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google生活

當我察覺時,心裡是很心不干情不願的!不過,中毒已深的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我離不開google了。

[@more@]

這裡強調一下,這篇並不是教學,只是介紹。另外,對常用或用過這些東西的人而言,這些介紹是很沒什麼價值的,但對於不清楚、概念不清甚至沒概念的人,希望以下的介紹能給予一些基礎、引介式的認識。 

由於google愈來愈大了,這一點可以從他的服務項目、佔有率(另一報告)及股價市價看得出來。所以有許許多人以邪惡帝國稱之,想來,確實還真有些道理。

我常用的google服務有以下幾大項:

一、igoogle

維基上對於igoogle有以下的說明

”iGoogle是Google提供的一項服務。該服務讓使用者按照個人的喜好方便地定製和整合不同來源的信息,使之成為個性化的門戶。”

看得懂嗎?看得懂?你實在是太強了,沒真實用過igoogle就能理解這麼哲學式的說明,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簡單理解的啊!不過,玩過之後,倒還蠻容易理解的。

所以,我獻醜了,把自己的igoogle介面show給大家看一下,知道我怎麼用igoogle的。

先說明一下,我懶得用馬賽克把自己的一些訊息蓋掉,麻煩各位高抬貴手,用這些訊息和我連絡可以,但別拿來為非做歹啊!!

我當然知道裡面有<美女相簿>之類清涼養眼的東西,但身為崇高偉大的教育人員,當然……..不能在這種小地方給人抓到把柄,哈哈!!

我習慣在起床後先看一下氣象資料,左上的那個小工具可幫我直觀的看到訊息,如果想看詳細一點,我點一下那訊息的連結就可以直接開啟氣象局的宜蘭地區的天氣預報。 左邊第二個”個人工具”包含picasa相簿、google日曆和gmail,三合一可以讓畫面簡潔省空間,我習慣讓這小工具放在gmail上,如果我gmail裡有新信,這裡馬上可以看得到。左三是電視節目表,前陣子有迷超級星光大道,所以…呵呵呵。

中間這一排是重點,第一個是便利貼,有啥事或想法想記下來,可以直接打在上面或刪掉,不必執行存檔動作,他會直接幫你記錄上面的內容。第二項是待辦事件,有一些事情該做,但怕忘掉,就記在上面,幫自己做提醒。第三項是記事本,我是把他當做電話簿使用,分門別類記各類的電話,可隨時新增,也可隨時查詢。

右邊這排我放了二項我常去看的東西,天下雜誌和重灌狂人。天下雜誌是偶而去看,重灌狂人網站的東西就每天看了,這是我的”補品”!

當然,igoogle裡可以增加的小工具還很多,多到嚇死人,而且還在繼續”繁殖”中,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挖!!

 

二、googlebar(google工具列)

bar跟bra是不一樣的,請不要搞錯喔!(有點冷場的感覺!!)

google工具列裡有很多功能,好不好用方不方便看個人!我最常用的有三個,第一個是直接按工具列左邊的那個"Google",這樣就可以直接到我的igoogle介面了,方便!第二個是google提供的書籤功能,這可以說是隨網路跟著你的"我的最愛”,我就不必擔心在某電腦找到的網站連結無法記錄下來到別台電腦使用了,超好用! 第三個是簡單的網頁英文單字翻譯功能"文字翻譯器",能讓你在滑鼠遊標指到某一網頁上的英文單字上時翻譯一下,雖然不一定完全合用,但多少可供參考。

  

igoogle和google工具列可以讓我就在這個網頁裡做好多事,真是懶人必備的利器啊!!

 

三、gmail

對了,忘了介紹igoogle上面所提供的連結。

這裡可以方便你在igoogle介面時方便到其他常用連結。"我的最愛"或"書籤"都很好用,但有什麼能比得上連選都不用再選的東西更好呢!當然,這邊也只列出部分,其他你要用的,就需要用其他方法或點選”更多"後去裡面找了。

回正題,這裡要介紹的是gmail。gmail帳號可說是google服務的基本,你有了gmail帳號後,google的一大串服務,包含igoogle、youtube個人化及影片上傳、google工具列的眾多功能及個人書籤、picasa網路相簿、還有……….嗯,好多,得翻一翻才能講完!嗯,算了,反正要使用google 的服務,記得先申請gmail帳號就是了!! 

