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落伍了,竟然不知中華電信手機用戶可用emome網站服務輕鬆發簡訊!

為什麼不知道?

一、懶

二、感覺不是那麼需要

三、簡訊不是我常用的連絡方式(極少用)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幾天前,一個以前的同學想找幾個同學聚會,發了簡訊給我,看了看之後,覺得時間太緊而不方便過去,但又懶得在手機上打字回簡訊(覺得很麻煩又很花時間)給他,所以就放著不理了。幾個小時後,他又發了通簡訊過來,特地關心一下我的狀況,表示想找我和大家一起聊一下。看到這邊,覺得人家這麼用心了,就算沒辦法去,也該回覆一下,但想了想,我這個贅詞一堆的人要說一件事得在簡訊上打好多字,天人交戰一陣子後,就被其他事情分心而把這事放在一旁了。沒多久,我這位同學打電話過來了,問我要不要去參加聚會,並問我為何都沒回應,我只好老實承認我是個電腦鍵盤用很熟但手機簡訊輸入手殘的人,有簡訊溝通障礙。他愣了一下,問我是用哪家的手機系統,在我回覆他是中華電信之後,他直白的跟我說,他也是用中華電信,也覺得用按手機很麻煩,所以他早就用中華電信的emome網站用鍵盤打字發簡訊了。

唉,各位,有去逛過中華電信的網站嗎?那是我會用的網站裡讓我覺得最雜亂且很難找到有用訊息的地方,基於這個原因,他的emome網站我也懶得多逛,雖然我知道裡面會有許多有趣的功能,但我用手機只用到收接和發打而己,也就沒有那個動力去多探探。而且,很怕開哪個功能會莫名其妙的就被收費了,我相信,中華電信裡面的員工也很少有人真正搞清楚他們網站內有哪些優惠、各項服務收費標準為何、以及其他部門有那些服務。這或許是我的偏見,但這是我的體會啊!要改變我的偏見,中華電信得加油了!(為什麼人家需要努力加油地改變我的偏見?)

既然瞭解有這樣服務,所以,我也就去試了,也試出來了!除了前期註冊帳號及與手機綁在一起的認證有點小麻煩之外,其他的還算ok,因此,我也可以從此和簡訊溝通障礙症Say Goodby了…

我想,其他手機系統商也會有提供這類的服務吧!?

再問一次,是我(以一個還蠻常找資訊工具來用的人來說)太遜還是真的很多人都不知道emome有提供這個功能啊?

在台灣所發生,我們可以去關注的事-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鄭韶婕負傷忍痛逆轉奪冠

台灣前陣子舉辦了場體育賽事-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以下是對冠軍賽報導的新聞畫面。嗯,如果,沒有發生特別的事故,想來,這個新聞或許連畫面都沒有。我不清楚最近還有什麼重要的新聞,但,這則新聞最讓我感動且印象深刻。

 

 

以下是鄭韶婕在第三局落後的情況下忍著腳痛逆轉的片段,縱然對解說員說的內容和態度很不以為然,但心中還是默默給予鄭韶婕支持,雖然,看他這樣子痛苦,十分不忍。

 

不必去詮釋這樣的行為代表的意義,只要你看到了、感動到了,並心疼他們、關心他們,我一直認為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名次其次,但她這樣的拚鬥精神,是我敬佩的。不過,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好嗎!

張家界行之其他二三事 ~

八天七夜的張家界行,發生了很多事,本著不藏拙,己醜不怕外揚的精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可開懷一笑, 或能從中汲取一些經驗。

一、讓人看不下去的廁所:

大陸的衛生真的比我們差很多,光從廁所看出大概。不過,這只是讓人覺得髒而已,不致影響自己的衛生,還好。

 

二、纜車「停車」事件

用看的吧!!

 

三、搭車衝撞事件

張家界最精華的風景區稱為武陵源風景區,整個風景區統一入口,所有人都得憑票卡入場,可見,人潮多時,就會出現下面的盛況。

這張是我拍到的部分,沒拍到的,才叫扯。至此,終於體會,大陸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這句話的意思!人都滿出來了,還缺啥啊!?

