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的目的是什麼?

這世界上的資訊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多數人只會用簡單的概念來判斷對或錯。如,「打人就是錯的」,這句話恰當嗎?當然不,或許我們可以說,在法治的環境裡,我們期望每個人能有一個免於恐懼的安全環境,因而制定法律限制某些行為,暴力,即為其中之一。但,當你受到暴力威脅時,以適當的暴力扺抗,是必要的;當你處於無法治環境之下,武力,甚至可以是讓人說話有份量的本錢。因此,我同意,在我們所處的法治社會裡,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但對錯的問題,需另外探討,請別用「XX就是錯的」來概括一切。(曾數次在新聞裡看到這句話,順便在這裡發洩一下。)

[@more@] 

回頭著作權,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著作權」只有三個字,你和我認識的並不太相同,而且我們的認識也和立法院制定出來的著作權法裡所揭示的不盡相同,所以,就有模糊並有衝突的存在。

回頭來看,那著作權有什麼用?我們先看著作權法裡的第一條:

「為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我們可以理解,在著作權未被保護的環境下,當一個人花了畢生精力研究某一專門領域得到創新或成果時,他可以怎麼做?

1.對外發表

公開發表後得到掌聲,很是光榮,但若此成果進入門檻不高,很容易就被抄襲、剽竊了,使得創作者未能從中獲得利益。嗯,我們可以說,創作者的公開行為對社會利益確實有所增益,那對他自己呢?當然有利,那就是名聲的獲得嘛,榮譽啊!但我們都了解,榮譽不一定能當飯吃,純榮譽是無法激發更大量的創作熱情的。

2.自己藏著自用

反正公開又不能得到利益,不如就自己藏著就好了,就像中國學徒制下師父常常會留一下或者秘籍只傳給某持定傳人一樣,這個創作所產生的利益,只能在社會的某小範圍的某個人身上發揮效用,甚至因為傳承問題而造成此創作散佚在歷史的長河裡,這,也是萬分可惜的。

所以,創作者該受著作權人的保護嗎?當然要,因為這樣才能鼓勵創新,「以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其中,「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是目的,「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以鼓勵創新」是手段,所以,為避免著作權人無限上綱要求其利益,著作權裡有專門的條款限制著作權的過度主張,若符合合理使用規定時,是無須取得授權的(不過,合理使用也有一定的範圍和限制,運用著需留意)。

 

 

相關文章:著作權、教育與你的態度!

 

 

youtube影片-第一名記錄最後一名的記錄片

又來獻寶了….

這是一個班上第一名記錄最後一名的記錄片,其實片名本該叫做「我的同學—來雄」,入圍九七年廣播電視小金鐘獎的最佳兒童短片,但影片經電子郵件東傳西傳後,就有點變樣了,剛才網路上搜尋了一下,發現許多地方貼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的。另外,教育類記錄片應該不會這樣取名的,「班上第一名記錄最後一名的記錄片」,光聽片名就覺得有些岐視味道,想必是轉傳郵件的人受新聞報導的影響或為了讓受信者注意到這個好影片,而把主題改得比較吸引人的目光一些。順手搜尋整理一下,這樣子使用下來,比較不致脫離影片製作的本意太遠。以下是該班導師溫雅惠老師的部落格和影片的下載點。

溫雅惠老師部落格 (這面有溫雅惠老師的一些想法及這個記錄片上聯合報的報導內容)

http://pses.tyc.edu.tw/video/test17.wmv


[@more@]
還有youtube版的,不過,因為長度超過十分鐘,必須分成兩段。

https://youtube.com/watch?v=SoGeopBV-9M

 

同樣的,每個素材在每個人眼中都會有不同的栓釋,也沒有標準答案。但這個影片確實傳達一些訊息出來,且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的,供各位體悟一下。

 

youtube影片-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https://youtube.com/watch?v=oUH5QVfbODY

[@more@] 

英文版

 

 

第二版

這則影片是從天下雜誌的報導中得知的,當初第一次看完之後,連續好多天腦子裡一直盤旋著這畫面。

看完這段影片後,可以有什麼想法?