下面看一下我的gmail介面吧!!

 我先說一下我會使用gmail的原因。

1.免費

2.沒有廣告

3.沒花俏的介面,所以運行速度快。

4.容量嚇死人的大:目前大約是7G(所以才會叫"G"mail),而且還在持續長大中。

5.具備良好的垃圾郵件篩選能力,幫你免掉大部分垃圾郵件的騷擾。

6.可把其他信箱的郵件轉收到Gmail做處理。 以eip信箱和yahoo奇摩信箱為例。

7.附有免裝軟體就可線上和使用gmail的好友通訊的gtalk(但只能文字通訊,不能傳檔或語音對話)。

8.簡便好用的郵件搜尋功能

嗯,以上這些好處應該夠了吧!!

基本上,上面那些都是我選擇Gamil的原因及有在用的功能,大家可以玩看看。

不過,gmail有個最大的限制,那就是使用習慣和outlook及其他webmail的使用介面及邏輯不太一樣。因此,第一次使用gmail的人,一定會因此罵得要死,甚至就放棄了。不過,無妨,如果他原本就電子郵件系統就能滿足他的,那就ok了啊!畢竟,工具是拿來用的,而不是讓人為追新東西而學到累得要死,夠用就好,覺得不夠用或想用更多功能再去學符合他需求的東西就好了啊!!

 

四、picasa相簿

由於裡面有些相片,怕獻醆獻太大,所以圖片解析做得低一些,請見諒(雖然還是可以看得出我老婆是很漂亮的!)。

 

用過其他網路相簿的服務嗎?

用了picasa網路相簿之後,我再也無法忍受其他網路相簿了,原因如下。

1.廣告:picasa網路相簿沒有任何廣告,其他的呢?無名?pchome?xuite?

2.容量大:1G(又是G),夠讓你存很多照片了。

3.免費:這是一定要的!不過,如果你覺得1G的容量不夠用,你可以付費取得更多的空間和服務項目。(我的方法是多申請幾個gmail帳號來用啦,反正申請超簡單!)

4.可調整上傳照片的大小:甚至可以上傳10MB大小的圖檔,這個很棒,讓你上傳上來的照片可拿來做其他用途,如沖洗成紙本。

5.可調整預覽圖示的大小: 說不明白,看下面兩張圖的比較就可以了解了。

    

 看懂了嗎?不懂?表示你悟性不夠喔!!

當然,還有其他的特點啦,這邊只是介紹,所以我可以簡單的提,哈哈哈!

不過,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倒是要特別提一下,如果你傳的照片只有一、兩張,那小事,但若要大量上傳,他提供的大量上傳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得使用他的picasa相片管理程式來進行,這代表你必須為大量上傳照片再安裝一個程式,這可是會讓很多懶人或想省卻許多麻煩的人皺眉頭而懶得用。不過,如果你能忍受這個的話,你會發現picasa相片管理程式還真的蠻好用的,最大的好處在於,能幫你整理找出不知被你丟到電腦硬碟那個角落的照片。所以,我在教學生用這套軟體時,都會跟他們開玩笑,小心裝這個時,會不小心看到家人放在電腦裡不方便給其他人看到的照片!!

 

五、youtube

youtube?網路上很風行的那個影音分享網站嗎?是的,就是他沒錯,邪惡的google把他吃進來了!!

別問我如何把影片從dv或數位相機下載的電腦,並上傳到youtube上去,這是教學的領域,而我這篇只是介紹!(哈哈,閃得真漂亮!) 來,讓我們看一下這裡有什麼牛肉吧!!

1.上傳影片(這好像是廢話)

2.可以幫你上傳的影片加字幕及對話框。

3.找到喜歡的、有用的、想要的youtube影片後,把他加入”我的最愛”,供以後使用。

我的最愛?有沒有搞錯啊!?

沒錯,是我的最愛,不過這裡的”我的最愛"是附在youtube你帳號下的,只要你登入了,你找到喜歡的影片,就可以在影片下面”我的最愛”項上按一下收藏進來,以後要看這個影片的話,只要登入後進入youtube的我的最愛選項裡,就可以看到以前所收藏的影片。相信我,這很好用的。

 

六、google地圖

這個似乎不太需要我多做什麼說明吧,用了就會依賴上他,尤其是做社會科教學的,找地方的,找路的……  超好用!!!

