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話的瑞士人

說好話的瑞士人

如果有個「世界盃說好話大賽」,看看哪一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說好話,冠軍寶座應該非瑞士人莫屬吧!
剛到瑞士時,有一次在公車上,重感冒的我噴嚏連連又不停擤鼻涕,我每打一次噴嚏,車上乘客就「輪流」轉過頭來對我說:「祝妳健康!」當時好不習慣這樣的「關注」,怪尷尬的,還沒到達目的地就提前「逃」下車,不料下車前還有不少人(包括司機在內)齊聲祝福我早日康復![@more@]
超市的收銀員也一定會在顧客結帳時打招呼,而且隨時間變化招呼詞。例如付完錢,你會聽到收銀員對你說:「祝你有美好的一天!」「祝你有個美好的夜晚!」或「祝你周末愉快!」
瑞士人會道謝,然後不吝嗇的回過頭來也祝福一下對方。這樣大家互相祝福,購物這瑣碎的例行公事因此變成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快樂泉源。
推著嬰兒車帶寶寶出門,幾乎每次都會有人過來看寶寶,稱讚寶寶的眼睛漂亮、膚色健康……我這個當媽媽的總是聽得飄飄然,覺得自己的寶寶真是全天下最可愛的。
後來才發現,每個小寶寶都一樣常被路人稱讚,而每個媽媽也都跟我一樣聽得樂陶陶。漸漸的,我不再只把眼光定在自己的寶寶身上,看看別人的寶寶,的確也很可愛?開口稱讚變成自然而然,也因此和其他的年輕媽媽熟悉起來,添了好多交換育兒心得的好朋友。
然而,這些年來最讓我覺得溫馨的其實是家人之間的好話交流。
外子是瑞士人,用餐完畢一定跟我道謝,說餐點很可口、說他好滿足;出門上班前會祝福我一天愉快;臨睡前會祝我一覺好眠。
當然,長久下來,原本單向的祝福已變成雙向的互祝,而我們的日子真的就像我們每天所說的話一般,多半愉悅又滿足。
我細心觀察婆家眾親友,發現大家真的都是隨時隨地說好話的高手。我想,這樣的好話交流就是一家人和樂融融最大的因素吧!
若有機會來到瑞士,在大街上買個三明治或冰棒來邊走邊吃,很可能會有人對你說:「盡情享用!」或「祝你好胃口!」不必驚訝,也別覺得尷尬,只要微笑道個謝,然後繼續享用;如果對方也正在吃東西,道謝之外,也大方的回祝對方有個好胃口吧!
這就像「微笑原理」:你微笑,別人就會對你微笑。
「情緒」具有高度傳染力,不論好的或壞的。

背書(真實故事很感人)

背書(真實故事很感人)

小鄭雲林人。家中從事建材業,算得上富甲一方。

小鄭國小一畢業,望子成龍的爸爸就早早將他送到

都市裡一所知名的天主教私立中學就讀。

        

到了國中,小鄭才知道自己與都市的孩子差別有多大。每次考試,他總是墊底的那一個;他也總是被斥責、排擠的那一個。沒有人問小鄭,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沒有人對「小鄭」伸出「友善」的手。師長們總認為,成績不好就是學生「不夠努力」。尤其是英文導師,對小鄭非常嚴厲。她覺得小鄭就是壞了全班平均成績的那顆「老鼠屎」。 
  
        老師放棄小鄭小鄭也徹底放棄了自己。[@more@]

        那年除夕夜,小鄭握著「滿江紅」的成績單,徘徊在校園裡不敢回家。後來,學校裡的神父發現了他。

        「為什麼到現在還不回家過年?」神父慈藹的詢問。

        「我不敢回去,回去會被爸爸打死。」小鄭手裡的成績單握得更緊了。

       「唉!不然我替你寫一 張 『保證書』,保證下學期你一定會用功,可以嗎?」

        「沒用的。」

        「好吧!」神父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我今晚陪你回家。」

        「不行!你轉身一走,爸爸還是會打死我的。」小鄭愁眉苦臉的說。

        神父沒輒了,兩個人坐在校門的臺階前,一起咳聲嘆氣。小鄭最終沒有回家過年,神父告訴他爸爸:「貴子弟積極認真,將利用春節假期在校拚命苦讀。敝人將會『隨侍在側』,勤加輔導,請您放心!」 
  
