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所以先~之社會篇

Repost from http://bit.ly/2r20N5q

會考倒數・社會篇|用心智圖整理筆記,

避免「已讀不會」

作者:洪敏勝 2017/05/08

   

運用心智圖做社會科複習能讓學生

見樹又見林

洪敏勝提供

面臨大考該如何複習?

尤其在社會科,內容多且複雜

學生經常讀了這個,忘了那個,怎麼辦?

新竹市私立光復高中老師洪敏勝在臉書成立

「翻轉地理教室」粉絲頁,

用心智圖,

幫助學生架構所學的知識內容,就能從容面對大考。

我時常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引導學生想像與感受,

當我們走進一片森林,看見了周遭的幾棵樹。

接著,再用鳥的角度,去俯瞰一整片森林。

能否發現,觀看視角不一樣,尺度不同了,

對於森林的認識,也就有層次的不同。

我們再把場景拉回到書桌上成堆的

各科課本、參考書,還有老師上課發的講義等等,

這些各領域的知識內容,

是國中會考、高中學測或指考必讀的教材。

但是學生是否仍時常有種在這浩瀚書海中的迷途之感呢?

這就好比自己在森林裡,

見到了幾棵樹,卻不知自己是在森林中的何處,

不知道這整片森林的樣貌是如何,

所以也就時常讀了這個,而忘了那個,花了很多時間讀書,

卻往往不知道自己讀進去了什麼,

總而言之,就是「已讀不會」。

這樣的症狀,很有可能是因為在讀書的過程中,

並沒有將書本的知識內容,

經由自己的思考邏輯重新爬梳整理,

然後系統化的釐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層次關係所致。

我想,學習心智圖筆記整理術,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也許會是一帖解方吧。

秘訣一:利用課本結構做骨幹

如果仔細觀察,一般教科書的撰寫方式,

都有一定的架構,

課文會由章節標題(第x章)、小節標題(第x節),

以及次標題(一、二、三……)、

次次標題(1.、2.、3……)所構成。而在章節

標題下面,通常都會有一小段文章,

來概要描述接下來要講的內容,

這就是所謂的「摘要」。

所以在閱讀課本文本時,

要先「精讀」摘要,

才能幫助自己快速了解章節大意。

其次,就是「略讀」整篇課文,

然後找「標題」,進行「標題預測」,

從標題中思考內文可能要闡述的概念有哪些,

再進而從

這些主標、次標、次次標中,釐清章節架構。

再來就是拿出一張白紙,

就可以初步轉繪成「心智圖」的骨幹了。

=====================

秘訣二:判斷因果關係

課文中常見的邏輯字詞如:

因為、由於、受……的影響、為了、以、導致、造成、

形成、成為、使、但是、然而、卻、加上、

不僅、除了……也……、首先、其次、接著、

其中最重要的是、以……為主。

閱讀時特別留意這些字詞,

對於文章所要表達的

因果關係(因為……所以……

或語氣轉折(但是、然而……)會更加清楚

而且也有助於判斷文本中

是否具有項目性質(首先、其次……)的文句,

就可以在課文上先標註1.2.3……。

====================

秘訣三:長話短說讓心智圖長「肉」

練習在課文空白處,進行長句縮短

也就是理解課文在講些什麼之後,

試著用自己的語言長話短說

用精練、簡潔的文句,寫在課文旁邊。

這個用意是當你以後再翻課文的時候,

可以幫助自己快速回顧重點,而這些課文旁的筆記,

也就是可以插入於心智圖上,讓心智圖從原本的骨幹長出肉來。

秘訣四:不必拘泥形式

運用心智圖整理筆記的技巧,

網路上不乏一些筆記達人的經驗分享。

然而,

我建議大家還是得找到自己的習慣

有效的筆記方式。

而且,運用在不同學科,

根據不同的學科特性,心智圖的繪製也會有所變形。

地理科來說,

文本中經常會有表示「空間意涵」的概念,

在筆記上就應該融入「手繪地圖」的方式來呈現。

手繪地圖的要義不在精美,而在於其實用性,

換言之,可以達到目的之簡圖即可

不必大費工夫的繪製仿真地圖

如果遇到有「時間意涵」的主題,

就可以善用流程圖,畫出一條橫軸

時間為線將主要的知識點列出,

一目了然且方便記憶。

還有其他能用「示意圖」表示的主題,

如「等高線」、「集水區與流域」等,

就盡可能畫出自己看得懂的示意圖來表示。

「懂而後能畫,畫而後能教」,

如果你能用你畫的示意圖

去教會其他同學,

那就代表你真的懂了。

總的來說,只要記住內功心法,

變換的奧妙就全憑自己。

==================

秘訣五:迎戰大考,讓自己有「讀完」之感

大家可能要問,面對大考,

如何要在短時間內做總複習呢?

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準備考試,3年有3年的準備方式,

一個月有一個月的準備方式,

一週當然也有一週的準備方式!

現在最至關重要的是,

計畫好到大考前的時間裡,你要讀完哪些教材,

而且一定要有企圖心要說到+做到

因為考前是否能讓自己有「讀完」之感,

會影響到你面臨大考時的心理狀態。

接著就是針對該科要讀完的教材,

讀書時就準備一張空白紙在旁,先從目錄開始,

釐清該科全部要考試的內容,掌握該科的大架構。

然後,複習一個章節主題時,

就在空白紙上開始繪製心智圖之骨幹,

用來掌握該學習的知識點有哪些,

至於這些知識點需不需要再寫筆記整理下來,

就請讀完這個知識段落,就闔上書本也閉上眼睛,

靜下心來用大腦回溯,檢視自己是否確實學會這個概念,

除非回溯過程卡卡的,

那才讀懂而後筆記,因為那就是你考試時易錯的概念。

持續這樣的練習,你將發現,你的心智圖筆記寫得越少,

並不是沒有認真寫筆記,而是你開始學會善用大腦思考與記憶,

所以心智圖骨幹後面的支幹,

其實早已內化至自己腦中的知識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