 

七、google搜尋

差一點忘了,這才是google的根本啊!如果你說你只會用yahoo奇摩來找資料,我必需說,您真的有點小遜!你可以比較看看,用google找資料和用yahoo奇摩來找資料的差別在哪裡,yahoo奇摩蠻擅長讓你在搜尋結果的第一頁給你一堆沒用的網頁讓你浪費時間,google倒蠻聰明的認清可能的限制,會把維基百科的解釋放在前面給你參考。

八、其他

這兩個字真好用,能讓我在偷懶時有了個正大光明的理由!其他的,族繁不及備載,就請各位自己去探索吧!!!

九、google行事曆

原本想要擴大使用的。原本想設一個行事曆,當做學校行事曆,只是,為期望其他老師也能編排行事曆,只好拋棄google行事曆,轉而使用eip的行事曆。所以,研究一陣子之後的行事曆,被我打入冷宮,畢竟,太多套行事曆維護起來太費功夫,也沒意義。不過,這種情形在看了林仕強老師的設定gmail的行事曆,讓它用免費的簡訊通知你待辦事項 之後,有了改變。真想不到可以用google行事曆的設定,就可以發簡訊到自己的手機,提醒自己別忘了重要行事。想想,這其實可以有很多變化的,如果,把帳號密碼交給老婆,不就可以讓他設定時間發簡訊給我了嗎!?呵呵!不過,運用上還是有一些限制,這工具要如何才能活用得看自己,我也還在嘗試中。

讓人這樣依賴他,google真是邪惡啊!!!

ps:若你要接受魔鬼的引誘進入google世界來玩的話,可以按照以下流程來使用。

1.申請Gmail帳號先。因為後面所有的服務都可以整合在這個帳號下。

2.下載google工具列並安裝。

3.登入並使用google工具列。

4.把電腦裡"我的最愛"匯入google工具列的"書籤"中。

5.進入igooge介面並加入喜愛用的小工具。

6.Gmail、gtalk、picasa相簿、youtube、google搜尋、google行事曆隨你玩。

用google earth教五年級社會

好幾年前就試過google earth了,最近因教五年級社會再把這套軟體拿來出試,哇,新增的一些功能很實用,拿來教社會更好用了!

[@more@]

其實我比較常用的還是google 地圖!google地圖可以切換不同模式,且這種形態的地圖和學生較容易接觸的材料如課本、地圖的表現形態更為接近,是我蠻常使用到的教學工具。

但在經緯度的教學上, 平面的google地圖就力有未逮了!這裡,是google earth的強項。

google earth下載網頁 

這裡,我不說怎麼教比較好,畢竟,各個老師教法都不一樣,適用方式、習慣操作方式及工具也有所不同,但,一些可以運用的點倒是可以拿出來給各位參考一下。

一、經緯度教學。

為什麼要使用經緯度?這對學生來說是再抽象不過的了,要讓學生有些體會,老師需要一些可操作或解說的教具才行。教具之中,有什麼比真的東西更好用!

上面像是真的地球吧!真實的衛星空照圖依比例拚貼而成,遠遠看就和真的沒什麼兩樣,再加上這個地球可以操弄、控制、移動、翻轉,說明本初子午線是那一條、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是怎麼分、 緯線為何一樣長、經線長度為何長度不同(需為南極或北極為中心才看得明顯)……,真好用啊!

 

二、自然科日照地球光影變化教學

當然,教社會時,這東西可以順便玩給學生看,但自然科在教這裡時會更棒! 

這裡有兩種模式可以操作,一是以位置固定不變的學生為太陽,他們看到的地方就是太陽光所照射得得到的地方,也就是白天。另一面即是陰影面,也就是晚上。另一種模式即是如上圖所操作的方式,調整上面時間條以顯示地球上光影狀態,讓學生倒推回太陽和地球的相對位置,並進行動態模擬。應該還不錯用。

 

三、永夜和永晝的表現

這和地球傾斜有關,怎麼用google earth處理地球傾斜的教學我還有思考,這部分先擱下。這張圖是以北極為中心的受日照狀態圖,上面時間條從左調到右邊就可以讓學生觀察出這時候北極附近二十四小時都是黑夜的,即永夜。南極則相反。

 

四、地球由西向東轉

所有人都知道太陽是從東邊昇起,西邊落下的,但多少人確認地球是如何自轉?看不到啊!!所以,這裡你只要把滑鼠移到赤道附近,向右拖曳一下,就可讓地球緩緩的轉動,顯示出地球由西向東自轉的情形。多操作個幾次,相信學生的印象會深很多吧!!