從上面照片呈現的入口進場後,還得排隊搭公車上去,人,同樣的多,讓我們實在不懂如何排隊,及排隊的邏輯在哪裡。對了,景區內遊客只能搭乘下圖中這種公車,景區內這種車約三百多台,但因遊客太多,早上及特定時間地點,人流量特別大時,等上半個小時或一小時是很正常的。

後來,才發覺,應該是導遊和裡面的工作人員接洽,安排各團上車的順序及坐哪台車,所以,排隊是排好笑的,主要讓等候的人別亂就好了。終於等到我們上車那時,因領隊那時身體不舒服,我幫忙帶隊去搭車,因排隊時隊伍拉成長條,所以上車時狀況也是如此。在我們團開始有人要上車時,突然聽到前台車發生騷動,一群十多人的隊伍從前台車衝出來,從我們要搭的這台車的登車門衝來。當時,我在隊伍中間接近車尾處,直覺他們似乎要插隊,所以一個側身擋住他們往登車門衝,沒想到這隊人馬沒人減速,為首那人一拐子把我架開,在我一楞的時候,另一個大媽拉著小孩以同樣的速度衝來並用手把我推遠一些,就那短暫幾秒,那隊人馬就完成插隊並強擠上車的行動。我是那班車最後上的,同團的其他人不得不坐下班車,也在我登車時,發現同團一位有輕微腦麻的弟弟在車門抱著姐姐痛哭,看來,那隊人馬強登車門時他正好要上車,被推擠而嚇到哭了。在車上,我環顧四周,那隊人馬坐在坐置上對此視若無堵,只有我們同團的人把位置讓給這位弟弟並幫忙安撫。這事件,讓我對大陸人真的產生不小的失望感。

 

四、殺價

除非是不能殺價的超市,不然,所有地方都有殺價空間,尤其是風景區!在超市可以用人民幣3元買到的王老吉(大陸很盛行的青草茶飲料),武陵源裡的小販敢開10元,當顧客覺得貴轉身時小販不想少一個顧客而自己降價到8元、5元,買原價的是傻子。另,在長沙博物館欣賞馬王堆文物後,在博物館旁應是和博物館有隸屬關係的店家挑了隻冰棍,小販賣5元,可印象中進博物館前來逛時另一位顧店的小姐說是4元,為印證想法,我點了另一隻之前我在同地點買過的2元冰棍,那個小販開價3元,剎時臉一黑,我轉頭就走。博物館(進去參觀前還得先以海關標準用金屬探測器及X光機偵測參觀者身上是否有危險物品)旁開的小店竟然也能這樣子黑,我…….其他類似的亂喊價事件還很多,就不多提了。

 

五、低水準的商業化型態

鳳凰古城美嗎!?應該吧,若裡面的遊容少一半,小販少三分之二,我是很樂意逛的。古城及周邊全是利用古城名氣及能招來遊客而進駐的店家,賣的紀念品、食物、小吃、特產都十分雷同,更煞風景的是一堆住民及小販卡在較具歷史意義的城門口通道中,還在那邊高聲唱卡拉ok…,不管鳳凰古城再美,在我的感受裡,他只是個小販集中的市場而已。

 

六、導遊吃很大

我們的行程蠻鬆的,所以,倒數第三天下午,是沒有特別行程的。由於之前導遊有提到當地有個不錯的景點-寶山飛瀑,同團有人想去看看,我也湊熱鬧跟著過去。導遊說這行程連車錢、保險、門票、船票共要800台幣,雖然覺得貴了些,但都來了,也就沒去計較這些了(標準的觀光客心態)。同團有另兩人不相信這個行程要這麼多錢,所以,他們沒跟我們去,他們採自由行方式,自己找門路進去。行程結束後,我們比較雙方差異,發現,他們兩自己坐公車過去(路上問就問得到公車路線,且公車是隨招隨停的。),加上門票,一個人花費約400元台幣。他們並詢問門票票價,發現導遊可以拿到價錢更低的門票,所以,帶我們進去一個人所需的成本約250元台幣,最多不會超過300!那中間的500多元呢?我這才真體會到,導遊可以這麼黑啊。