        後來,神父收了這個小弟子,每天清晨特地為他「補習」。他發現小鄭很聰明,只是鄉下孩子的「起點行為」較差,一開始跟不上,跟大家的距離一拉遠後,「自信」便一點一滴的消失了。 
  
        開學後第一次英文考試,小鄭考了滿分。英文導師滿臉詫異,直覺這孩子作弊,小鄭無言以對。老師說:「中午到我辦公室來再考一次。」

       中午,小鄭吃過飯,便慢慢踱到辦公室。

        老師斜眼看了他一會兒,說:「不用考了,只要你能夠把課文念一遍,我就姑且相信你。」

        小鄭說:「老師,我原本以為要考試,所以沒帶課本。我用『背』的可以嗎?」

        老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吧!那你就『背』吧!」

        「背哪一課呢?」小鄭追問。

        老師瞪了他一眼。 
  
        於是小 鄭從第一課課文開始背起。隨著他清朗流利的誦讀聲在辦公室裡迴蕩,老師卻突然趴在桌上痛哭了起來。


 

辦公室裡其他老師紛紛圍攏過來,問:「是哪個學生讓老師如此傷心?」


 

這時,導師驀然抬起頭問小鄭:「是誰教你的?」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導師拉著小鄭的手直奔神父的辦公室。

        神父在午休,一看到有人進來,才問了一聲:「有事嗎?」


 

        沒想到老師竟然跪了下來。


 

        手足無措的小鄭嚇了一大跳,也馬上乖乖的跪在一旁。

     只聽到導師哽咽的說:「神父,對不起,我不配當老師,我對不起『主』。」老師的抽噎聲,靜靜的迴蕩在神父的辦公室裡,也迴蕩在小鄭的心裡。 
 

 

       這是么弟告訴我的故事。當年他就讀臺中衛道中學時,一位老師親口告訴他們這個故事。老師經過一番激烈的家庭革命,終於拋棄俗世的一切,如願出家成為一名修士。精通多國語言的他,只希望能像當年幫助他的神父一般,去拉拔更多孩子。

        每年都會遇到許多自我放棄的孩子,如果我們也放棄了他們,這個社會該怎麼辦?

       為一個孩子「背書」吧!只要不放棄,保證能看到未來的路。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清。趙翼

一句感謝,撒下善念的種子

一句感謝,撒下善念的種子    陳月文 (文字工作者)

 

兩個孩子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彼此看不對眼,經常找媽媽告狀,互派對方的不是。當時我雖然煩不勝煩,但心裡卻清楚明白,如果沒有圓融的處理,將造成兩人長期的心結。於是,我宣佈了一項新措施:每天的晚安故事之前,每個人都得互相謝謝別人三件事。

  當天晚上,母子三人洗完澡,開始進行晚安故事時間時,我沒有直接拿起當天要說的故事書,而是看著他們,溫柔的說:「今天,媽媽好開心,因為早餐的時候,妞妞幫易易和媽媽拿餐具,易易不小心打翻了豆漿,妞妞也趕快拿抹布來幫忙擦桌子,接著還上樓拿了易易的衣服,幫媽媽把易易的濕衣服換下來,免得易易感冒。」
[@more@]
每天都要講出三件事感謝家人

我說話的時候,看到妞妞的眼裡閃現驚喜的光芒。
我說:「媽媽要謝謝妞妞幫忙媽媽和易易,妞妞真是媽媽的好幫手!」
然後,我接著說:「易易今天也有三件讓媽媽好感謝的事。」
我看到原本一臉沮喪的易易臉上閃現一抹驚喜與好奇。

「要出去散步的時候,妞妞沒有注意到媽媽提醒說今天要到正在開挖的新路去騎腳踏車,依舊穿著拖鞋,易易特別提醒姊姊換穿運動鞋,還耐心的等姊姊換好鞋,沒有一點兒不耐煩。妞妞鞋帶鬆脫了,易易也關心的提醒妞妞重新繫好鞋帶,以免發生危險,還大聲呼喚騎在前頭的媽媽停下來,等候妞妞繫好鞋帶再繼續往前騎。」我說著的時候,看到兩個孩子的臉上都煥發出了驕傲的光芒。