 

google earth還有其他教學上的應用可玩嗎?當然有,但臨時間想到就這些,其他的之後再慢慢補吧!!或許有點子提供的,我很樂意”接收”的。

ps. 後來的經驗中發現,學生不只需要看到好像很寫實的東西,也需要操作,所以,也請參考一下柳丁與檸檬-進行小五經緯度教學前可以參考的教學方式。

國小學生中文打字教學

好久沒來這裡了,先清一下蜘蛛網,把環境整理一下吧!  ^o^

[@more@]

其實也不是沒東西好寫,但寫出來又擔心不適合,所以一直在思考寫在部落格上的文字和思考角度應該如何處理,所以,擱了好久。擱久了,最怕的就是擱到地老天荒!還是硬著頭皮,拿點東西上來吧。

這裡先拿出個之前做過的東西給大家分享-小學生打字教學。

不管以後網路如何方便,溝通管道如何多元,至少到目前為止,打字,是我覺得最必要和最安全且最有用的溝通及表達技能。影像?語音?這兩種方式對學生都是有被暴露出來的危險性,而且靠的是不盡相同的硬體。打字比較安全啊!當然,會打字還有其他好處,我這邊就不多提了。

操作方式:

打字過關測驗

其實上面這個介面是本校的一種教學呈現方式,我這邊不多說(免得看起來像廣告,雖然這個界面的作者和推行者並不是我!),這樣的教學主要是以中英打練習網站為為的快打高手的練習工具當練習及檢核工具的,介面當然是學生所最熟悉的注音。

嗯,如果你想了解整體的操作模式,麻煩看一下我編出來的過關測驗流程,及相關的說明,不然,等一下看我說的東西,可能會覺得狀況外。

打字教學規劃的想法:

一、不限定輸入法:雖然這個練習介面是注音,但練習開始注重的卻是打字鍵盤上各按鍵應由正確的輸入法式。以往學生(成人也是)自行摸索打字所形成的方式最常見的就是”一指神功”或是”二指神功”,這是頗沒效率的指法,但也是有人在練習了幾年後達到蠻高的速度的。教學生,可不能這樣叫他們硬練,至少要教他們比較有效率的方式,所以指法練習便是剛開始最重要且最被注重的地方。強力要求他們要以正確的手指放在正確的位置,並讓各手指各司其責負責其責任區域內的按鍵,這樣操作,雖然在一開始時會讓許多學生覺得自己是”手殘”,但輔以成功例子及自己夠讓他們眼花瞭亂的操作示範強化他們的信心,並在他們練習時持續巡視並即刻即以糾正,效果是不錯的。這種指法練習,其實不只適用於注意輸入法,其他輸入法也是從拆字及指法開始的啊,所以,指法練習熟練後,對他們要轉入其他輸入法或練習英打,是會有幫助的。

二、為學生規劃練習方向:我們都知道,學會一樣東西是需要練習的,但怎麼練習?卻鮮少有人告訴我們,常是需要自己摸索的。自己摸索的東西,會記得最牢,但也是最沒效率的,而且會對摸不著頭緒形成極大的學習障礙。因此,我運用為為的快打高手裡的幾個練習工具當做練習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的工具。當然,學生可以自己嘗試、摸索這些工具來做練習,這是我很歡迎的,但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說,給他們鼓勵,給他們方法,給他們步驟,是可以為聽話且認真練習的學生帶來極大進步的。

三、需要一些強迫:前年,第一次操作時,我以介紹的方法把這套教學流程給學生,並讓他們用兩節課上機練習,期望引發他們興趣後能自行再進階練習下去。結果:只有那兩節練習而已,持續練下去的不到十分之一。去年,我給下一屆的學生新的要求,學期初教學生後,要求學生得在學期末過到第四關,不然會扣他們智慧幣(本校學生學習表現的一種獎勵方式),結果:有個學生練到打字 65字/分 !除她外,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有心去練習,並達到要求。今年,我直接在學期初說清楚了,期中評量前過到第二關,不然就禁足(不是不能出去,而且禁止進入電腦教室。)到期末,期末考前過到第四關,不然看著辦(怎麼看著辦,我還在想!)。加上這條要求之後,學生的積極性被明顯的調動出來,除了幾個還在撐著、混著的學生之外,大部分學生的練習態度都好了很多,才上兩次課,已有不少學生達到期中考前的要求,並且有幾個學生已超標過到第四、五、六關去了。