至少我覺得:

一、自己需要把視野放大了,我所處的世界,並不只是我生活移動的範圍;世界上的人,並不是只有我看得到的這些人;會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的,並不只是名字曾經出現在我腦海裡的人;我的未來,並不會一直像昨天、前天一樣的可預期;往後十年這世界的改變,會比過去十年的變化量多出十倍、百倍或更多。請別急著否認,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心裡都會認為或期望這世界就這樣延續下去而忽略「變化」這玩意兒會帶來令人難以預期的將來。

二、以前在曾經讀過一個和教育有關的想法:我們教給學生的,都是我們過去所學的知識和想法,現在,我們要用這些過去的知識教導學生去面對以後不可測的未來,就像教人看著後照鏡開車一樣,令人不安。

我們所傳達給學生的,不致於如此不堪,但這世界在變,知識體系在變,我們以前所學到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多數已在現在被修正甚至是被推翻,我們已遠遠落後於這個時代。就算追不上,我們也需要隨時開放自已的心與靈去體會、理解、認識我們所處的環境、社會、世界的脈動。別再認為自己過去堅信的想法絕對正確,我們需要保持一個柔軟富彈性的心來認識世界,不然,「教人看著後照鏡開車」會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

三、看來google對這世界的影響力似乎很大,所以我投入了google懷抱裡,發現,google比我想像的還大。

四、知道後,我想我們確實需要改變了。我想變,你呢? 

資訊組長會議後,即高興又頭痛!

昨天下午參加了個會議,一個看起來很專業的會議-宜蘭縣中小學資訊組長會議。

[@more@]

專業?其實是沒多少的。這個會主要是教網中心一些推動的工作向各校負責資訊業務的承辦人做說明,並面對面溝通、交流意見,好讓之後工作推展下去時能順利進行。以往,開這種會我的注意力並不是很集中的,因為總是會提到一些計劃申請、要求參加什麼競賽、或是之前計劃有什麼狀況讓參與者反應意見,然後帶回去下次再談。下次?常常是好久以後的下次了。所以,吃飽飯後為有助消化,腦袋常常的缺氧的,也就別怪我常常點頭如搗蒜了。

昨天的會議就讓我無法點頭搗蒜了,有些我關心狠久的東西要上路了。[20081029資訊組長會議.pdf

一、學生郵件和gmail整合

只聞樓梯響,人呢?千呼萬喚下終於出來了。個人對yahoo奇摩的一些服務很有意見,學生用這個可以擺脫yahoo奇摩的控制我很是高興。而且,信箱超大,學生也不會抱怨空間不夠的問題了。另,導師也可以對學生信箱進行某程度的管理,實在是不錯。

二、班級(學生)部落格服務

學生可用上述gmail的帳號,登入縣版部落格平台建立自己的部落格。太好了,我尋求一個脫離無名且沒有廣告的部落格空間很久了。這樣的部落格空間比較乾淨,比較放心讓學生使用。

三、教師郵件新增gmail服務

老師也不必擔心信箱空間被塞暴的問題了。

四、防毒軟體更新

pcscan被嫌很久了,現在要換成nod32,而且教網中心要架一台防毒伺服器主機,懶得自己搞學校防毒伺服器的學校可以拿教網中心的資源直接使用。

五、其他

一些教育體系裡資訊應用的政策確認。

 

搞一些實事,做一些為大家服務的基礎建設,雖然沒有看起來很炫目的成果,但這些服務卻是最實用,最能幫助基層使用者的。

對了,這麻多好康的過來當然要高興啊,我頭痛什麼?

唉,這些東西要落實,要推要做。該怎麼推、怎麼做,需要很傷腦筋的,頭痛啊。痛並快樂啊!

 

和新加坡老師的閒聊..

上個月新加坡文園小學來訪,學校算是辦得蠻精采、熱鬧且引人注目的。相信他們來這一趟,應該會是有些收獲的。

不過,他們來是來認識、體會台灣的環境,我們呢?對於他們,我們有多少認識?

