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影片-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https://youtube.com/watch?v=oUH5QVfbODY

[@more@] 

英文版

 

 

第二版

這則影片是從天下雜誌的報導中得知的,當初第一次看完之後,連續好多天腦子裡一直盤旋著這畫面。

看完這段影片後,可以有什麼想法?

至少我覺得:

一、自己需要把視野放大了,我所處的世界,並不只是我生活移動的範圍;世界上的人,並不是只有我看得到的這些人;會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的,並不只是名字曾經出現在我腦海裡的人;我的未來,並不會一直像昨天、前天一樣的可預期;往後十年這世界的改變,會比過去十年的變化量多出十倍、百倍或更多。請別急著否認,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心裡都會認為或期望這世界就這樣延續下去而忽略「變化」這玩意兒會帶來令人難以預期的將來。

二、以前在曾經讀過一個和教育有關的想法:我們教給學生的,都是我們過去所學的知識和想法,現在,我們要用這些過去的知識教導學生去面對以後不可測的未來,就像教人看著後照鏡開車一樣,令人不安。

我們所傳達給學生的,不致於如此不堪,但這世界在變,知識體系在變,我們以前所學到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多數已在現在被修正甚至是被推翻,我們已遠遠落後於這個時代。就算追不上,我們也需要隨時開放自已的心與靈去體會、理解、認識我們所處的環境、社會、世界的脈動。別再認為自己過去堅信的想法絕對正確,我們需要保持一個柔軟富彈性的心來認識世界,不然,「教人看著後照鏡開車」會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

三、看來google對這世界的影響力似乎很大,所以我投入了google懷抱裡,發現,google比我想像的還大。

四、知道後,我想我們確實需要改變了。我想變,你呢? 

與教學沒啥關係,但卻關係到經濟環境中的所有人–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相信太多人覺得這金融風暴來得實在是太莫明奇妙了,明明去年之前整個世界的景氣還在一片看好的榮景當中,雖然有一些次級房貸的的陰影存在,但那也頂多使美國經濟力受損啊,怎麼今年風暴一來就跌跌不休? 
或許你在找一個原因,找到一個可以怪罪的原因,但,你無法找個這個原因的,因為這世界的運作是頗為複雜的,是由許許多多的環結所組織起來的,光是一個簡單的原因並無法解釋這一切,也無法把情勢弄清楚,更別說解決問題了。以下這篇文章,以「簡單」且具體的說明來表述並推演這次金融風暴發生的原因及過程,可以幫助你理解狀況。 
[@more@] 
 
一、槓桿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槓桿操作,假設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槓桿就是900億。 
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 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 
反之,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A銀行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 CDS合同 
由於槓桿操作風險高,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應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 
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槓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 CDS。 
比如,A銀行為了逃避槓杆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 
A對B說: 
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 
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 
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 45億,就算拿出5億用來保險,我還能淨賺40億。 
如果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 
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 
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 
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 
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 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 CDS市場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 
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約給你2億,總共200億。 
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 
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 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 
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 
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 
一轉手,C賺了20 億。 
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炒,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炒到了62兆美元。 
 
四、 次貸 
上面 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 
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 
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 
筆者對這個說法不以為然。筆者以為,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 
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棟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 
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 
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 自己的收入很難應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五、次貸危機 
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 
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頭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 
此時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 
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裡呢,在G手裡。 
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 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 
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 瀕臨倒閉。  
 
六、 金融危機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槓杆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 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 
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準備倒閉。 
因此G,A,A2,…,A20一 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遊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 
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七、 美元危機 
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兆,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兆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 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兆。 
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wills的意見:以上的想法各位可以參考看看。 
若是真要歸究一個原因,其實也是可以的,那就是,大家都忘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回事!! 

有趣的想法、看法與期待…

資訊融入教育學習社群期中訪視在南安國小,訪視教授的一些想法、看法與期待,讓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容詞形容。

可以談論的東西太多,這裡主要針對「建立團隊內各校互動機制」來談起。

這是宜蘭教育圈子裡一直有人想要建立, 但從未真的成功過的東西!

[@more@] 

為什麼?嗯,我們先從真實的現象看起吧!