四、需要隨時對教學流程進行調整:教學活動不可能第一次操作時就達到完善,許多地方都有改進調整的空間,很幸運的,這套教學我會再用下去,所以,每次的調整都能對往後的教學產生助益。如,過關標準分數的訂立、對學生要求、課堂上需要特別解說的重點、使用什麼輔助工具進行講解、…….。有反省,就有進步,對我和學生來說,都是好事。

不過,如果你教的不是小學生,或有其他想法,其實這些工具的練習流程還是可以使用的,過關標準(啥!其他人也需要過關?唉,過關很好用的,就算是自修的老年人或成年人也希望以關卡的標準當做檢測自己能力提升的工具啊!)的拿捏就需再自行調整了。

嗯,夠長了!!!希望不會嚇到點這篇文章看文的人,哈哈!!!

以下記錄有點誇張,分享給大家來看!

這種速度有點扯,給大家崇拜一下。

和新加坡老師的閒聊..

上個月新加坡文園小學來訪,學校算是辦得蠻精采、熱鬧且引人注目的。相信他們來這一趟,應該會是有些收獲的。

不過,他們來是來認識、體會台灣的環境,我們呢?對於他們,我們有多少認識?

[@more@] 

由於我習慣使用電腦網路,而且也常看一些雜書,其實我對新加坡是很感興趣的,雖然他們是這麼的小,但基於是同種族所建立的國家,能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之下有這樣的成績,是很令我好奇的。

台灣人對新加坡的印象是很刻板的,或者說,台灣人對整個世界的認識都是很刻板的,這幾年世界變化得非常快速,但我們的眼光及對國際情勢的關心力道都不足,每當我們討論到國外時,太欠缺新的變化及基礎資訊來討論,頂多只能針對過去的刻板印象加上最近從報導(我們國家的國際化的新聞報導)聽到的幾條消息,用各自的邏輯去推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答案出來。對新加坡,更是如此。

再強調一次,我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我習慣會去網路上先搜尋一些資料來看,加上最近看了一些天下雜誌,裡面剛好有新加坡的一些介紹,讓我有材料和來訪的老師交流。以下是我和他們聊天後的一些想法。

一、從交流中所得到的一些訊息,再次證明了我們對新加坡的一些即有印象–遵從領導的指示。他們對於政策的服從性是很高的,高到一種令我驚訝的地步,但思量一下,在那麼小的地方住著這麼多人,沒規劃或是不遵從規劃的唯一結果就是亂,讓我佩服的是他們對政策看法的正面性,和我們相較之下,他們較不會以否定或負面旳角度來看施政,這是和台灣人最大的不同。

二、對國際情勢的極端敏感。由於新加坡的小,他們是沒有任何的自然資源的,所需的一切,都要仰人鼻息,尤其是鄰近的馬來西亞和印尼。所以,當馬來西亞和印尼在政治上有任何的風吹草動,新加坡人的感受是很強的。就像前一陣子馬來西亞政局的動盪及對「華人寄居論」的延燒,新加坡人都很能強烈感受到,不過,他們也很無奈,因為所需一切都需靠人,還是得盡力為他們解決一些問題。

三、極強調種族和平相處。也是上述狀況的延伸,他們必須盡力和周遭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不能給不同種族的人及其背後來源所代表的國家抓到岐視的藉口,不然會有很麻煩的後果,而且這不是政策宣示而已,而是非常落實在生活面上的,像是他們生活的大樓中,不得是純同種族,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不同種族,使國民對於致力避免岐視及排他情緒發生的做法覺得理所當然。

四、著重人才培養。如他們所言,新加坡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所以,挑選、培養人才是他們保持國力強大的唯一途徑。他們這次的出國參訪計劃,其實是政府有補助的。政府成立基金,提供各校到別的國家參訪的機會,讓他們從小就有機會見識到不同國家的差異,會體會不同文化環境下的人的思維和習慣。很大的魄力!!

