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到:)想與多多們分享

多兒們,

督督常提醒你們,

自己也正努力地實行中

 But, sorry, 我仍做得不夠好 繼續努力中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2400/post/94586/605140

3. 嘴巴甜一點(廣結善緣)、

    笑容多一點(散發良善)、

    腰彎低一點(謙虛若谷)。

2015-2018至少這3年

有多多們與我揪夥相伴,

為你我的更好,

一起努力,好嗎?!

 

聯合筆記/找回台灣人的敦厚

2015-11-28 02:35 聯合報 蔡惠萍

這周日一早,陳秀明與余惠賢登上直升機,

在新北泰山山區來回清洗台電高壓電塔的絕緣礙子。

少校飛行官退伍的駕駛陳秀明幾乎「貼」著電塔盤旋,

好讓操作員余惠賢清洗得更順利。

但最後卻因螺旋槳疑似勾到電纜墜落,成了兩人最後的任務。

在軍中飛了廿年軍用直升機的陳秀明,

早養成「看到電塔就閃,更不靠近電纜」的習慣。

沒想到,退伍後的工作,卻要緊挨著電塔、電纜,

資深老手如他,花了整整兩年才克服心理障礙。

礙子是阻隔電線與電塔接觸的絕緣體,

會因砂塵或鹽垢累積影響絕緣效果。

近年日趨嚴重的空汙塵害,讓清洗礙子需花更多時間,

危險度愈來愈高。但有多少人在按下電器開關時,

知道有這麼一批無名英雄長年護衛著我們的來電便利?

在陸地上,公共運輸從業人員面臨的人身風險,

不見得比高空作業少,

有時可能還多了直接面對民眾排山倒海的責難。

今年中秋連假,遇上杜鵑颱風,雙鐵一度停駛,

比高鐵晚半天復駛的台鐵,

被塞爆車站的旅客大罵「搭車像逃難」,

投訴電話也湧入各電視台。

盼不到列車怒火中燒的旅客,

當然也看不到大風雨中徹夜巡檢、

搶修以及守在各車站與調度所的第一線人員,

不是忙到沒空吃飯、上廁所,就是整夜未闔眼。

更遑論最終安抵目的地時,

還會念及這些燃燒生命

讓大眾及時返家的運轉手?

當這樣對崗位的堅守與對職責的堅持,

不但沒有因不被看見而稍有懈怠,

還跨越世代有所傳承,就讓人更加揪心。

三年前的夏天,中橫一五K處因嚴重坍塌交通中斷,

在現場指揮搶通的公路總局洛韶工務段

太魯閣監工站站長齊治華,

被巨石擊中翻落山谷,同事冒險攀下溪谷找到時,

已沒了氣息。

他的父親齊登發,從民國四十九年中橫通車,

成立洛韶工務段時,就到工務段服務。

齊治華殉職的廿四年前,也在同地點上班時心肌梗塞猝死,

父子都把命賣給了中橫。

 

不知曾幾何時,台灣人習慣了「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忘了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便捷與「理所當然」,

是幕後多少無名英雄用血汗與生命所建構。

我們經常看到,不管是電不來還是車不來,

總有人動輒威脅第一線人員

「找媒體投訴」、「找你們主管來」,

爆料風氣漫延各行各業,斲傷了人與人的信任與尊重。

台灣人原本敦厚感恩的美好特質逐漸逸失,

取而代之的是勇於捍衛權益,但又常理不直卻氣很壯

忘了花錢買的是服務,而不是對方的「尊嚴」。

去年食安風暴,

退貨民眾逼店員含淚吃下「餿油餅」畫面,讓人難以忘卻。

台灣人願意為美食等兩、三個小時,

也可以為了促銷而徹夜排隊,但碰到天災造成的不便,

卻沒了耐心與同理心;稍早的蘇迪勒颱風過後,

還有人不滿搶修太慢圍毆台電人員,

也有民代揪眾到營業所丟死魚抗議。

 

台灣社會變得苛責多,體諒少;

抱怨多了、感謝少了,

愈來愈多聲音只想著「我」,

卻忘了無數的他們也是「我」。

讓人不禁懷念起那個願意設身處地,

把「謝謝」、「辛苦了」

放在嘴上跟心底的台灣社會。

台灣人,你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