 

七、報應

或許是因為當地天氣太熱(白天氣溫約37-40度)、空調太強,冷熱環境交替下,有幾個人有發冷的感冒症狀,再加上當地飲食太偏油、辣、酸,不太合我們的胃口,以及衛生條件不太好,導致拉肚子的病號也有好幾個,讓我事先準備的伏冒熱飲、胃藥、普拿疼、暈車藥,都有發揮作用幫忙到別人。在倒數第二天時我還很高興的說到我準備的藥都有派上用場,最幸運的是吃藥的都不是我。唉,幸災樂禍是會遭天譴的,最後一夜凌晨兩點就換我發作了!二點到五點間爬起來四次,前三次又吐又瀉,第四次沒瀉但也吐到沒什麼力氣爬回床休息了,只得抱著馬桶打個盹,但才瞇眼沒幾分鐘,morning call來了,只得爬起來認命的收拾東西。等到吃早餐時,我才真正察覺我的狀況蠻糟的,只要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想吐,伴隨起床後整個行程都在冷氣環境下(飯店、車上、長沙機場、飛機上、桃園機場),我一直處於全身發冷的狀態下,並伴隨著肌肉酸痛到骨頭的感覺,這樣一路撐回家裡。回家後第一件事當然是行李丟下,直奔醫院掛急診。唉,真是報應啊。

 

唉,不是兩三事嗎?怎麼又扯這麼多了!反正,任何經驗,都是寶貴的體驗,我用身體記住了,希望這些化為文字的經驗,可以給您有點預備或可因而少掉一些不愉快。   

來,用照片說故事-張家界行照片show

 

http://www.shapecollage.com/online/embed.php?cid=zldvgd7y
 

在大陸有一種說法,看水要看九寨溝,看山要看張家界!幾年前的那趟九寨溝之旅讓我蠻認同前面那句話的,至於後面那句,趁這次有同事揪團,我終於有機會去印證看看是否真有其事!對了,順便檢驗一下上個月剛買的相機是否如廠商所標榜的那樣是極品的旅遊機。

維基百科對張家界市武陵源風景區的介紹

 

8/2~8/9,八天七夜在湖南以張家界風景區為主的旅程,用說的,鐵定很無聊,所以,整理了一些照片,用下面的方式呈現看看,請各位看官欣賞一下…

 

 

效果還不錯吧!

(註:原本用600X400像素的模式播放,覺得不夠看,改成800X533之後,覺得好多了!所以,麻煩畫面不夠寬的訪客得喬一下顯示位置了。)

 

 

或者,你也可以用以下這種角度來認識我的旅程。(請按下圖進入連結…)

 

這次旅行最大的收獲是…證明我買這台相機是正確的決定!

 

 

 

宜蘭縣教育部落格平台缺少了什麼?!

Ans:能夠欣賞,願意參與、交流,與能尊重的讀者。

如果可以,讓blogger知道你的欣賞與尊重。

如果可以,給些正面的意見與想法。

讓blogger不再怕獻醜而藏拙(過分被貶抑或缺乏自信而被認定為醜或拙了,讓好多珍珠來不及閃亮前就被埋沒了。)

讓願意分享者能在分享中整理自己的想法並多少得到正面回應而成長。

讓其他訪客能看到其他不同的人生軌跡下所產生的獨特思維。

怎麼做?!

簡單!!

你只要:

1.看到順眼的文章時,給它一個讚!(有EIP帳號的人,按右上角的"登入"後以自己的eip帳號登入即可給讚,每篇文章只能給一次,不用花錢。)

2.看到有感覺的文章給它一點肯定的回應。

這兩點很難嗎?

很難!!

為何?!