說完之後,我告訴妞妞:「換你了!」
「我?」妞妞愣了一下才會意過來,憶起我早上的政令。
「試試看,」我安慰她:「就像媽媽剛才說的那樣,想想看,易易今天有沒有讓你覺得可以感謝的地方。」
妞妞想了一下下之後,終於開口:「可以講媽媽剛剛講過的事嗎?」
「可以呀!」我說:「當然,如果除了媽媽講過的之外,還有其他可以感謝的事,就更好了。」

媽媽帶頭示範有潛移默化效果

   妞妞開始說了:「我很感謝媽媽煮好吃的飯菜給我們吃,也帶我們出去騎腳踏車,還教我們唱好聽的歌。」

  那是我們每天出去散步的必備項目。愛唱歌的我總會在帶著他們漫步於自然中時隨性高歌,因為我們散步的路線,常常是人煙稀少的荒地,我因此可以放懷讓歌聲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不必擔心四周異樣的眼光。

  我這項嗜好也傳染給了女兒妞妞,她常常會想學我唱的歌,於是,芒草飄搖、牽牛花怒放的野地裡,除了風聲、鳥聲和草兒沙沙聲之外,也多了一個女高音和一個嫩甜的兒童美聲。一首首我喜歡的歌謠就這麼在野地的閒步中,傳進了女兒的心田與腦海。

  「我很謝謝易易提醒我騎腳踏車不要穿拖鞋;也願意等我換鞋子;還告訴我,今天要騎新路,最好穿舊的運動鞋,才不會讓路上的泥巴把我的新鞋子弄髒。」

我看到易易因著姊姊的感激而開心不已。妞妞說完以後,我轉向兒子:「換你了!」

有了我和姊姊的示範,易易的年紀雖小,卻也很快整理出值得感謝的事例。

就這樣,透過一天天的點滴感激,兩個原本劍拔弩張的孩子,心溫柔了起來,平日互動的內容都從感激、感恩著手,兩人的感情也愈來愈好。

平常睡上下舖、年紀相差七歲半的兩人,常常依偎在易易的下舖,分享一天的見聞和心得,經常要我頻頻催促「該睡了,免得明天睡眠不足,影響上學。」才勉強結束談話。

心存善念可以改變人的氣質

  後來,我發覺,這樣的思惟漸漸成為孩子們的習慣,他們回家來分享的學校、夏令營、冬令營,或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從善出發,他們看到的常常是別人的功德面,都是值得感恩的地方。

  有一回,讀國三的女兒段考結束當天,到我工作的地方去等我一起吃晚餐。

我的同事告訴我:「妞妞一打開門,我們就覺得一片陽光灑了進來。」他們邊說邊表演妞妞進門的模樣。

  他們告訴我,台灣的國中生已經很難看到笑臉了,沒想到,妞妞已經是面臨聯考的國三學生,臉上竟然還掛著讓人羨慕的燦爛笑容,他們因此封妞妞為「陽光女孩」。

   兒子易易讀國中的時候,一個在學校附近開店的朋友曾告訴我,每當看到穿該校制服的學生上門,他就會順口問對方認不認識我兒子。一回,終於問到一個兒子的同班同學。他事後告訴我,那個同學說:「陳易是我們班的呀,我們全班都很喜歡他。」

   我相信,是他的善良和「觀功念恩」的習慣,讓他得到同學的善緣。
 
沒想到,當年的一個轉念,讓兩個孩子不僅學習到多看對方的優點,也學會了以感恩的心眼看待周遭的人、事、物,而讓生命有如許向善的改變。

心的溫度,自己決定

心的溫度,自己決定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在學生畢業的最後一節課時說:「這是我給你們上最後一堂課了,這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也是一堂深奧的實驗課,我希望你們以後能永遠記住這最後一堂課。」

 教授說著,取出一個玻璃容器,又注入了半容器清水。

 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進一旁的冰櫃說:「現在我們將它製冷。」

 過了一會兒,容器取出來了,裡面的水凝結成了晶瑩剔透的冰。

 教授說:「0℃以下,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種形態,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動了。」

 「現在,我們來看水的第三種形態。」[@more@]

 教授邊說邊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酒精爐上,並點燃了酒精爐。

 過了一會兒,冰漸漸溶化成了水,後來水被燒開了,咕咕嘟嘟地翻騰出一縷縷乳白色的水蒸氣,在實驗室裡靜靜地氤氳著、瀰漫著。

 過了沒多久,容器裡的水蒸發乾了。

 教授關掉酒精爐,讓同學們一個個驗看玻璃容器,說:「誰能說出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學生盯著教授,他們不明白這最後一堂課,學識淵博的教授為什麼給他們做這個最簡單的實驗。