宜蘭縣內對教學人力資源較能整合的組嬂,應該屬國教輔導團吧!之前曾經組過一堆工作坊網站,建立一些機制,希望拉進一些想法相近的人,多多的相互交流。就我所看到的,較會使用網路的資訊組長們專屬的資訊組長工作坊,拉很多人進來,有甩出一些問題出來,但通常獲得的回應是冷漠或是被岔題出去。至於其他工作坊呢?就我所知,有些淪為行政工作檔案的繳交介面,大部分都是冷…..

再提到各校可以有的論壇討論形式,說真格的,校務評鑑及各種形式的評鑑都會提到要有良好的交流互動機制,但,絕大多數都是被蒙混過去的,老師雜事這麼多,非切身必要且一定做的,實在不太容易有人願主動在論壇上進行溝通交流的。若不論場面話,可以向各校進行調查,各校存在這樣子暢通且熱絡的交流管道嗎?答案應該是否。

那,在宜蘭的教育圈裡建立一個良好的網路溝通平台或機制是那麼的困難嗎?

是的,真的是很困難。

難在哪裡?

就我所理解,以下幾個因素應該是有影響的:

一、人口基數少

人口少,班級就少,班級少,老師也就少。要從這樣相對小的教師群中,要拉出有足夠資訊能力、意願的人,相對的也少了些。人少,加上個別感興趣的領域也不禁相同,同好團體的形成及火花的激盪也相對較不易。

二、文化刺激較少

教師看學生,會覺得鄉下學校的學生文化刺激較少,導致見識也較不足,不知要提昇自己的能力。其實,這句話放在教師身上,也未嘗不是如此。因位處資訊相對較落後的宜蘭,並且身處環境較穩定的教育圈,教師對環境變動的敏感度其實是較弱的,因為,那些都不太能破了教師手上的那個飯碗。

三、教師是很難接受別人說他錯了

應該說,所有人都不喜歡別人說他錯了,尤其是教師,尤其是教了一段時間,有一些資歷的老師,至於為何,我想大家可以自己反思一下。

四、沒有必要

需要建立一個互動的平台,這大家都能理解,但,為什麼自己就得下去互動?光是說服教師跨過這條線願意主動踏進來就需花多少口水與心力了,而且還不一定成功。有多少校長、主任耗得起這麼多心力在這上面?

五、沒有典範

成功的典範是很重要的,有了成功的例子,就有可能以這個群體為中心向外擴散,並使大家認為這東西的可能性不是只有口頭上說說而已,這樣的說服力才會高。

六、短期計劃下的產物,船過水無痕。

這句應該夠白了。

 

當然,以上各點都不是難以推動的絕對障礙,如果有個適當的平台,有群剛好志同道合能夠長期分享的同好能加進去,這樣的意外是很可能對整體格局產生大影響的。不過,期待計畫推一推之後就該出現這種我想像中的意外,著實是太為難人了。雖然,我也在各種場合中期待這種意外的產生,讓教書這回事,能因為這樣的意外而更精采,或者,某個程度來說,在部落格中寫這樣的文字,就是在期待意外能從這裡開始。

 

ps.歡迎踢館,如果有運作良好的網路互動平台或小團體,更歡迎回應一下,好讓有心人的圈子能吸納原本就該在其中,但因訊息流通性不足而錯失參與機會的熱心人士。

再ps.曾到呂處長的部落格留言版中建議他在縣版部落格裡也搭個部落格,好讓部落格成宜蘭教師圈中的「可見度增加」,這樣更能貼近教師,讓基層與高層間訊息傳遞不致於那麼困難且不透明,但…………….大家知道的..教育處裡似乎沒人想在這裡開部落格來吸收基層的意見,最有趣的,是教育處理似乎想把這個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做出來的部落格系統搞大,最好能發揮影響力到外面去,呵呵,就這樣的推法,這樣的做法,呵呵呵呵呵..