咱們從下以證據來推論這兩個動作的難度好了…

 

近期文章中,只有八篇得到迴響,只有一篇得到複數以上的人推薦,可見,這兩點是很艱難的動作,可以說,會做這些動作的人,應該都是高手!他們才知道如何「推薦」與「迴響」,不然,推薦和迴響的數量怎麼可能會這麼少。

 

嗯…又是一篇莫名其妙兼自言自語的酸文。在宜蘭縣教育圈裡,一定有人願意分享的,也一定有人是很有料的,或許,許多人是不在意那些世俗或對他們沒多大意義的肯定,但,這個圈子需要肯定的動作來營造出鼓舞的氛圍出來,讓眾多寫手不再整天擔心自己的料是「醜」或「拙」,丟出來,珍珠就有可能被發現!只要有能夠欣賞,願意參與、交流,與能尊重的讀者-你。

在蘭陽博物館我最愛看的東西

蘭陽博物館開張,確實是這個夏天很吸引人注目的事,光從假日時車流常常從蘭博堵到交流道那兒就可見一斑。看的人多了,拍的照片也就跟著多了起來,確實,蘭博的建築造型真的還蠻獨特的,不過…看久了,我會覺得這建築還比不上旁邊的幾塊石頭來得有價值!

 

看到了嗎?多棒的幾顆石頭啊!!而且,旁邊的池子也蠻不錯的喲!!

看到這邊,應該會有一堆人在向我翻白眼了,好好的蘭博不看,那石頭有什麼好看的?!

石頭不美,但那些石頭是黑的,所以,被稱之為烏石,巧的是,旁邊就是烏石港!

是的,這幾顆石頭就是烏石港名稱的由於,不過,這裡所稱的烏石港並不是指旁邊那個才興建完成沒多久,原本想當做遠洋漁船基地,但卻因環境改變走向觀光漁港走的烏石港,而是近二百年前啟用,用來與大陸進行貨物貿易的「烏石港」。

嗯,google一下,應該不難找到相關的歷史,那些對多數人來說只是文字堆砌出來,可以拿出來說「我知道烏石港是有歷史」的歷史。也確實,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屬於過往烏石港的歷史已過去了,對遊客來說,那已是一段不會讓他們有感覺的歷史了。但,既然蘭博蓋在這裡了,展覽內容又是在介紹宜蘭現在及以前的人、事、物,要將這些內容精采的呈現出來,讓遊客看了後有感覺,就在旁邊的烏石為什麼不規畫進來?讓遊客知道:

這裡以前是貨物進出宜蘭最重要的出入口!

這塊池子的意義不僅僅是生態池,而是以前烏石港的遺跡!

以前這裡是宜蘭河水系及現在得子口溪水系的出海口!

以前甚至蘭陽溪的河水也會從這裡流入海!

以前宜蘭溪北的貨物多是經宜蘭河水系和得子口溪水系運送到頭城市街附近進行交易。

以前外地進入宜蘭的貨物多是以船隻載著從這裡開入河道將貨物運送到就近的頭城市街。

因河道水運的出口位置,才讓頭城及烏石港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現在省道經頭城市街的那一段其實就是以前得子口溪北連烏石港的河道。

所以,以前竹安河口是不存在的,因當時河道是向北延伸到烏石港才流出海的。

現在呢?