 教授看著那些不願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生說:「水哪裡去了呢?它們蒸發進空氣裡,融進藍藍的遼闊無邊的天空。」

 教授微微頓了一頓又說:「你們可能都覺得這個實驗太簡單了,但是……」教授口氣一轉,嚴肅地說:「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實驗!」教授瞅了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學生說:

 「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

 教授說:「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0℃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境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教授微笑著望著他的學生們問:「明白這堂最簡單的實驗課了嗎?」

 「不,這不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水的溫度靠火的加溫達到100℃,而人心靈的溫度則靠正面的思考、樂觀的心、親友的關懷、溫柔體貼的心、對這世界的好奇心、勤奮努力等等來加溫。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讓各位朋友們心的溫度升到滿滿的100℃,讓您我的生活變的更多加采多姿。


勇氣.泳趣 小海豚之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4l0Ybm9ElI&feature=youtu.be&hd=1

主角是我們班的哦,協助拍攝的也有我們班的哦!

引用Vicky Lin說的話:說真的!terry與小記者們「極限」再次緊繃了…從轉變主題、拍攝、訪談、討論、剪輯、後製,大家都辛苦囉!老師也知道,有些夥伴的辛勞是用「期中考」的成績換來的,希望在爸媽面前拿出考卷時不會太嚴重。雖然老師有時急了點、兇了點,但是看到大家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執行任務,說真的,老師也感動在心田!此外,也感謝紫嫻及媽媽願…

考試考壞了,怎麼辦?

考試考壞了,怎麼辦?

莫茲婷

挫敗在人生中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大多數的人面對挫敗時,仍會有失望、不知所措與沮喪的心情,就像在學走路時跌倒,感覺到身體疼痛、不高興等等。所以,挫敗可能像投了一顆震撼彈,讓人身陷恐懼之中,如:「完蛋了!一切都完了!」「我已經輸別人太多,我沒希望了。」不僅如此,挫敗也可能會無情的摧毀個人的價值,如:「我不行!」「我很笨!」「我很糟糕!」……然而,慶幸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小戰士,會因為戰勝挫敗而逐漸發展成一個愈戰愈勇的勇士;若不是這樣,在起初學走路時,我們早就因為跌倒帶來的挫敗感而放棄了。這也對應了發展心理學家懷特(R. White)的看法,從嬰兒期開始,人就受到內在動力的驅使而想要「駕馭」他們的環境,他稱之為「求勝動機」(Mastery Motive)。除了走路外,也可從其他方面,例如轉動把手、打開櫃子和操作玩具,透露了與生俱來的「求勝動機」。

四法寶,訓練內心的戰士
所以考試考不好,不是天塌下來、無可救藥的事,反而是訓練內心戰士的時刻。以下提供幾個方法來克服考試考壞這件事:
[@more@]
1
.同理接納孩子的挫敗心情
考試考不好的挫敗,必會打擊每個人的心情。處理心情的不二法則,必定是「先右腦後左腦」。何謂「先右腦後左腦」呢?右腦是感受、心情、情緒的主要處理中樞;左腦是理性、分析、邏輯的主要處理中樞。應先安撫在右腦中浮躁不安的負向情緒,再來勸說分析。因此,情緒的處理乃透過「同理」、「接納」和「鼓勵引導」說出內心的感受。

許多孩子對於考試考壞了,除了自責懊惱沒有達成目標外,最令其憂心的乃是父母的感受,或隨父母負向心情而來的懲罰。因此,有些孩子直接將「難過」寫在臉上;有的則以表現出「不在乎」來逃避內心的感受。無論何者,孩子內心的感受都是沮喪和憂慮的。因此,父母親此時此刻應先同理孩子的心情,也就是「如果我是你,我也會覺得難過」或「你的心情,爸爸(媽媽)可以了解」;相對的,第一時間的回應若是急於指責:「會考出這種成續就是因為你不用功」;或倉促建議:「現在怎麼辦?要不要重考?要不要去補習班補強?」都會透露給孩子這樣的訊息:你是一個失敗者;你的失敗,我不能接受。