 

~全劇終,但不排除有修改的可能,哈哈!~

突然而來的觸動…

早上忙完了學習社群訪視的事(忙?人形立牌一個,加上忘了帶相機去拍照存證,失職啊…),在上課鐘響前三分鐘趕回學校上完下午三節課後接著接老婆回家,再把她送去車站回台北。轉了老半天後,終於只剩一個人了,也說不上是自由或是孤單,雖然周遭人車依然擁擠,粵湘園裡吃晚餐的人還是不少,但心裡卻有一種在獨處的感覺。是因為他們和我沒連繫嗎?或是他們不是我有精力去關心的對象?我不知道,只記得廣播裡突然傳來一首似乎曾經熟悉的旋律,就這樣直直觸動了自己心中的什麼,讓身體不由自己站起來,想去追尋這首歌,追尋這種令自己也想珍惜的感觸。

[@more@] 

想到了,是萬芳的"從前"!

從前 - 萬芳 曲︰李正帆詞︰厲曼婷編︰李正帆
從前 有過一段愛戀
我量不出它的深淺 只覺暈眩
從前 不很久的從前
他曾捧著美麗的誓言 到我面前
是我膽怯 埋頭 蒙眼
是他傷悲 昂頭 就走遠
就在那一瞬間 心老了一點點
惆悵讓愛的深淺 漸漸浮現 昭然若揭
明明看見你很勇敢
往這邊走來
我的心卻沒有打開
不曾回應你的呼喚反而躲開 我自己都說不明白
想流淚 卻又偏偏哭不出來
覺得不該 是我低估愛的能耐
離別吻 在眉間
直到你已黯然走遠 淚才涌現

 

 

讓自己心有所觸動的並不是歌詞內容,畢竟,我聽力不太好,剛聽到這首歌時,是想

不起來歌詞內容的,純粹只是因為聲音!

當年,我喜歡過萬芳的歌,喜歡他獨特的歌聲及嗓音裡傳遞出來的豐富情感,但年

輕時的自己,想法是有的,經歷卻是單純的,所謂的喜歡,也不過是從流行歌手裡

挑了一個似乎不錯聽的聲音來聽而已,那些歌詞字裡行間及歌手從聲音傳達出來的

情感,只能停留在知道而不是理解的層次,或許某些歌讓自己覺得好聽,但,那實

在只是對流行樂的喜好與追逐而已。

這一年多了,看了幾十集的超級星光大道之後,對於聽歌這回事,似乎聽得比較進

去了。進去歌聲裡、進去自己的心裡。於是乎萬芳這首我曾熟悉過的歌出現在身邊

時也就突然的觸動了心裡許多好久未曾浮現的感覺與想法—-自己,似乎已長成為

一個以前所不曾預料到的自己。

在學生面前教書…

總是在電腦螢幕前傾吐想法…

看天下雜誌關心天下…

守著眼前安定的小幸福而快樂…

 

找不到和善的交流團體…

衝動….不容易激起了….

聽到萬芳的從前,竟湧起這樣不知如何形容的觸動….

 

我記這些做什麼呢?給看的人嘲笑的嗎?只因為這裡是部落格啊!

這些我心中突然間湧現出來的想法,過了,可能就淡了,甚至是忘了。

忘了生命中所有過的觸動和想法,過去還留下什麼?

於是,我記在部落格裡,讓我自己記得,這個獨特的感受,永遠記住。

所以,我寫部落格。

 

船過水無痕?紙風車劇團在頭城國小的表演。

從前幾天的研習談起….

上星期參加了個媒體識讀的研習,講師是世新大學的余教授,講述內容十分精采,讓我不禁慶幸有參加到這場的研習。余教授提到許多足以令人深省的想法,其中,他以我們推行閱讀卻未能身教的這個盲點突顯出大人其實也未能對媒體有多少分辦省思能力卻又要求小孩子要有能不受新聞影響的能力。

[@more@]

是啊,從教育部、民間、教育機構都在推行閱讀,我們都知道閱讀能幫助學生累績知識、開闊視野,但,我們自己在進入社會之後,又讀了多少書?身為要教學生去閱讀的老師,所讀的書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此一來,我們都在吃老本,用以前所讀過的知識,加上些許的生活經驗,就要去教導學生去面對一個不可知的未來?余教授從一這點引用到對大人對媒體的態度,也存有同樣的情形。大人們自認有獨立判斷能力的同事,又何嘗會察覺到,其實自己被媒體誘導著想法而不自覺,卻又高高在上的以偏頗的角度來教孩子要能夠去辨識媒體所傳播的訊息。