蘭陽溪水系和宜蘭河水系被堤防分開了,使蘭陽溪水無法流到宜蘭河。

宜蘭河在某次暴雨後逐流改道流向現在的出海口,使得從烏石港出海水量及河運可以範圍縮水。

某次山洪暴發堵住了頭城-烏石港之間的河道,迫使整個水系的出海口從竹安河口衝出。

再某次的山洪暴發把頭城市街通往竹安河口的河道也堵住了,使得水系對頭城市街的經濟價值幾乎全失。

宜蘭縣的路道也差不多在這時候通車,使得宜蘭從此進入陸運時代,河運完全被取代,烏石港所代表的河運歷史真的從此走入歷史。

現在,只剩這幾顆代表烏石港名稱由來的烏石及淤積的水塘證明著這段歷史真的存在過。

所以,在這裡

我是真的很期望有個解說牌述說一下這段歷史,就在蘭博旁邊的平台,這幾顆烏石前。

讓遊客知道烏石港、頭城、河流與宜蘭的關係。

讓遊客感受蘭博蓋在這裡可以有什麼象徵意義。

讓遊客感受在這塊土地上上演過的曾經。

讓遊客感受這段滄海桑田的變化。

或許,宜蘭人中知道這段曾經的人已經不多了!

或許,也就老一輩的頭城人對這段較有印象!

當然,來此的外地遊客更是難得知曉這些!

這些石頭,是這段歷史的真正見證者。

 

 

 

剛敗了的Sony HX5V GPS數位相機-初步使用心得

原本有想寫開箱文的衝動,但看了看其他人買了這台相機到手後的開箱文,想了想,等級差太多了,所以只好改寫一點使用心得給大家參考一下。

話說從頭…

好一陣子之前,就有聽說相機搭配GPS的話,可以把位置資訊寫到照片檔裡,傳到Flickr、Picasa網路相簿可以直接在所附的地圖上顯示其位置。哇,多棒的功能啊,想像一下可以擴充出去的應用,就覺得很吸引人!但查了查有相關功能的相機,嗯…很貴,非常貴,而且蠻專業的,像我這樣只是多拍但永遠構不上專業門檻的人來說,我想要的是能拍出有點像是專業相機拍的照片就好了,「大炮」和我無緣(也是浪費),我只能買操作簡單的傻瓜,因此,GPS相機離我還太遠了!!

五月分時,無意中看到Sony HX5V這台附有GPS功能數位相機的介紹,瞬間興奮起來了,再仔細看了下裡面的規格,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可使用SDHC記憶卡(不必再買sony相機專用貴死人的MS卡了)、10倍光學變焦、強大的夜拍功能、可拍攝Full HD畫質的影片,哇,看得我口水直流,所以,很認真的考慮要花錢在它七月一日上市後就把它敗下來。

但六月分是學校最忙的時間,一忙下來,一些事情也跟著忘了,等到我想到這件事,已是七月五日,等我真正下定決心要買時,才發現,宜蘭找不到有賣這台相機的店家,更誇張的是,這台相機在sony官方購物網站中一直處於缺貨狀態,連pchome和yahoo購物也是已售完補貨中,才知道這台相機有多熱門(或是廠商準備的貨太少了?)。既然買不到、訂不到,也就只能看別人的開箱文和使用心得來過乾癮了。

7/15,當我習慣性的看sony官方購物網、pchome、yahoo裡這台相機的銷售網頁時,竟看到其他地方都缺貨,唯獨yahoo顯示少量到貨的訊息,經遇一番思考(沒在購物網站花錢買東西過,花這麼大筆錢當然要好好考慮。),還是決定敗下去了,經過幾天的等待,終於在7/19到手。

就是這台啦!!(圖是偷別人的,不是我自己拍的。) Sony HX5V官方介紹 其他玩家的Sony HX5V相機開箱文

接下來是我對這台相機幾個主要功能的測試心得。

為節省空間,以下的照片都是原圖經縮圖後放在網路相簿的照片,無法呈現原圖狀態,請見諒。

 

一、夜景手持拍攝

由於拿到相機回家後開封並稍微充一下電後,已經晚上快十點了,所以,我先上我家樓頂試了下夜拍功能。

哇,好害怕!怎麼按一下拍照紐,相機裡竟傳來連續很多聲的拍照聲!會不會是我的操作出問題啊?後來發現,這是正常現象,應該是相機重覆拍很多次後做處理,才能展現上面那樣比我親眼看還亮麗的夜拍照片。靠,真清淅,對我來說已太足夠了。

 

2.GPS定位

不知是第一次使用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抓衛星訊號還是我少裝了什麼東西,第一天晚上拍照時GPS一直處於無訊號的狀態,讓我一直擔心這台相機是不是有狀況。幸好,第二天拍照時開機後沒幾秒就抓到住置了,之後也是如此,讓我放下心中那塊大石頭。

各位可以看一下以下相簿右邊所顯示的相片位置。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wills261/990720#

或是下面連結拉近後印證看看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lh/albumMap?uname=wills261&aid=5495931353035472881#map

我一直想確認城堡咖啡館在地圖上精確的位置,在沒有GPS之前,我只能推測。現在,夠明確了!!