2.充電恢復活力再出發
考試考不好的沮喪心情絕非像一點靈般,瞬間能消失;消除沮喪需要時間,也需要空間。因此考試考不好,切勿急著採取補救行動;真正需要的是先做些恢復活力的事,特別是和身心活動有關的事,如運動、戶外休閒、旅行。這樣一來,能讓自己沉澱心情、累積能量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這過程中去確定自己的生涯定向和方法,都是再出發前重要的思考。

3.提取成功經驗、建立信心
當挫敗發生時,有時會像洪水般將人埋沒在「無力」和「無望」感中,以偏蓋全的否定自己的能力。然而,光對孩子說:「我相信你一定能」,或「下回你一定會考得比這次好」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為這些回應加點理由,而理由最好是:連結孩子認同且深具意義的成功經驗;即使那樣的經驗在旁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然而對當事人來說,卻是深具意義的。

例如小成有個專長:飼養甲蟲。同學養不活的蟲,在小成的手中,每隻蟲能從卵,變成幼蟲,再變成蛹,最後羽化成了成蟲。因為很喜歡研究甲蟲,小成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資料、實地採訪;認識每隻蟲的專有名詞、也了解每隻蟲的生長條件和屬性。當他在學習路程受到挫敗時,父母可以小成飼養甲蟲的成功經驗,協助他建立信心:「小成,媽媽很佩服你,可以把每隻蟲照顧得這麼細心,花心思研究。這樣的學習態度和精神,真了不起,你怎麼辦到的?」當父母聚焦於孩子具體的「不簡單」成功經驗,並給予讚許時,即喚起他成功的經驗和情感,並轉換繼續為目標堅持下去的動力。

4.愈挫愈勇,從家裡開始
「追求成功,避免失敗」是大家共同的經驗。從小,我們都曾經因為自己的好表現,而獲得星星、蓋章、掌聲……等等;相反的,只要不及格、未達標準、失敗,就沒有了。但弔詭的是,從小我們也被灌輸「失敗乃成功之母」之類的口號。整體來說,對於失敗,我們缺乏好的經驗,最終只讓失敗停留在和經驗分裂的口號中。因此,真的沒考出好成績時,我們也很難會相信:失敗是正常的、好的、有意義的。以下,提供在家中推行「愈挫愈勇」的好方法:

父母多分享自己失敗的經驗
父母會陪孩子閱讀許多偉人的故事,如愛迪生發明的故事,希望孩子從中獲得激勵,不怕失敗。倘若父母也能和孩子分享自己從挫敗中學到的事情,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挫敗,這樣切身的感受將遠比亙古自今的偉人故事更有影響力。

舉辦進行式中的慶祝會
成功時,慶祝歡呼是常有的事,然在進行式中的小步成功,卻常被忽略。這其實是暗示孩子:結果比過程重要。所以,當孩子願意嘗試並認真努力,即使還未有最終的成果時,可以在過程中給予鼓勵,如舉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成功慶祝會。如此一來,慶祝會傳遞的訊息是:有好的過程則會有好的結果。

設立愈挫愈勇獎
「愈挫愈勇獎」意在鼓勵孩子勇於冒險嘗試、挑戰、永不放棄、不怕失敗。也許,最終結果嘗試是失敗了,無法獲得外界的肯定,仍會獲得家人永遠的支持。

集結支持加油團
運動員出賽,要達成目標時,需要有人鼓勵和贊助;考試同樣需要有人幫忙加油打氣。當收拾好挫敗心情,準備再出發時,請孩子找一群支持者。除了父母外,孩子可邀請他所認同的人成為他的支持者。就像正在學走路的幼兒,獲得身旁人的鼓勵、拍手,將增加幼兒學走路的動力。

永不放棄的行動方案
當孩子心情平穩,開始有了動力後,討論考試考壞的原因是必要的。考壞的原因也許是努力不夠、方法錯誤、生涯定向模糊等等。甚至也可邀請其他人,一同擬定孩子個人的讀書計畫,考量的因素包括:孩子的學習風格、學習的優、弱勢、學習策略等等。學習的計畫與行動可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況,經常做討論及修正,最重要的是:沒有懲罰、沒有藉口、永不放棄。 

從嬰兒期開始,心中的小戰士陪伴我們通過小考驗;進入求學的生涯時,家人、朋友、老師加入與我們並肩作戰。當我們能把各種考試和考驗轉化成建造自我的教材時,內心的小戰士就會逐漸發展成彈性絕佳、愈挫愈勇的戰士了。

一本免費的英文文法書

Edmonton teacher, Wade Hutchinson, told me last week about Bootstrap Grammar.  The purpose of the site is to provide simple, illustrative examples to help folks avoid common errors in writing.  Jean Samis, a BC teacher, who will provide for the asking, some test materials.  The 77 page pdf is free to download and use by anyone.