五、教師生活作息。這是讓我覺得很汗顏之處!他們一學年分四個學期,學期間有休假,每學期十週,算起來總上課日數是和我們差不多的。但他們的備課時間和態度是我們截然不同的,很紮實。和我聊比較多的那位老師聊到他的作息,更讓我驚訝,他平常晚上大約八點睡覺,八點!!哇,多嚇人的一個時間。第二天五點出發到學校備課,並在七點半時開始上課。我知道早睡早起是件好事,但到這樣的境界,是很讓我驚嚇的。和我們這邊強調自主、自由的環境相較,狂汗…..

六、收入高、消費也高。其實這個問題不是我提出的,他們很客氣的提出問題,想了解一下我們這邊的薪資水準如何。不提沒想到,他們提了,我也是很有興趣的,因為就我網上所查的資訊,他們的人均GDP約是我們的兩倍,反應在個人上,應該就是薪資所得了。果不其然,新進教師的薪水就有七萬台幣的水準了,嗯,我們這邊大約是四萬吧。(不過,我們這裡也好久沒「新進教師」了。)至於消費,也就不用提了,也是高我們許多,都市生活大不易啊,更何況新加坡沒鄉下,生活物質都得向「外國」買。

一些雜感亂寫亂貼,有空再做整理!!

 

多聽、多想、多說、加上多少做一些,那就開始吧 !

第三個部落格!!!

[@more@]

很擔心自己有沒有那個動力去維持部落格的運作,畢竟另外兩個部落格中,一個是興趣,一個 是工作, 這個則是把那兩個部分抽掉後整理出來一些自己想紀錄下來的思緒,並記錄一些在教育現場的點滴和想法。

很早就有這個想法要做了,但一直在考慮形式及如何做區隔的問題,所以一直拖著。今天看到幾個不錯的部落格,反省了一下,自己想不出來,可以參考別人的做法啊,想了,看了,聽了,說了,最後就給他做下去吧!努力看看,看能做出怎樣的東西出來。

用得著的一些法規

 

宜蘭縣政府所屬國民小學教師授課節數編排實施要點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普通班編班暨學年中增減班原則

宜蘭縣國民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要點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要點

宜蘭縣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安置原則與輔導辦法

宜蘭縣所屬學校教育人員獎懲裁量基準

宜蘭縣政府所屬各級學校教師請假調課補課代課規定

宜蘭縣政府所屬各級學校教師及職員出勤差假管理要點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 (有對國小班級人數降低的規定)

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

對教育想法的自言自語

這些東西拿出來現是挺噁心的,不過有些想法倒是不錯的,很怕自己將來忘了,紀錄在這邊讓自己可以慢慢思考完整。最重要的是,你們看不到,哈哈!

[@more@]

自言自語:

自小生長在淳樸的宜蘭鄉下,在田裡玩過泥巴、捕過螢火蟲,在小溪裡抓過螃蟹和魚蝦,也曾因貪玩而從海邊被打回家裡,在這片土地上,斯土斯民都蘊含著我所熟悉的氣味,因此,看過步調繁忙、人際關係疏離的都會生活後,還是覺得家鄉人親土親心更親,選擇留在這裡貢獻一己之力。

從小時候進入學校起,在我心目中教師一直有著有望而不可及的形象,他們身負教形塑學童知識及價值觀的重任,就是這樣的想法讓我覺得教職是一件很神聖且責任重大的工作,並非平凡的自己所能擔任的,因而從未想過會有走進教育圈的一天。直到年紀稍長,對社會多了一些了解與體悟,覺得自己或許也能在這方面給予家鄉子弟一些幫助,因而決定走上教育這條路。

時代在變,社會也跟著在變遷,教育的價值、觀念與環境也一直在多方不利的條件下被誤解、扭曲而產生衝突與誤會。在這個多元不定的年代,基礎教育工作者所該作的,除了吸收教育新知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外,永遠不變的是抱持一顆對孩子們關懷的心,就這樣,連接起你的心、我的心、大家的心,才能培養出社會未來的支柱與希望。

對於教育的看法:

一、學習

對自己來說,我從來不認為每個人生來就會教人,尤其是以教職為工作的人來說,會「教學」是一個經驗累積與試煉的過程,因此在面對自己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這句話只能用一半!不該因各有巧妙不同就認為人人都會變戲法,特別是回頭看待自己的教學成效時,更是如此,千萬不可認為自己已經會變了,其實,那離完善的境界還有好一大步路要走。