下個月我去張家界玩,到時拍的照片搭上GPS定位,呵呵,光想就很愉快了。

 

3.十倍光學變焦

這功能好強悍,我好愛啊!不多談術語,就請各位比較以下兩張從相同位置拍同一目標的照片就應該知道效果了。

                                                              
沒變焦

 

 

                                                       
十倍光學變焦後(怎覺得變望遠鏡了!)     

一切盡在畫面中。

對了,下面這張是從城堡咖啡館往南邊拍的,各位可以猜看看圖中的煙囪是哪裡?如果沒什麼感覺,建議去城堡咖啡館用自己的眼睛親自用目視感受一下。

 

4.全景攝影

幾年前,我曾經為做一張學校的全景圖以三張照片用photoimpact來連接合成,效果差強人意,至少意思到了。現在,這相機直接提供這個功能,而且超簡單,只要將要拍的範圍橫掃進來就可以了,相機會自動幫你處理。下面是我隨便試出來的結果:

 

5.HD影片

https://youtube.com/watch?v=_478yDU0uG0%26hl%3Dzh_TW%26fs%3D1%3Fhd%3D1

還在研究影片品質、Youtube影片及影片在電腦螢幕上表現的關係,上面這段隨便拍的先給各位參考看看。

因Youtube已支援更高品質甚至是HD品質的影片呈現了,所以,相機能拍高品質的影片的意義也就更大,甚至我會想像,或許,那一天中低價位的DV已經沒有存在必要了,用數位相機拍下來的影片已經夠好,夠方便拿來上傳到Youtube並分享了,所以,千萬別忽視數位相機的攝影功能所帶來的影響。

 

以上是我這幾天體會到覺得還蠻令人激賞的功能及一點感受,給大家參考一下。若有其他問題或意見,還請不吝指教。

各位,這些話很直,您可以接受嗎?-2

嗯,前面沒說完,這邊接著說,但不知能否在這邊完結,看著辦吧!

二、教師很困擾,怎麼老是沒有合乎他需求的研習啊!?

這是許多老師的心聲,也是許多老師因為這是許多老師說出來的心聲所以覺得這也是他的之聲,更是其他因為不同原因覺得這是他心聲的老師的心聲!嗯,若這些繞口的話還沒讓您被搞昏,請接受我一拜!!

沒有合乎需求的研習,可能是一種狀態,也可能是一種心態。在此,我先向眾多教師提問,請問,您知道您需要什麼研習嗎? 下面是我猜測得到的可能答案。

1.知道:

這樣的教師很厲害,瞭解自己的狀況及需求,並應該能自己主動去找到自已需要的研習。不過,困擾的是,研習主辦單位眾多,各自開研習的方向與操作方式與這些瞭解自己需求的老師產生不了交集,期望辦研習的人剛好辦到教師要的研習,還是平日多上幾柱香。

2.大約知道,看研習名稱或計畫大約能評估該研習是否是想要的:

這樣的教師也很厲害,成長動力和學習的積極性頗高,不特定一定要某種研習,但常去瞭解研習資訊,以搜尋可能引起自己興趣的研習,因積極性高,若恰巧遇到許多讓他感興趣的研習項目,還會擔心他想參加的研習會不會撞期。

3.知道:

呃,怎麼又一個知道?這個知道包含幾個方面,那就是教師知道他要參加研習,但這些研習是主辦者知道他的需求之下所辦而且又真的能完全能滿足他需求才行,最好是能告訴他怎麼做是最正確的。嗯…「大家」辛苦了。