       The URL:  http://bootstrapgrammar.ca

http://bootstrapgrammar.ca/Bootstrap_Grammar/Download_Bootstrap_Grammar.html

你所說的話就是所修的路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子說:「師父,今天我們肯定能化到不少東西。」師父不語。

弟子剛說完,有人狠狠地從店內扔出一個玻璃酒瓶,碎了一地。

師父駐足,彎腰撿拾玻璃碎片。

弟子不解問道:「多管閑事幹什麼?反正我們不經常到城裡來,玻璃又紮不到我們,還是趕緊去化緣吧。」[@more@]

師父指著不遠處向他們走來的一個人說:「看見了吧,他拄著拐杖,走在盲道上,肯定眼睛不好,萬一被玻璃紮到怎麼辦?這大街上人來人往,碎片很容易紮破車輪,還有許多人穿著涼鞋,不小心踩在上面會傷著腳。」

弟子為師父的善舉油然起敬。他們將玻璃碎片全部撿起來倒進垃圾桶然後開始化緣。

在一家店鋪門口化緣時,店老板一臉的不屑,不懷好意地罵他們:「像你們這樣穿個和尚服,騙人錢財的我遇到太多了,你以為穿個馬甲我就不知道你們行騙的行徑?還沒開張就來要錢,晦氣,真晦氣。滾開,滾開,趕緊消失,不要影響我的生意,否則我要報警。」

面對無理的指責謾罵,弟子準備和店老板論理,師父拉住了他,說:「施主,息怒。對不起,打擾了。祝你生意興隆,廣結善緣。」

他們剛準備離開,附近的一個店主人走過來對剛才無理的那個人說:「他們肯定不是騙人的,因為我剛才看見他們扶著盲人過街,而且還把地上的玻璃片撿到垃圾桶。如此心存善念的人怎麼會騙人呢?」

說完,他主動給師徒兩人送上一份心意,並熱情地祝他們一路平安。師徒兩人微笑著鞠躬,表示謝意。

弟子說:「師父,世上還是有好人相信我們。」

師父說:「記住,我們所說出的話,付出的善舉就是自己所修的路。心存無邊善念,路不會斷頭!手付舉手之勞,緣不會盡頭。總會有人扶你一把。」

我國古代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這樣一段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酷夏寒善良的話是春風,使萬物萌動生機,明媚燦爛;惡言是一把毒劍,阻擋友愛,使愛意雕零,善良枯萎。」

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就是鋪在今後道路上的每一塊磚,好人緣就是好材料,好材料鋪就好未來。

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連續三個多月,丹尼餐廳的營收根本無法與成本打平。經濟不景氣前這間小餐館也曾有過門外大排長龍的日子。今晚,丹尼算了算帳款,他決定餐廳就開到今天了吧!他已無力再承擔虧損了。

應該是晚餐的尖峰時間,店裡卻只坐著一對父子,兩人共點了一份套餐。孩子吵鬧著,父親先是不予理會,接著不耐煩的要孩子安靜。此時有個戴著帽子、臉色陰沉的男子走進店裡,丹尼上前招呼,一邊心想:或許這就是餐廳最後一個客人了,不如多招待他一些吧!能做的雖然不多,但小小的驚喜或許能帶給他人一點快樂。[@more@]

*幸運餐桌免費招待*

丹尼等男子點完餐後對他說:恭喜你!你所坐的位置正是本日的幸運餐桌!不僅所有餐點免費,還可獲得額外的招待!

男子驚訝的看著丹尼:沒想到我竟然這麼幸運!

丹尼笑著為男子送上招待的甜點,男子也露出笑容。隔壁桌的孩子看到了吵著說:爸爸,我也要吃甜點。

父親卻說:沒錢啦!吵什麼吵!

看到了這一幕男子對丹尼說:那麼,我也將我的好運分一點給其他人吧!