但觀察別人時,這倒是句好話,每個老師各有其獨特的學習、成長環境及歷練,讓他孕育出一套屬於的教育態度與思維,對或錯暫且不論,但若能吸收學習這些巧妙且自己所未能觸及的領域及想法,會是拓展自己視野及增加自己包容力極佳的方式。每個人都會挑毛病,能學會在別人的教學現場或教學態度中找出令自己覺得驚喜或未觸及的教學想法,才是一個教師持續進步的最大動力。教育是一種學習、實踐、反思再反思的工作,有作法卻沒有結論,唯一的結論在於需思考更恰當的教學方式。

二、感染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常被用來形容家庭教育對一個小孩子思想、行為形塑的影響力。其實,我更願意相信這是環境中所有元素對學生這段成長歷程的感染!對個別的學生來說,家庭因素占一個極重要的地位,就橫向影響範圍來說,教師持續對二、三十位學生授課的單位時間影響總量是極高的。也就因為教師身居這樣的位置,讓我們難以深度的對學生有夠高的影響力以「形塑」學生的思想與價值,但卻也給我們足夠的影響力去把我們的想法、態度、知識、價值觀透過教學內容感染給學生,讓他們感受或內化在自己的思維體系中。當然,每個學生的狀況都不一樣,一些技巧和方式可以四兩撥千斤的讓自己的努力產生更大的效果。我們最大的成就不在於學生的成績有多好,而在於讓學生正面肯定學習的意義,並願意去做,這也是我最希望能成功感染給學生的想法。

三、我想給學生什麼

前面提到的兩部分是屬於對自己的「學教」態度和自己對學生成長所能有的影響進行較清晰的陳述,態度和定位有了,接下來該是剖析一下自己想給學生什麼了。

1.有方向但沒有終點學習進度

學生的學習與練習止於教師或家長的一句話:「可以了」,所以,千萬別讓學生習慣問「可以了嗎?」,我們的答案更不應該是可以了,而是給予努力的方向或是正面的贊美,絕對不是告訴他們該停止了的「可以了」。

2.有規範但不絕對的行事準則

不教而殺謂之虐,尤其是剛開始學習的小學生。有句話說得好:「學生有犯錯的權利,和改進的義務。」學生是在嘗試錯誤中學習的,他們還不熟悉人際間互動的規則,我們該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衝突時協助他們建立行為規範,並肯定規範執行所能帶來的正面效果,以創造一個更協和的互動環境。但規範常是會互相衝突的,如何有彈性考量環境的需求並以善念採用恰當的規範以當做合宜行事準則,是更需要慢慢培養的能力。

3.能不迷信權威的思維

學生在學習,他們在學習這世界框框架架的規範時我們還要同時讓他們別太過迷信他信任的權威思維,這似乎不太容易。這可能給學生藉口去否定或輕忽我們給他們規範和想法,但我更怕的是他們跳不出自己所教給他們的舊思維,我希望學生知道書裡及我所給他們的是過去的觀念,這些觀念及知識適合現在,也「可能」適用於未來,但隨著新的事物及證據被發現,舊觀念被推翻的可能性愈來愈大,希望學生們能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不被過往或權威所迷惑。

4.尊重別人與尊重自己的態度

人能尊重別人而後值得他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種內外協調且平等的處世態度。能尊重而後能包容、接納,就如我尊重所有人一般,我也希望別人對我有基本的尊重,希望學生也能有這樣的態度。

5.感恩與惜福的心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以台灣的情況來說,歷經民國六十年代以後的經濟起飛,許多家庭在經濟大幅改善後希望自己的子輩們能得過更好的生活而給予他們更多的物質享受,希望他們能學習得更多而給孩子更全面性的照料以求孩子能心無旁騖的學習,卻忘了教導他們自己在艱苦環境下所感受到的感恩與惜福之心,以致未經歷物質匱乏年代的孩子們把父母、社會給予的富足環境視為理所當然。那樣的態度是可悲的,不知珍惜與感恩之後所滋養的心態為「自私」與「短視」,這樣的價值觀是不足以持家及傳家的。或許我們不需要大富大貴,但希望孩子能理解環境,並與環境共存的話,教他們能感恩與惜福,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