[@more@] 

由於我習慣使用電腦網路,而且也常看一些雜書,其實我對新加坡是很感興趣的,雖然他們是這麼的小,但基於是同種族所建立的國家,能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之下有這樣的成績,是很令我好奇的。

台灣人對新加坡的印象是很刻板的,或者說,台灣人對整個世界的認識都是很刻板的,這幾年世界變化得非常快速,但我們的眼光及對國際情勢的關心力道都不足,每當我們討論到國外時,太欠缺新的變化及基礎資訊來討論,頂多只能針對過去的刻板印象加上最近從報導(我們國家的國際化的新聞報導)聽到的幾條消息,用各自的邏輯去推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答案出來。對新加坡,更是如此。

再強調一次,我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我習慣會去網路上先搜尋一些資料來看,加上最近看了一些天下雜誌,裡面剛好有新加坡的一些介紹,讓我有材料和來訪的老師交流。以下是我和他們聊天後的一些想法。

一、從交流中所得到的一些訊息,再次證明了我們對新加坡的一些即有印象–遵從領導的指示。他們對於政策的服從性是很高的,高到一種令我驚訝的地步,但思量一下,在那麼小的地方住著這麼多人,沒規劃或是不遵從規劃的唯一結果就是亂,讓我佩服的是他們對政策看法的正面性,和我們相較之下,他們較不會以否定或負面旳角度來看施政,這是和台灣人最大的不同。

二、對國際情勢的極端敏感。由於新加坡的小,他們是沒有任何的自然資源的,所需的一切,都要仰人鼻息,尤其是鄰近的馬來西亞和印尼。所以,當馬來西亞和印尼在政治上有任何的風吹草動,新加坡人的感受是很強的。就像前一陣子馬來西亞政局的動盪及對「華人寄居論」的延燒,新加坡人都很能強烈感受到,不過,他們也很無奈,因為所需一切都需靠人,還是得盡力為他們解決一些問題。

三、極強調種族和平相處。也是上述狀況的延伸,他們必須盡力和周遭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不能給不同種族的人及其背後來源所代表的國家抓到岐視的藉口,不然會有很麻煩的後果,而且這不是政策宣示而已,而是非常落實在生活面上的,像是他們生活的大樓中,不得是純同種族,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不同種族,使國民對於致力避免岐視及排他情緒發生的做法覺得理所當然。

四、著重人才培養。如他們所言,新加坡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所以,挑選、培養人才是他們保持國力強大的唯一途徑。他們這次的出國參訪計劃,其實是政府有補助的。政府成立基金,提供各校到別的國家參訪的機會,讓他們從小就有機會見識到不同國家的差異,會體會不同文化環境下的人的思維和習慣。很大的魄力!!

五、教師生活作息。這是讓我覺得很汗顏之處!他們一學年分四個學期,學期間有休假,每學期十週,算起來總上課日數是和我們差不多的。但他們的備課時間和態度是我們截然不同的,很紮實。和我聊比較多的那位老師聊到他的作息,更讓我驚訝,他平常晚上大約八點睡覺,八點!!哇,多嚇人的一個時間。第二天五點出發到學校備課,並在七點半時開始上課。我知道早睡早起是件好事,但到這樣的境界,是很讓我驚嚇的。和我們這邊強調自主、自由的環境相較,狂汗…..

六、收入高、消費也高。其實這個問題不是我提出的,他們很客氣的提出問題,想了解一下我們這邊的薪資水準如何。不提沒想到,他們提了,我也是很有興趣的,因為就我網上所查的資訊,他們的人均GDP約是我們的兩倍,反應在個人上,應該就是薪資所得了。果不其然,新進教師的薪水就有七萬台幣的水準了,嗯,我們這邊大約是四萬吧。(不過,我們這裡也好久沒「新進教師」了。)至於消費,也就不用提了,也是高我們許多,都市生活大不易啊,更何況新加坡沒鄉下,生活物質都得向「外國」買。

一些雜感亂寫亂貼,有空再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