4.不太清楚:

是真的不太清楚,不太清楚自己不足的地方,不太清楚自己的需求,不太清楚為什麼要參加研習,不太清楚參加研習後要幹嘛,不太清楚什麼時候有研習,不太清楚需不需要參加研習,不太清楚…

5.對啊:

其他老師說得很有道理,對啊,真的是好…   不常把思辨能力帶出來。

6.不需要:

參加研習要花時間,與其去參加研習,不如把這時間拿來…

 

我想,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更多人是其中不同類型的綜合體。教師積極是好事,但教師消極也不該把責任推到教師身上,總是有原因讓教師對研習不滿甚至完全不想參加的,提出這些東西,同樣不是究責,而是呈現真實且多面向的狀況,從中去挖原因,或找出可改善現狀的利基點。所以,現在同樣的問題回問辦研習的單位。

你知道教師需要什麼研習嗎?

……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通常只能想像、猜測,也許這樣的題目會是老師需要的,或是把題目丟給講師,讓講師去負責。要不然,如前所言,許多老師是不知道自己需求什麼樣的研習,就算知道,每個人的需求也是有些差異,就算搞清楚,這些需求的資訊也很少能回饋到辦研習的單位手中,就算訊息回來了,辦研習也不能只侷限於這些意見,畢竟辦研習的單位之所以存在,也會負有某些目標和期許在,是他們所需要盡力去達成的啊。

在這樣的困境之下,該怎麼辦?!

其實,不用去做任何改變,日子還是可以過得下去的,只是,看要如何過而已。只能說,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會抱怨的人是不會得利的,積極主動的人才能「獲得」最多。獲得?!獲得什麼?

1.成長

2.一起成長的伙伴

3.寬闊的視野

4.更多的可能

5.發現自己的轉變

6.豐富的生活

 

有沒有適合的研習,確實是會對教師造成影響,這確實需要辦研習的單位及參加研習的教師去檢視一下是否有辦法讓這種情況改善。但無論如何,讓自己心態正面、積極、主動一些,是最能幫自己得利的,先不管我們難以改變的環境,從自己心態調整起,是第一步。

各位,這些話很直,您可以接受嗎?

今天的研習,有成功的部分,失敗的更多,總而言之,像是一個有點效果的普通研習。

接下來的是我一些不加掩飾的想法,不是要罵人,只是想攤開說,然後想一想,這樣的環境及氛圍可以怎麼幫人。

一、教師很難搞、很難取悅

我是教師,也當過教教師的講師,也當過參加研習去學習別人東西的學員,扮演過各種角色再回頭看教師,我覺得教師真的還蠻難搞,蠻難取悅的。這句話看起來像罵人,當然,如果我話只說到這邊的話,的確像是在罵人,所以,我再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教師難搞、很難取悅?

1.我太遜了

應該有人參加過現場參與氣氛積極,讓人覺得收獲很大的研習吧!所以,場子冷,沒被搞熱,讓參加研習的教師表現出一幅很難搞、很難取悅的樣子,講師應該難辭其究吧! 難辭其究?!這個究看起來像是責任的意思,既然這種思維下己經有人被抓出來當負責任的人了,接下來,就很難有再深入積極的反省了,因為,講師有問題「就對了」。所以,傻子和白痴才會出來當講師。這句話好像很難聽,嗯,真的很難聽,但是,若問你願不願意上去當講師,一定會有許多人心裡第一個念頭是:「我才不要,我又不是傻子(白痴),幹嘛答應這種麻煩事。」

