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觀測教學必備 – Stellarium天文星圖觀測軟體

唉,星空盤真的可以退休了….

[@more@] 剛找到重灌狂人介紹的天文星圖觀測軟體 Stellarium,試用了一下,覺得效果極佳,之前還嘗試要用google星空來呈現相關的影象,但試了這個之後,完全不必了!不相信嗎?看一下下圖吧。

很抱歉,我以原圖來show這張照片,右邊會突出螢幕視窗,看的時候會有點小麻煩。但也因為是全圖,所以才能看出這軟體給人的感受及效果,另,該軟體並不是要讓你找到某時的星空圖,而是能摸擬各種狀況並能以各種速度表現星空星體移動變化的情形。想像一下,把這畫面以單槍投射到布幕上,能夠產生怎樣的效果?這實在是教國小自然的老師不能錯過的軟體。

我操作Stellarium軟體的畫面錄影

 

相關連結:

Stellarium官方網站

安裝及操作說明:Stellarium 星空、星座…天文星圖觀測軟體(by重灌狂人)

中文化增強包及其他說明:Stellarium 正體中文增強包

正體中文增強包作者關於Stellarium在推廣上的一些想法與作法

我以前做的星空天體運行教材 

日全食教學可用的資料

日全食過去幾天了,熱潮也差不多退了,但對學生來說,真實的體驗感受及印象還在,做相關的教學其實是很適當的時機,不過,前幾天小小簡單的搜尋一下網路,沒在顯著的地方找到滿足我所有需求的資料,雖然以日食查維基百科的資料及一些google找到前人製作日全食介紹的簡報檔也不錯用,但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懶人,沒有網頁式的呈現,效果是會打許多折扣的。幸好,東翻西找發現Astroworld天文園(很抱歉,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機構。)的2009年中國日全蝕介紹網頁,這個網頁整理了一些我覺得不錯的內容,尤其是該網頁最下面,日食時從太空觀地球,看到月球的影子在數小時間的移動的動畫,對於日食現象的呈現,有極佳的展現效果,想對孩子進行日食教學的朋友們可以用以上的資料整理出一些不錯的東西來給學生完整些的概念。

[@more@]

2009年中國日全蝕介紹網頁

以「日全食」為關鍵字在google找ppt檔案的連結

 

以下這張是我最喜歡的「日全食」照片。提醒我們,除了從自己的角度看現象,也需要從旁觀的角度來看這個現象的真實面(別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全貌),這張「日全食」照片與大家分享。

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 記錄片

最近常在看公視的節目,所以這個公視製作的記錄片要播放的消息是早早就得知了,正好首播當日(6/11)當時沒其他事,就把老婆挖過來一起看。

這篇文章應該算是抄襲加分享吧!把人家網站上整理的東西拿過來貼一貼然後讓大家知道這個片子的好。再一次強調,這篇只是整理一些對該記錄片介紹的文章及影像而已,精采豐富的內容是在下列的官網連結中,更好看的則是記錄片本身。另,這個記錄片已播放過,何時重播我不知道,但記錄片dvd已開始預購了,家用版450元,公播版1800元。

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 記錄片官方網站

[@more@] 

黑琵的故事

年復一年,黑面琵鷺南北往返,飛翔於大自然四季交替的召喚當中。面臨絕種危機的黑面琵鷺,每年總有超過一半會在秋天飛回台灣,冬天溫暖的家。這段八千里的遙遠旅程,訴說著一個為了求生存,而飛越艱難險阻的生命故事,以及一個回家的承諾。
這是台灣第一次,用HD高畫質電視技術,全程紀錄黑面琵鷺跨國遷徙的漫長旅程。公視跨國合製團隊投入一年追蹤拍攝,飛越一萬六千公里的旅程,從台灣台南、
日本、南北韓交界、到中國大連無人小島,跨越政治對立疆界,也克服地理環境、天候、鳥況、潮汐、風向種種的技術困難,使國內HD生態紀錄片邁向與國際接軌
的新境界。同時,也是全球首次紀錄下黑琵人工孵育繁殖的完整過程。
黑面琵鷺是全球六種琵鷺之中,唯一瀕危、也是少數完全依賴東北亞棲地而生存的鳥種,全球只剩下兩千隻。牠們的存在,就像是亞洲沿岸生態環境健康的指標。無論
在台灣、中國,南韓、北韓、或是日本,身處不同邦國疆界的人們,不管處在如何對立衝突、微妙尷尬的現實當中,因為牠們,而攜手合作。黑琵就像大自然的和平
天使,穿越政治的疆界,傳達永續共存的訊息。
在台灣,這樣的一部國際級製作水準的紀錄片,誰來說給大家聽呢?
本片特別邀請:

雲門舞集創辦人與藝術總監林懷民–跨越國界的舞者,為本片獻聲,首次擔任影片中文旁白,為觀眾訴說黑琵在亞洲的故事。
音樂創作者林強繼作品進軍國際之後,跨刀擔任台語配音,賦予在地詮釋。
透過國語、台語、英文三種語版,讓這個從台灣出發又遷徙千里的候鳥故事,以及所承載著環境保育與和平的訊息,能傳遞到世界各地。

拍攝花絮記錄

野性台南

你看過這樣的台南嗎?
從空中俯瞰台南,依傍著台灣海峽,曾文溪口的濕地大到數千公頃。
這裡是台灣的溼地天堂,年年守候著黑面琵鷺冬天的溫暖的家。

 

前進北韓

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的一員。我們至少透過三種不同的管道,各種方 式來嘗試能不能進去。
可以跨越鐵絲網嗎?前進南北韓交界神秘地帶,發現黑琵繁殖地。
遙遠北方,守候黑琵。

 

中國尋鳥記

泥灘,大霧,從東北到江蘇,數千公里尋找黑琵。
哪裡有黑琵?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最廣大濕地。黑琵遷徙路程完全追蹤記錄。

 

到日本找一顆蛋

北韓人在找? 台灣人在找? 英國人也在找?
到底找的是什麼蛋?
鳥蛋? 雞蛋? 還是?

 

無人島大挑戰

中國東北無人島直擊,HD重裝備,冒險攀崖
歷險拍攝,難得一見的畫面。

 

後記:

1.從拍攝花絮裡可以看出拍攝小組到很多地方拍了很多鏡頭,但可能配合紀錄片呈現的完整性、結構或因時間限制,許多鏡頭是沒有出現在記錄片裡的,覺得很可惜!

2.在中國尋鳥記中看到了麇鹿的鏡頭,「麋鹿」?幫聖誕老公公拖雪橇的那種動物嗎?怎麼會出現在中國?google加維基了一下,才知道……………。(請自點連結進去看吧,這種動物在歷史進程中受人類影響有很傳奇兼坎坷曲折的族群生命史。)

流言追追追之廚餘何處去

電視還是要看的,尤其是公視的一些優質節目,一不小心就看到很好的教材資源!以公視流言追追追節目「廚餘何處去」這集的內容為例,鏡頭帶著大家的目光追蹤了台北市廚餘處理的流程及廚餘處理的實際狀況,真實狀況呈現在眼前,可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教材了。

[@more@]

台灣的資源回收教育做得蠻不錯的,尤其是知識面,大家都知道廚餘可為兩類:

一、當做豬飼料:所以有些豬不能吃的廚餘不能丟到這裡,免得豬吃了不舒服。

二、堆肥做成植物的肥料:大部分的有機物質都可當做堆肥的材料,需經過一定的程序,讓堆肥發酵分解後變成植物容易吸收的肥料。

說是這樣說,但實際上是怎樣呢?餵豬的廚餘收集好之後就可以直接拿去餵豬了嗎?堆肥所製成的肥料是長得什麼樣子呢?這些都是得親眼到現場勘查後才容易理解體會的喔!另,節目的最後都會針對整集節目裡的發現再做一個總結,把所有重要發現一一再列出以幫助觀者歸納思路,而不致於發生看了覺得很精采,看完後不知今天到底真的學到什麼東西的情況發生。很是不錯的做法。

以下影片是該節目整理出來的精華,做為教學來說,已蠻夠用了,不過,由於我看過這集的完整內容,覺得許多被剪掉的部分其實也蠻有用的,沒辦法播給學生看實在是蠻可惜的。幸好,流言追追追有做DVD,已經把前十四集的完整節目內容收錄在DVD裡,若有需要,可到以下連結查看訂購方式。

流言追追追DVD開賣囉!  

 

 

優良電視節目介紹-公視流言追追追

教學光靠一張嘴巴、一隻粉筆是不夠的,許多方便好用的資源可以拿來讓教學更吸引學生、更有效果,為何不用呢?

最大的原因應該是:不知道。

[@more@]

就是不知道資源在哪裡啦!!

這邊介紹公視的流言追追追節目,這個節目以半表演半參與的方式讓觀眾看到主持人以嚴謹而不嚴肅的實驗流程對一則網路流言進行驗證,表現方式很適合國中小學生看,就算是年紀較大的學生或成人,也可以用輕鬆的方式得到一些知識,真的蠻不錯的喔。以下是一些教學上可能會常用到的主題,收錄下來給大家參考使用囉!!

一、廚餘何處去 

以下影片是該節目在對「廚餘何處去」的追查過程,拿來給學生了解廚餘的去處,並體認資源回收的意義,很棒的教材內容。

 

二、小面紙大學問

 

相關連結:

流言追追追部落格

流言追追追1-12集影音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