好,拉遠了,我是想從這邊順道提一下紙風車劇團在頭城國小的表演。

紙風車的歡樂劇場世界

第一次聽到紙風車劇場是在中視的全民大講堂節目,聽了經營者的一些想法及做法之後,這個名字就在我腦海裡留下了頗深的印象。約莫半個多月前,收到許多現在住在台北的國中同學寄e-mail過來,告訴我紙風車劇團在宜蘭表演的訊息,而且是在老家附近的頭城國中,心中著實是十分興奮的,住在台北的老同學知道這種機會是很可貴的,更是希望藉由我們幾個還在當地工作的人把這個好消息傳播出去,我當然也協助印制幾張傳單給學校帶班的導師,請他們鼓勵學生去觀看。宣傳了老半天,我卻由於私人因素,我當時人在台北,無緣欣賞劇團的演出,心中是很遺憾的。

然後呢?

我在事後查了一下縣內部落格和紙風車有關的文章,只找到頭城國小總務主任有對這個活動較多一些的文字及照片的呈現,其他的,還沒看到…..

其實,在刮別人鬍子之前,是該先刮自己鬍子的,但看到宜蘭教育界裡對許多事物的冷淡,實在忍不住的想發出一些聲音的。

我理解,教師也是人,也是有家庭有私人生活要顧的,就算是關心公共事務,也可能因為訊息沒收到或是當時有事未能到而無法參與的。但我所看到的就是冷淡,感覺到的氛團就是冷,這樣子的冷,著實讓我心寒。

當然,我的取樣是會有偏頗的,因為我的生活圈就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來回而已,虛擬關係裡,就只能從life type部落格系統裡觀察宜蘭教育圈的一些反應。這不能代表全部,卻也代表關心者無從得到取暖的環境,這是我想特別強調的。

紙風車來頭城,據頭城國小總務主任的說法,有兩千多人頂著十來度的低溫前去欣賞,這樣的參與度是讓人高興的。但船過,不該是水無痕的,至少這個活動足以讓人回味及討論的水花,也可延續這個活動所帶來的影響力,雖然這樣的水花會隨時間而漸漸平息,但這些故事這些影響,是會留在所有曾經參與者的腦海裡而足以回味再三的。我想,這應該是紙風車這麼努力在各地表演想要傳達的東西吧。

如何在部落格裡加入google地圖

其實這東西在別的地方也找得到教學,但暑假時我在另一個部落格做了一點教學說明,所以,就順便把連結放進來,要用的可以自己進去看看。

一、如何在網誌文章中加入google地圖–簡單版

這是部落格裡所附的功能,簡單好用,建議要在life type部落格系統裡要加地圖的人用這個就好了。

 

二、如何在網誌文章中加入google地圖-較麻煩版

這可以把你自己在google地圖裡所做的私人或公開的地圖放到部落格裡,呈現出特別的樣貌。不像上面第一種的簡單版,那種版本只能插一根針,秀一個特定位置而已。

用google地圖制作家鄉地圖

我喜歡看地圖,總覺得地圖裡實在是蘊藏著太多太多的東西,真能對地圖有多幾分的理解,便可對環境有多幾分的認識。當然,這是以空間的角度來看環境的,環境並不只有空間而已,不過,這不損地圖對認識、理解環境所能帶來的幫助。

[@more@]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我一直有意無意的在教學上使用google地圖,隨著google地圖功能一日一日的強大,甚至我還希望學生們能把google地圖當作日常生活上好用的工具。然而,這些都是我的期望,以及教學工具使用上的偏好,不過,在上次期中評量後,發現有幾位學生對所在地環境的感受力不夠,連學校往西方看所能看到的山脈是雪山山脈,往南方看所看到的是中央山脈都不是很能夠體會,因而有了幫他們做「家鄉地圖」並讓他們認識宜蘭縣、頭城鎮、竹安里在整個環境中所處的位置。

定了方向後,發現雖然常用google地圖做教學,但對google地圖功能的挖掘其實還不夠,至少,我找不到台灣各縣界的圖層,也找不到各鄉鎮市界的圖層,當然,竹安里範圍的圖層就更別想了,所以,只好自製了,以下圖片中的自製地圖若是簡陋到讓你吐血,在此先說聲抱歉了。

 

