本來演出,第一組打算用林軒的,第二組用柏成的,第三組用凱蓁的。

我不厭其煩的告訴大家,我喜歡幾位同學設計的「聊天橋段」,真的有寫出歡樂的氣氛。

第一組的彥增,寫到最後,記得要銜接到第二幕,安排小松鼠提出帶啄木鳥拜訪鄰居的要求,是有「邏輯」的作者;奕帆用簡短的對話,寫出兩個角色之間初次見面的「逐漸熟絡」氣氛;陳貞和宣穎安排的對話,則可以看出作者的本性善良,總是很熱情的接待客人。

第二組的昀捷、亮勳,在對話中隱然可見作者話不多但熱情;宛霓安排的對話則充滿童趣,確實是很陌生得兩個角色,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第三組的禹銓和博耀,寫出「莫透英與岩蹄兔」系列感覺,角色無厘頭說著無關緊要的話,又透露著一絲幽默,幽默中有親切;展誌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在對話中,也可見角色對話的真誠,問著正經八百的話題。欣侑這次的對話創作,令我印象深刻,小松鼠像個溫暖的小女生在和新朋友啄木鳥對話,在對話中,我看見房間的擺設,聞到餅乾咖啡的香氣。

另外,也有幾個孩子的對話讓我看見「交友危機」,如果孩子本身用那樣的話題來聊天,肯定很快就失去聊天的對象。

叮嚀孩子上台順序,所有演員上台自我介紹並發下序幕,緊接著第一幕小松鼠和啄木鳥開心聊天,演員下場遊走,第二幕暖暖森林鄰居依序上場,小松鼠帶著啄木鳥依序拜訪,演完謝幕。

排演十分鐘,「演員上台定位,下台背台詞」,這些動作在二愛,孩子們都習慣了,小文則負責道具擺設(聊天的餅乾)。

每一組上台五分鐘完成一齣戲,孩子們很積極的想融入角色,沒有人怯場,沒有人逃避,尤其是台上台下和樂融融,台下認真觀賞,台上用心演出,我則用感動的心享受著。(影片給小文一點時間,近日內會上傳)

總是透過各種活動,提醒孩子本週學習主軸「尊重」,因為大家尊重自己的角色,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演出,所以我們可以獲得真正的快樂,相信這一點一滴的「置入性行銷」,孩子們會學到的。

桌上為孩子們準備八根捲心酥,告訴孩子啄木鳥與小松鼠聊天時,可以邊說邊吃,當然也可以為組員留下「演出的成果」(第一組八人、第二組七人、第三組七人)。

 三組都選擇分享,讓每位組員都有得吃,第二組孩子很可愛,多了一根捲心酥,先跑來拿給小文:「老師給你」,我笑笑的說:「這是你們的」,孩子們又跑去找阿姨:「阿姨給你」。

孩子們自然而然做到分享快樂,是因為他們在活動中真心感受到快樂,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