於是他請丹尼將甜點送到父子桌上。孩子看到甜點,開心的又叫又跳;父親也露出了笑容,走到男子的桌旁向他道謝。兩人坐下來一聊,才知道男子是間小公司的老闆,名叫庫爾。庫爾問那位父親是做什麼?只見他沮喪的回答:我原是產銷經理。但因公司營運狀況不佳,已通知我做到月底。*

聽見這樣的回答庫爾想了一想說:嗯,我的公司正在找尋業務方面的人才,不知你有興趣試試嗎?

這位父親露出驚訝的表情:這,當然好啊!

兩人便約定了明日到公司面談的時間。這天過後丹尼決定再堅持一陣子,並每天都選出一張幸運餐桌,招待坐在那張桌子上的客人。消息傳開後許多人都好奇的要來碰碰運氣,而丹尼爾餐廳的人氣因此越來越旺。

幾年過去後庫爾已是丹尼餐廳的老顧客和好友。有天庫爾突然問起丹尼:你知道當我第一次走進餐館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嗎?

丹尼搖搖頭。庫爾淡淡說:其實那天晚上,我走進餐館是打算飽餐一頓後,想辦法結束生命。那天我妻子給了我封信,信中說她再也無法忍受我工作忙碌,時常忽略她。所以決定與另一個男人遠走高飛!那晚我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我那麼愛她,她卻感受不到。我對這世界真是灰心到了極點。

庫爾抬起頭來對丹尼微笑了一下:但也就在那晚我坐到了幸運餐桌!一開始我內心深覺諷刺,但我並沒想太多就將幸運分給其他人,並看到他人開心的回應時,我突然深深覺得自己還是有用的。於是,我開始重建了自己的人生!

丹尼看著庫爾眼眶盈滿了淚水。他深深了解到,真正的幸運其實是來自於不顧自己缺乏的無私給予,而自己也正是那眾多幸運者之一。

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每天我開著生命的窗迎進滿室的陽光,希望我能帶給別人太

人生,有許多事是值得堅持的

人生,有許多事是值得堅持的

 

曾經有 一 位知名作家,在某天早晨,和朋友一 起去 一 家商店買報紙。那 一 天,店家老闆娘似乎心情不太好,臉色很臭!在給他報紙時,是直接坐在店裡把報紙用力扔出店外,並嚷著要他自己將零錢給放在門口的櫃子上。[@more@]

 

那位名作家照著老闆娘的話,將零錢給放在門口的櫃子上,便從地上撿起被扔在地上的報紙,向著店裡非常有風度地鞠了個躬,又說了聲「謝謝」,但裡面的老闆娘依舊是臭著一 張臉。同行的友人非常為他抱不平!問他:「對這樣 一 個無禮的瘋婆子,還對她說什麼『謝謝』?為什麼不教訓她兩句呢?」那位名作家卻說:「為什麼要這樣呢?不管對方是不是 一 個淑女,我都要選擇作一 個紳士。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不管對方是不是一 個淑女,我都要選擇作 一 個紳士。」想 一 想,您我是 一 個懂得「堅守自己的價值」的人嗎?

 

容我將上述那句話給改寫如下:

 

不管對方是不是 一 個可愛的學生,我都要選擇作一 個好老師。

不管對方是不是 一 個可敬的老師,我都要選擇作一 個盡本份的學生。

「不管對方是不是 一 個情緒平靜的病人,我都要選擇作一 個好醫師。」

「不管對方是不是 一 個講理的詢問者,我都要選擇作一 個好辦事員。」

「不管對方是不是 一 個和氣的客人,我都要選擇作一 個親切的店員。」

 

親愛的朋友,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我們每一 天將碰到哪 一 種人!我們也許也沒有辦法去改變別人的價值,然而,我們卻可以選擇「堅守自己的價值」!人,常輕易地放棄自己的價值,常喜歡讓別人來改變我們的價值、品質,特別是當我們不喜歡對方的某一 點,覺得對方某 一 點很差勁時,我們回應他的方式,卻往往是把自己變得跟他一 樣,意即把自己變成 一 個和對方 一 樣糟糕、差勁的人。冷靜想想:這麼做,顯然並不值得。

 

「不管對方是不是 一 個淑女,我都要選擇作一 個紳士。」這句話可以套用在各行各業。無論我們明天會接觸到怎麼樣的人,甚願您我都能堅守自己的價值!活出自己應有的品質,屆時受益最大的,仍將是我們自己。

 

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

 

所以啦,讓你生氣的不是別人,讓你計較的不是別人, ……常常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