一、一切的一切,都是從台灣開始的。五年級社會的重心放在台灣整體上,所以,需要讓學生多感受台灣整體的地圖,並找出宜蘭所屬的位置。當然,在看這張圖時,順便把各大山脈、平原再點出來,算是複習、強調及深化。

 

二、鏡頭拉近到北台灣,讓學生發現在太平洋、雪山山脈、中央山脈三方夾著的空間就是我們主要的生活空間-蘭陽平原。

 

三、第一件拙件出現了!加上宜蘭縣和其他縣的縣界加上去,讓學生知道,宜蘭縣並不是只有蘭陽平原而已,還包含不少的山地區域。

 

四、再拉近一些,把重心放在宜蘭縣的範圍裡。

 

五、第二件簡陋的作品出現了,頭城鎮的範圍,讓學生理解頭城鎮位於宜蘭縣及蘭陽平原的北端。

 

六、恐怖的圖形又來了,竹安里的位置,讓學生感受到竹安里位於頭城鎮的最南端,並被礁溪鄉和壯圍鄉包圍著。

 

七、這張是做給沒看懂上面圖的朋友看的。

 

八、以竹安為中心再拉近,讓學生辨識附近重要的地貌,以便學生自已找尋位置能找到協助他們找到目標位置的「燈塔」。竹安附近最明顯的地貌是靠海,並北邊有外型很好認的烏石港,北端是著名的竹安河出海口。 當然,東邊的龜山島也是一個特好認的地標,由於拉近後有點距離了,跑出了圖的範圍,但若比對上一張圖,就可以很清楚理解龜山島位置和竹安位置的關連。

 

九、和上圖比對,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竹安里的西界其實就是竹安河,依此讓學生對竹安里的形狀有所認識。

 

十、接下來呢?當然是找出自己家的位置囉,這樣的經驗才有真實感嘛。不過,在讓他們找自己家的位置前,還是要先給他們幾個重要的參考地標,不然,找不到自己的家而迷路的人一定不在少數。這些地標由北往南分別是泰安廟(桃紅色)、竹安裡家俱行(綠色)、竹安國小(橘色)、鎮安宮(桃紅色)、T型路口紅綠燈(綠色)、加油站, 以及時潮村的馬將軍廟(桃紅色)。學生有這些明顯的地標當指引,應更能快速的找到自己的家。

 

十一、學生分組去找自己家(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家裡的屋頂)囉。學生每個人對教師所說的東西理解程度各不相同,但同組看別人找,自己也多少能觀察學習一下,若自己操作不是很好,其他同學也可幫忙提醒,所以看他們找得很high,尖叫聲(找到自己家了)此起彼落,看得蠻高興的。

 

十二、找得到不算什麼,還要到我電腦前指給我看才行,我可不知道學生家的位置,所以學生必須說清楚或比手畫腳,以我所能聽得懂的方式說給我聽才行。能找和能說可是不一樣的喔。

 

加上一些註解後就變這樣了!

 

可惜,因為是白天,所以投影在布幕上的效果拍起來不是很清楚,但現場看是夠了。

 

十三、這張地圖是很有意義的,它把學生居住位置具體的以地圖的方式表現其分佈形態,甚至許多人這時才知道某一位不住在學區裡的同學的住家位置。另也可從中發生學生住家在鎮安宮附近蠻密集的,以及住在時潮村的各個同學是住哪兒,這些都是這地圖做出來後我以及許多同學才發覺到的。這是目前的進度,以後應該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挖掘的。

http://maps.google.com.tw/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0389837878590791206.00045d7ff47041d1a3de8&brcurrent=3,0x346ef3065c07572f:0xe711f004bf9c5469&s=AARTsJqX8QbrHqIeZNgQ8ivB1ySqeSKVCA&ll=24.827793,121.813402&spn=0.046739,0.051498&z=14&output=embed
檢視較大的地圖  

別讓你的照片或影片蒙灰…

自從數位相機問世以來,這個世界少說用數位相機拍過上兆次的照片,這是一個很可觀、很豐富、也很可怕的一個數量。若把範圍拉近到一個學校裡,數量也應超過單十萬張以上了,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料庫。但,由於種種因素,這些照片通常只會靜靜的躺在記憶卡或硬碟中不知名的角落,等到想用時,就是不知誰有拍且又放到哪裡去了。在學校這些年了,這個現象一直看在眼裡。

