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所以先~之Science篇

Repost from  

 >> http://bit.ly/2qHyN7L

會考倒數・自然篇|

重視實驗,

「用說的」複習跨科概念

會考自然科已經不再以繁雜的計算題,

或是考倒學生為方向。

生活化、重視圖表、實驗探究題目,

反而是近年的趨勢,

尤其自然科涵蓋了

生物、地科、理化的知識在內,

跨科間的知識整合能力

也是學生在複習階段必備的能力。

台北市仁愛國中理化老師李美惠

分析會考考題趨勢,

對即將進考場的九年級生,

提出五個複習方法,

協助考生面對會考的最後衝刺。

邁入五月天,

迎接106年自然會考試題的挑戰,

最後這兩周,要做些什麼事,

可以讓自己再多對幾題

讓自己守住自己原有的程度呢?

分析國中會考的歷屆考題可以發現,

考試重點在測驗學生是否具備應有的自然科能力。

試題設計以

基礎、核心及重要的概念為測驗重點。

命題也朝向科學知識理解及

生活應用的科學素養傾向:

注重圖表資訊分析、

設計情境式試題評量學生

能否引用科學原理進行推論,

實驗探究試題更是不怕占版面,

將實驗過程繪圖呈現。

題目趨勢一、難題少,掌握重要概念

會考自然科的考題,著重基礎觀念

而不是以刁鑽的難題為主軸,

沒有額外的陷阱題,

也少有需要繁雜計算的題目。

最後衝刺階段,

同學可放棄需4條計算式以上的試題,

只要能紮實的把觀念釐清,

掌握課程內容的基本、

重要的知識與概念,要拿高分並不困難。

題目趨勢二、考題生活化

試題生活化是近年來的趨勢,

著重在知識的靈活運用,而非把學生考倒。

建議學生要連結生活經驗

別只陷在課本中,想想這知識的生活應用,

會幫助你記憶這些知識。

尤其許多生活議題皆與科學相關,

學生可以跟著新聞複習理化概念,

也是活化知識複習的實用策略。

課本每一章節最末都有重點整理,

同學可據以確定自己是否

對任一個基礎知識熟稔或遺忘,自我補強。

試題練習部份則需注意

實驗研究方法、實驗設計及儀器使用,

強化對生物、理化、地球科學

基礎觀念全面化的融會貫通

結合生活應用實驗原理等同步複習,

才是拿高分的關鍵。

=======================

以下是幾個複習方法:

複習方法一、加強訓練圖表閱讀

圖表中的細節往往比文字豐富,

別放過課本及試題中的任何圖表,

每一個都要看仔細、想清楚。

建議學生要多注重圖表閱讀的訓練,

練習歷屆會考試題或仿會考試題練習。

複習方法二、整合跨科概念

自然科試題設計為評量學生統整跨科能力,

因此學生也要學會整合不同概念的資訊,

強化

對生物、理化、地球科學基礎觀念

全面化的融會貫通。

複習時,可以將學過的相關內容一併複習。

例如理化九年級課本中「直線運動」、

「牛頓運動定律」與「功能與機械」有連貫性;

在試題出現「小蘇打」時,

可以複習它與「蘇打」的不同。

複習方法三、把理解的重要概念「說」出來

理解重於一切

複習時回歸課本,

看看目錄頁的標題、節名,

有沒有辦法用自己的話說出那是什麼意思

重要概念、專有名詞、定律、基本運算等,

如果真的背不起來,

至少要理解它的意思與用法。

內文的黑體字、實驗或活動、

重點整理、習題內容也必須再重頭翻過。

建議學生可以利用最後兩周

把課本每章節的重點整理再看ㄧ次,

並且練習舉例說明講給別人聽

複習方法四、重視實驗或活動

為評量學生在實驗中培養的能力,

會考也開始有結合實驗相關題目。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實驗室」的器材篇,

103年~105年都有出題,

可見得實驗室器材的正確選用,也是趨勢。

因此,

課本中出現過的生物、理化與地科的實驗,

均需詳細閱讀與理解,

才能在未來結合實驗的各種多元化考題中拿到高分。

複習方法五、從歷屆試題下手

歷屆試題的重要概念,

可以幫助學生複習時掌握命題重點。

例如每年考題都會出現「摩擦力」,

這種必考概念就一定要弄清楚。

會考試題每題都有「誘答力」很高的選項,

練習時不是搞清楚標準答案就好,

將每個選項都弄懂,是幫助自己完整釐清概念。

============================

自然科考題並不難,

考生很多失分原因是粗心和緊張

自然科老師從歷屆考生最常犯的錯誤中,提出以下應考策略提醒:

應考策略一、耐心讀題

長考題是趨勢,靜下心將題目的文字敘述或圖表及選項耐心看完。 

應考策略二、圈出「關鍵字」

例如105年的考題:

現今智慧型手機可下載許多不同的App(應用程式),

其中一些可用來量測週遭聲波的音量,

當音量愈大時,App顯示的數值也愈大,

則此數值的大小主要與聲波的何種性質有關?

<A)波長 <B)波速 <C)振幅 <D)頻率

同學只要知道音量與波的振幅有關,

抓到關鍵字就可以回答出正確答案:(C)振幅。

例如105年的考題:

甲苯是一種碳氫化合物,

常溫時為無色的液體,

具有特殊的氣味且難溶於水,

是製造塗料、黏著劑與指甲油時常用的溶劑,

長期接觸可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

根據上述,甲苯應為下列哪一類有機化合物?

<A)酸類 <B)醇類 <C)酯類 <D)烴類

這是簡單的ㄧ題,但許多學生看錯重點,

ㄧ看到有特殊氣味就選酯類,

卻忽略試題第一句話

「甲苯是一種碳氫化合物」就是:(D)烴類。 

應考策略三、作答不要空白

別被學習自然科時的挫折嚇到了,

其實會考的自然科並不難。

不篤定的題目也可以用刪去法

增加答中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