我確實是個傻子,願意出來做這種讓別人發現自己很遜的研習。當傻子不會難過,唯一難過只有傻子太少了!對了,還有,那就是願意當傻子,或不怕當傻子的人也太少了。

2.我太遜了

咦,標題怎麼是一樣的!嗯,前一個標題應該是「我太遜了之我是傻子」,這裡的標則是「我太遜了之太安逸了」。像我這樣離教學圓滿如意還好遠好遠的人,想要把一個教學活動搞好,第一件要做好的事情是掌握學習者的狀況,這樣才能設計出有可行性且較能貼合學習者需要的教學活動。但,我確實沒有把握到來參加研習的人的能力、需求、心態與學習習慣。習慣在熟悉的學生前進行教學活動,一旦面對不熟悉的人,教學現場的把握就差那麼多,可見平常過太爽,太安逸了,沒能在研習的場子裡快速適應。那別人做得怎麼樣呢?我不太清楚耶,而且,讓場子沒熱起的「究」已直接在講師身上了,扯到別人像是太逃避責任,實在是太不像樣了。

3.學員很困擾之出頭很丟臉

我如果很認同老師說的話,常點頭,常說對,或對講師發出鼓勵的聲響,別人就會很容易注意到我。如果我對講師講的東西有意見,或者有想法與疑慮想與講師對談討論,而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時,會把自己的想法暴露出來,現代人太擅於挑人毛病了,藏起來不被人家知道就算了,當把自己的想法揭露出來,別人聽到後心裡一定會有很多不受自己控制的評議吧!總之,出頭很丟臉,學員很難願意當領頭羊出來配合熱場子,他們也是萬分不得已啊。

4.學員很困擾之怎麼沒幫我解決問題 

學員參加研習的目的是什麼?嗯,很多耶,但,在研習時,聽到一些想法或概念勾動到自己的思緒之後,總會期望講師能幫自己解決問題。但講師要說的內容或項目很多,常常沾一下就講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某學員要的就是這一點內容延伸下去的東西,講師卻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他充足的說明或給予解決學員問題的答案。這樣必須照顧整體而無法太遷就個體的研習形式,也難怪不同需求的學員會不滿意。雖然講師老是說研習結束後可以用電子郵件、電話、msn或另約時間面談的方式再進行交流,但學員哪來那麼多時間和講師約時間啊,沒在學員希望得到收獲的場子裡幫忙解決問題,難怪學員會覺得沒被取悅了。

 

寫到一半,發覺自己愈寫愈酸,因為,有些話太直接了,不酸一點的話很像把問題的責任一股腦推向某群人的懷抱裡,所以,只得酸一些。但,環境的氛圍是已經那樣子的了,許多人的行為和想法確實把環境向不恰當的方向推去,但他們也不該被責怪,因為,他們大部分也是受到環境氛圍影響才變成這樣子的。所以,別去「究責」了,大家多少幫忙想一下自己或環境怎麼做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多一個臭皮匠就能產生更多可能勝過諸葛亮智慧的想法,一起幫忙一下吧!!

 

ps:表達能力不夠好,贅詞和廢話太多,造成篇幅過長,剩下的之後再來「酸」好了。

怎麼覺得語氣有點像朱學恆!不過,只有語氣有點像,內涵還差蠻多的。

以下附了個朱學恆在輔大的演講,我覺得蠻有趣的,受裡面某些內容的影響,幫我敢與願意去寫出上面這篇文章出來,欣賞一下吧!!

(呃,這兩篇無法嵌在部落格裡播放,請自行點兩下跳到Youtube看吧!)

 

https://youtube.com/watch?v=VN5TbSzaGns

其實我是希望各位看到第九段的,不過,應該很多人懶得看到那麼後面,這邊直接附給大家看吧!!

https://youtube.com/watch?v=g6iS_LIwu3s

 

巴菲特報告裡的美國前聯邦審計長-David Walker以及朱學恆

 

https://youtube.com/watch?v=VN5TbSzaGns
 

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四處奔波演講不為名利就只是為了幫社會或社會的未來認清一些我們該知道的事,該去思索的事。他們看起來真像傻子,一群讓人尊敬的傻子。

不過,如某人所說:每天做一件傻事,可以改變全世界。

我們沒那麼厲害,但想發神經時,去做傻事還蠻痛快的。