[@more@]

由於每個學校的狀況不盡相同,我這裡的經驗不一定適合別的學校使用,但想法上,大家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我希望老師把資訊工具當家電來使用的,這樣一來家電就成為他可以好好使用且可以駕駛的黑盒子,不然,要求老師變化性或彈性較大的資訊運用,是很難獲得回響的。畢竟,對老師來說,一隻粉筆和一個黑板就可以解決的教學工作,要讓他願意把數位相機放上去最大的動力只有兩個,一是老師個人強大的意願,另一則是工具的便利性。我這邊不容易影響老師的意願,但在工具便利上的提升,卻是可以的。以下是我的做法:

一、提供不需教師保養整理的數位相機

如果把數位相機交給教師保管,教師需要保養數位相機、留意電池量、要在包包裡留一個空間放數位相機、整理數位相機的照片、…….有資源是好事,但這資源需要耗時去處理,可能使用意願就低了,所以,那些工作我來。我統一保管兩台品質不錯的相機,讓教師需要用時隨時向我拿或請學生跑腿來我這邊領就可以了。不必擔心電池量、記憶卡容量的問題。

二、協助處理數位相機照片

有了隨時可以借用的相機後,接下來就是照片的處理。老師若願自己處理照片,自然是沒問題,但有時因記憶卡規格和讀卡機不合造成老師懶得將記憶卡裡的照片或影片檔案拿出來整理,那將使得照片堆在記憶卡裡卡灰塵的機率大增,所以我協助老師把照片下載到電腦中好能充分發揮照片的效用。

三、將照片及影片放置在方便老師取得的空間

這點有以下三個處理方向。

1.放在我的電腦,讓老師以網路上的芳鄰來抓取

我在電腦裡開一個分享且唯讀的資料夾,把老師借數位相機所拍的照片及影片都放在裡面,按照該使用用途的時間及原因做個簡單的分類,以便於尋找。這樣檔案能被充分分享,且不會有被誤刪的情形發生。唯一有困擾的是,多數老師不擅使用網路上的芳鄰來找擋案,所以我制作了捷徑檔案,讓老師把這個檔案copy到他電腦裡,點擊二下就可直接連到我設定分享的這個資料夾中找尋他要的檔案了。

這樣子可以協助老師無痛找照片,不必再為照片的儲存、整理、放置、下載、分享傷腦筋。

2.把照片傳到picasa網路相簿裡

我電腦裡的照片是必須在學校區域網路內,且我的電腦開機狀態下才能拿到的,所以當老師不在學校時,照片資源就無法取得。因此,我申請了一些gmail帳號,運用這些帳號來使用picasa網路相簿,上傳一些我以前就搜集到的照片,再加上近期比較具主題性的照片,就可以形成數量龐大的照片分享資源讓教師使用。

picasa相簿之三

另外,校長個人也自己收藏整理了一堆以前的照片,整理後把連結放在學校首頁的「數位影像銀行裡」,也是分享出來供老師使用的。

3.影片的處理-youtube

這個也很單純,就只是把影片上傳到youtube空間,並做個連結到首頁上,老師便可輕易拿去運用了。

youtube空間連結

 

呼,把照片及影片整理方式的做法說完了,還算清楚吧!?

如果你問這樣子會不會累,當然會有一些,但這些事是有意義的。畢竟這種工作若讓老師來做需要半小時,我來可能五分鐘就解決,這五分鐘我願意花,但願意花那半小時的老師可能就不多了,所以,划算的啦。

當然,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老師用數位相機慣了且也漸漸熟悉操作,願意操作原本需半個小時但逐漸向五分鐘靠的工作時,我會很樂於讓老師去做這些原本他們自己就可以做的工作。

Mark大人到底給了我什麼好處?讓我這樣用力大推部落格啊?

標題引用並編修自某人在我某篇文章的某個回應裡的某段文字。

[@more@]

其實,我原本只是學校的電腦工友、一個半路出家(阿彌陀佛)的教師、能力半吊子,甚至沒自己組裝過電腦的資訊組長兼其他打雜事項的小人物。人說鼯鼠五技而窮,這句話拿來形容我,真是再貼切不過了。這是我的出身背景,先做個簡單的交代,之後就可以為以此為自己樣樣通樣樣鬆的彆腳想法來開脫了,呵呵。

學校這幾年都有幫高年級的班級每班排一節電腦課,要我去教他們一些東西,換句話說,就是由我負責「全校的資訊教育課程的規劃」。這個帽子好大頂,讓我不得不時時刻刻的思考我該拿出什麼菜來給學生享用。經過幾屆的白老鼠被我拿來累積經驗後,我把部落格、主題簡報、中打教學列我教學項目中的重點。中打教學和主題簡報另外再提,這邊我把討論的重心放在部落格上面。

推行部落格有幾個原因:

一、部落格裡有相簿:學生為了要豐富自己的相簿,就需要學會使用數位相機拍照、把數位相機的照片像從相機中下載到電腦中,並會運用介面把照片上傳到網路相簿裡。要完成這項工作,就可讓他們有很多的電腦操作體驗了。

二、網誌文章撰寫:部落格裡我最重視的是網誌文章,這可以提供他們抒發心中所思所想的園地,讓他們組織一下自己的想法,也是訓練作文、想法表達及打字的工具。小孩子和我們不同,有些人就是會很直白的把想法放在上面,或者把很多情緒、想法洩露在上面,去年在推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時,就曾在上面發現某位學生的異狀而及時處理了一些可能會出大問題的狀況。

三、對自己園地的負責:部落格是他的,他是主人,部落格經營得好壞,可全由他自己操控。希望藉此給他負責的機會。

四、拉該班導師進來:拉學生進來簡單,但要把老師拉進來參與就需要一點陰謀了,我採取的方式是以鄉村包圍都市,高年級學生在玩部落格,在討論部落格,導師怎麼能忍受被學生嘲笑不會用部落格的眼光呢。所以,哇哈哈哈,就多拉了幾個下線進來了,全校淪陷就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以上,是我會以部落格當作資訊教育的重點的原因,但用無名小站一陣子之後,發現問題很多:

一、學生把重心都放在版面設計上, 而且配置繁雜,不適合觀看。

二、無名小站使用者背景複雜,好友連結很容易結接到無法控制的方式,令人很不放心。

三、有廣告,很煩人。

所以,當聽聞縣版部落格改版在進行推廣時,我就留上心,再利用暑假期間自己摸索一陣子之後,發現無名小站那三件令我煩心的事都不會發生,而且使用後覺得介面也蠻簡便的,因此才有向校內同仁及學生推這套部落格的想法。

不過,還有有一點小抱怨。

一、學生帳號系統不知要等到何時,不早點出來,無法教學生玩啊。

二、部落格開啟和管理介面換視窗畫面所需的時間稍久了些,容易讓人覺得不耐煩。

Mark加油!!

很簡單的感動,很強大的動力。

被需要、被理解、被接受,其實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more@] 

這個學期以來,為了推縣版部落格,花了好多口水與時間在上面,包含自己下水玩看看、體驗看看、開研習、提供咨詢、幫忙處理照片、上傳影片供分享、協助維護部落格,搞到後來覺得自己似乎推得太用力了,感覺不太到同仁們對這東西的接納,連自己開始有些懷疑花這些精力是否有必要而覺得有點懶了的時候,有同仁來問我如何做部落格,而且一下子就來了好幾個。雖然這和我小小強勢的在煩他們有關,也和校務評鑑會需要做成果呈現有關,但因這樣的需要讓他們願意選擇這樣的選項,我也就很感動了。如前面所說的,雖然不知被理解多少,但有些被需要,有些被接受,就會覺得愉快了。

幸好這篇文還沒啟用迴響留言功能,不然沒完成的東西,不完整的內容怕對看倌們傳達不確切的意念。

其實也很簡單,剛才又打了一堆東西,雖說那堆東西也確實是我真心的想法,但太洒狗血了,太過的東西,看了會惹人煩的。回歸主題,我是個小人物,在這個個人力量極小的複雜世界裡,只希望能在自己的三畝田地裡愉快的活著。嗯,被需要、被理解、被接受,是很愉快的事。這些東西不一定求得來,突然發現時,會很驚喜,會很感動,會帶給你很強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